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
技术介绍
传统的手术缝合线为非吸收线,使用该类缝合线在术后缝合过程中,造成的创伤较大,在伤口愈合之后还需要进行拆线,造成二次创伤,导致恢复时间也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在保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兼具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避免二次创伤,减少对人体的损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后端,所述的缝合线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所述的26股编制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机通过旋转将原料线编织而成,其中周围具有24股,中间穿芯2股。所述的缝合线表面设有使线体平滑、易于穿透组织的涂层。所述的缝合线的涂层为白色或染紫色。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的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后端,缝合线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采用该材料的缝合线,在保证足够的力学强度下,兼具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故无需再进行拆线,不会造成二次创伤,因此,比传统的非吸收线对人体的损害更低。另外,该缝合线由12锭规格的编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吸收的手术缝合线,连接设于缝合针后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缝合线为聚乙醇酸材料的26股编制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秀琴,姚思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金环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