双边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7149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边下料装置,其主要针对普通下料装置仅能单边下料,造成适用性不足所进行的改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适用于组设在加工机的出料端,并是由机台、设于该机台一侧的第一升降单元、第一推料单元、第一导料板、及设于该机台另一侧的第二升降单元、第二推料单元、及第二导料板所组成,视需求而控制该第一升降单元及第一推料单元作动,让料材从机台一边并受该第二导料板的导引而完成第一边下料,或控制该第二升降单元及第二推料单元作动,让料材从机台另一边并受该第一导料板的导引而完成第二边下料,据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视需求而切换不同的下料方向,以提高该下料装置的适用性及节省人力与作业时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下料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双边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变迁,为了能够增加工作的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现在工厂也越来越趋向工业自动化的脚步迈进,同样的,加工业也已由传统的加工方式逐渐转变为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的生产方式,例如,目前对于圆巨机的加工方式而言,大多是在圆锯机的一侧设置一料材下料装置,将料材连续送圆巨机内进行裁切加工,并藉由该下料装置将裁切后的料材输出并下料,以便于后续加工或运送,藉以达到节省人力与作业时间的目的。然而,因使用需求不同,导致料材裁切后的尺寸也不同,而为了有效达到连续下料的效果,即必须更换使用不同型式的下料装置,如此一来,不但会造成不便,且会增加生产成本,而无法真正达到节省人力与作业时间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边下料装置,其主要可视需求而切换不同的下料 方向,以提高该下料装置的适用性及节省人力与作业时间。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边下料装置,包含:一机台,具有一送料轨道;一第一升降单元,设于该机台且位于该送料轨道一侧,并包含一第一升降压缸、两第一升降导杆、及一第一升降座,该第一升降压缸具有一固设于该机台的第一升降缸体、及一可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一升降缸体内的第一升降活塞杆,所述两第一升降导杆是固设于该机台并平行于该第一升降压缸;所述第一升降座是固设于该第一升降活塞杆并具有两滑设于该第一升降导杆的第一套接部;—第二升降单兀,设于该机台且位于该送料轨道另一侧,并包含一第二升降压缸、两第二升降导杆、及一第二升降座,该第二升降压缸具有一固设于该机台的第二升降缸体、及一可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二升降缸体内的第二升降活塞杆,所述两第二升降导杆是固设于该机台并平行于该第二升降压缸;所述第二升降座是固设于该第二升降活塞杆并具有两滑设于该第二升降导杆的第二套接部;一第一推料单元,设于该第一升降座,并包含一第一推料压缸、二第一推料导杆、及一第一推料件,该第一推料压缸具有一固设于该第一升降座的第一推料缸体、及一可朝该送料轨道方向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一推料缸体内的第一推料活塞杆,所述两第一推料导杆是可活动的设于该第一升降座且平行于该第一推料压缸,所述第一推料件是固设于该第一推料活塞杆及所述两第一推料导杆的一端;一第二推料单元,设于该第二升降座,并包含一第二推料压缸、两第二推料导杆、及一第二推料件,该第二推料压缸具有一固设于该第二升降座的第二推料缸体、及一可朝该送料轨道方向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二推料缸体内的第二推料活塞杆,所述两第二推料导杆是可活动的设于该第二升降座且平行于该第二推料压缸,该第二推料件是固设于该第二推料活塞杆及该两第二推料导杆的一端;一第一导料板,固设于该第一升降座,并具有一第一导料斜面;一第二导料板,固设于该第二升降座,并具有一第二导料斜面。较佳地,所述机台送料轨道的两侧各设有一导料片。较佳地,所述机台一侧设有一第一下凸部,及二第一上凸部,该第一下凸部是供该第一升降缸体、及该两第一升降导杆的一端所固接,该第一上凸部是供该两第一升降导杆的另一端所固接。较佳地,所述机台另一侧设有一第二下凸部,及两第二上凸部,该第二下凸部是供该第二升降缸体、及该两第二升降导杆的一端所固接,该第二上凸部是供该两第二升降导杆的另一端所固接。较佳地,所述第一升降座设有两第一导引环部,各该第一导引环部是供该第一推料导杆穿置。较佳地,所述第二升降座设有两第二导引环部,各该第二导引环部是供该第二推料导杆穿置。本技术双边下料装置,可控制第一升降单元及第一推料单元作动,让料材从机台一边并受第二导料板的导引而完成第一边下料,或控制第二升降单元及第二推料单元作动,让料材从机台另一边并受第一导料板的导引而完成第二边下料,视需求切换不同的下料方向,提高了所述 下料装置的适用性并节省了人力与作业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又一视角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上视图,显示未绘制第一、二导料板的状态。图5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作动图(一),显示第二升降单元带动第二升降座上升的状态。图7是本技术的作动图(二),显示第二推料压缸带动第二推料件进行推料的状态。图8是本技术的作动图(三),显示第一升降单元带动第一升降座上升的状态。图9是本技术的作动图(四),显示第一推料压缸带动第一推料件进行推料的状态。附图标记说明11是加工机111是出料端20是机台21是送料轨道211是导料片22是第一下凸部23是第一上凸部24是第二下凸部25是第二上凸部30是第一升降单元31是第一升降压缸311是第一升降缸体312是第一升降活塞杆32是第一升降导杆33是第一升降座331是第一套接部332是第一导引环部40是第二升降单元41是第二升降压缸411是第二升降缸体412是第二升降活塞杆42是第二升降导杆43是第二升降座431是第二套接部432是第二导引环部50是第一推料单兀51是第一推料压缸511是第一推料缸体512是第一推料活塞杆52是第一推料导杆53是第一推料件60是第二推料单元61是第二推料压缸611是第二推料缸体612是第二推料活塞杆62是第二推料导杆63是第二推料件71是第一导料板711是第一导料斜面712是第一导入边缘713是第一导出边缘72是第二导料板721是第二导料斜面722是第二导入边缘723是第二导出边缘91是料材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5,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边下料装置,适用于组设在加工机11的出料端111,而该加工机(例如圆锯机)主要是对条状料材91进行裁切,该双边下料装置主要是由一机台20、一第一升降单元30、一第二升降单元40、一第一推料单元50、一第二推料单元60、一第一导料板71、及一第二导料板72所组成,其中:所述机台20,上端具有一用以自动输送料材的送料轨道21,且于该送料轨道21的两侧各设有一导料片211,以供材切后的料材91得以顺利的输送,另于该机台20 —侧设有一第一下凸部22,及二第一上凸部23,更于该机台20另一侧设有一第二下凸部24,及二第二上凸部25。所述第一升降单元30,设于该机台20且位于该送料轨道21—侧,并包含一第一升降压缸31、二第一升降导杆32、及一第一升降座33,该第一升降压缸31具有一固设于该机台20第一下凸部22的第一升降缸体311、及一可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一升降缸体311内的第一升降活塞杆312,该二第一升降导杆32是固设于该机台20的第一上、下凸部22、23之间并平行于该第一升降压缸31 ;该第一升降座33是固设于该第一升降活塞杆312并具有二滑设于该第一升降导杆32的第一套接部331,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升降座33更设有二相互平行的第一导引环部332。所述第二升降单元40的组成与该第一升降单元30相同,并与该第一升降单元30相对,该第二升降单元40设于该机台20且位于该送料轨道21另一侧,并包含一第二升降压缸41、二第二升降导杆42、及一第二升降座43,该第二升降压缸41具有一固设于该机台20第二下凸部24的第二升降缸体411、及一可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二升降缸体411内的第二升降活塞杆412,该二第二升降导杆42是固设于该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边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机台,具有一送料轨道;一第一升降单元,设于该机台且位于该送料轨道一侧,并包含一第一升降压缸、两第一升降导杆、及一第一升降座,该第一升降压缸具有一固设于该机台的第一升降缸体、及一可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一升降缸体内的第一升降活塞杆,所述两第一升降导杆是固设于该机台并平行于该第一升降压缸;所述第一升降座是固设于该第一升降活塞杆并具有两滑设于该第一升降导杆的第一套接部;一第二升降单元,设于该机台且位于该送料轨道另一侧,并包含一第二升降压缸、两第二升降导杆、及一第二升降座,该第二升降压缸具有一固设于该机台的第二升降缸体、及一可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二升降缸体内的第二升降活塞杆,所述两第二升降导杆是固设于该机台并平行于该第二升降压缸;所述第二升降座是固设于该第二升降活塞杆并具有两滑设于该第二升降导杆的第二套接部;一第一推料单元,设于该第一升降座,并包含一第一推料压缸、二第一推料导杆、及一第一推料件,该第一推料压缸具有一固设于该第一升降座的第一推料缸体、及一可朝该送料轨道方向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一推料缸体内的第一推料活塞杆,所述两第一推料导杆是可活动的设于该第一升降座且平行于该第一推料压缸,所述第一推料件是固设于该第一推料活塞杆及所述两第一推料导杆的一端;一第二推料单元,设于该第二升降座,并包含一第二推料压缸、两第二推料导杆、及一第二推料件,该第二推料压缸具有一固设于该第二升降座的第二推料缸体、及一可朝该送料轨道方向伸缩动作地设于该第二推料缸体内的第二推料活塞杆,所述两第二推料导杆是可活动的设于该第二升降座且平行于该第二推料压缸,该第二推料件是固设于该第二推料活塞杆及该两第二推料导杆的一端;一第一导料板,固设于该第一升降座,并具有一第一导料斜面;一第二导料板,固设于该第二升降座,并具有一第二导料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淑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合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