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设计一种医疗器械,主要用于留置导尿,尤其实用于导尿困难的患者导尿。
技术介绍
病人因尿道弯曲,变形,狭窄以前前列腺增生等原因,放置传统的导尿管时约50%患者会出现置管困难,从而需要急诊进行膀胱造瘘引流术,为此有人亦对导尿管进行了改进,如在导尿尖端形成一个135度的弯头,或尿管内置如金属丝。但由于实际应用中成功率不高,亦未广泛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导尿管困难患者提供一种简单可行,可引导性置入的导尿引流装置。大大提高了导尿的成功率,从而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压力。本技术一种可引导性气囊导尿管,包括:双腔或三腔尿管和气囊组成,尿管尾端出液通道5同尖端 正中孔道I成直线,且与尿管侧孔2相通,气囊3通过气管6与充气口 4相通,尾端出液通道5置入斑马导丝,经过尖端正中孔道I进入尿道至膀胱,尾端出液通道5与接尿袋相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个双腔或三腔气囊导尿管,将其实心尖端正中设计为直径为2毫米的孔道,与导尿出液通道成直线相同。这样在放置导尿困难时,可先由导尿出液通道放入斑马导丝(非血管腔道导丝),通过尖端正中孔道经尿道插入膀胱后,将导尿管在导丝的引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引导性气囊导尿管,包括:双腔或三腔尿管和气囊,其特征在于:尿管尖端的正中间有一孔道(1)与尿管出液通道(5)直线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东,江耀明,黄超,徐少光,徐发春,
申请(专利权)人:胡俊东,江耀明,黄超,徐少光,徐发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