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注射泡沫硬化剂的改进结构型双腔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6717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注射泡沫硬化剂的改进结构型双腔球囊导管,包括双腔球囊导管,在双腔球囊导管内设有治疗腔和球囊腔,在双腔球囊导管的插入体内部分设有球囊,球囊腔与球囊的内腔相通,球囊腔的一端与球囊注射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双腔球囊导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治疗腔相通的侧孔和三处防X线穿透的标记,所述治疗腔两端相通,治疗腔内设有引导定位的导丝和注射泡沫硬化剂的保护内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不透X线和治疗腔内设置引导定位的导丝能够使双腔球囊导管快速精确定位,有效地防止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静脉曲张的最危险并发症——肺栓塞,从而使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这一高效、微创、美观的治疗方案得到极大的推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注射泡沫硬化剂的改进结构型双腔球囊导管。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静脉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对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以外科手术将病变血管剥除为主,近年来采用了硬化剂治疗静脉曲张,其原理是向曲张的静脉血管管腔内注入化学性硬化剂,静脉管壁继发无菌性炎症反应,通过术后持续压迫使静脉萎陷,肉芽组织增生继之纤维化,使曲张静脉闭塞并最终形成纤维索条,从而达到治疗静脉曲张的目的。因液体硬化剂注入病变血管后,容易被血液稀释并被血流冲走,使液体硬化剂的效力低下,需要使用大量浓缩的硬化剂以达到所期望的较大面积的血管硬化闭塞,后来又专利技术了泡沫硬化剂,泡沫硬化剂是指把液体硬化剂与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形成的新型泡沫状硬化剂物质,泡沫硬化剂注入病变血管后,可将相当于本身容量(气体+液体硬化剂)的血液从血管腔内排挤出去,而不易被血液稀释和被血流冲走,与血管内皮的接触面积增大且接触时间延长,提高了疗效的同时减少了硬化剂的用量,因此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是一种既美观、创伤小,又能达到良好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但是在静脉内注射泡沫硬化剂必然存在由于泡沫硬化剂中的气体随血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注射泡沫硬化剂的改进结构型双腔球囊导管,包括双腔球囊导管(1),在双腔球囊导管(1)内设有治疗腔(11)和球囊腔(12),在双腔球囊导管(1)的插入体内部分设有球囊(15),球囊腔(12)与球囊(15)的内腔相通,球囊腔(12)的一端与球囊注射器连接,其特征在于:在双腔球囊导管(1)的管壁上设有若干个与治疗腔(11)相通的侧孔(14)和三处防X线穿透的标记(13),所述治疗腔(11)两端相通,治疗腔(11)内设有引导定位的导丝(17)和注射泡沫硬化剂的保护内芯(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少芒张智辉萧剑彬李阳勇李强刘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