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工作模式快速切换装置的电动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6170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工作模式快速切换装置的电动工具包含:机壳;提供驱动力的电机;输出扭矩的齿轮箱装置;调节齿轮箱第三内齿圈输出扭矩的第一调节杯;实现工具工作模式快换的第二调节杯;通过第二调节杯选择性地与所述的第三内齿圈配合的锁定部件,所述的锁定部件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锁定部件与所述第三内齿圈配合,在第二工作位置时锁定部件与所述第三内齿圈脱离;与所述的锁定部件配合弹簧组件为锁定部件提供弹性力。工具通过调节由工作模式快换杯,弹簧,锁定部件组成的工作模式快换装置就可以快速锁定第三内齿圈的旋转,从而实现螺丝批工作模式到钻工作模式的快速切换。(*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工作模式快速切换装置的电动工具,特别是至少具备钻和螺丝批 这两种工作模式的电动工具。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螺丝批、钻和冲击工作模式的切换是通过一个或两个功能调节杯来实现。只 有一个调节杯的工具,调节杯通常是扭力调节杯,工具在螺丝批工作模式下转动扭力调节杯 可以调节螺丝批的输出扭矩。要实现不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需要将扭力调节杯转到其极限位 置,在扭力调节杯的两个极限位置处分别对应钻和冲击工作模式。有两个调节杯的工具,一 个调节杯是扭力调节杯,另一个调节杯通常是冲击模式调节杯。扭力调节杯可以调节螺丝批 的输出扭矩和实现螺丝批和钻的切换。冲击模式调节杯只用于选择冲击模式。无论是具有单杯或双杯的工具,其相同点是都是采用扭力调节杯实现钻和螺丝批工作模 式的切换,这种工作模式切换方式由于需要将扭力调节杯转到其极限位置,不仅操作比较繁 琐,而且切换后工作模式的维持不稳定,很容易在钻孔过程中由于扭矩超载而造成工具工作 不稳定,影响钻孔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方案中存在的钻和螺丝批两种工作模式切换存在的切换不方便和不 稳定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双杯来实现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的电动工具,这种 电动工具不仅可以实现工作模式之间的快速切换,而且实现方式方便可靠。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工具具有两个调节杯, 一个是可以实 现工具输出扭矩调节和实现螺丝批与钻两种工作模式切换的扭力调节杯,另一个调节杯是实 现工具选择螺丝批、钻和冲击这三种工作模式的快换选择杯。在工具的齿轮箱和扭力调节杯之间增加的独立于工具扭矩调节的工作模式快换装置,它 主要包括工作模式选择杯,锁定部件以及弹簧组件。工作模式选择杯可以绕工具机轴转动但 轴向运动,只需按工作模式选择杯上标示转动就可以使工具在螺丝批、钻和冲击三种工作模 式之间快速切换。锁定部件在工作模式选择杯的调节下可位于第一工作位置或第二工作位置, 从而选择性地与齿轮箱扭矩输出的第三内齿圈配合或脱离。弹簧组件在锁定部件处于不同工 作位置时施加不同的弹性力,维持锁定部件在预定轨道内运动而不至于松脱失效。本技术的突出点在于无需繁琐的操作即可实现螺丝批、钻和冲击三种工作模式的快 速切换,而且切换后效果更安全稳定。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符合本技术的电动工具的立体图。图2是符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工具前端爆炸视图。图3A是符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工作模式选择杯的结构图。图3B是符合本技术的第二、第三实施方案的工作模式选择杯的结构图。图4是图2中的实施方案快换装置处于螺丝批工作模式时的装配关系图。图5是图2中的实施方案快换装置处于钻工作模式时的装配关系图。图6是符合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快换装置处于螺丝批工作模式时的装配关系图。图7是符合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快换装置处于钻工作模式时的装配关系图。 图8是符合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快换装置处于螺丝批工作模式时的装配关系图。图9是符合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案的快换装置处于钻工作模式时的装配关系图。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所示的电动工具包含有两个调节杯结构,靠近钻头一侧的调节杯是扭力调节杯 11,靠近齿轮箱一侧的调节杯是钻、螺丝批和冲击三种工作模式切换的工作模式选择杯10。 扭力调节杯11主要用在工具处于螺丝批工作模式时,.在如图1所示的工具中,另一个独立 于工具输出扭矩调节的工作模式选择杯10。在扭力调节杯11指示在任意输出扭矩位置时, 沿如图1工具上标识着"钻"的方向转动工作模式选择杯10,使其从指示着"螺丝批"工作模式的位置转到指示着"钻"工作模式的位置,通过由工作模式快换杯io,弹簧n,锁定部件18组成的工作模式快换装置的作用就可以快速锁定第三内齿圈14的旋转,从而实现螺丝批工作模式到钻工作模式的快速切换。同样地,在螺丝批工作模式切换到冲击工作模式时,只需将沿图1中副把手的反方向转动工作模式选择杯10,使其从指示着"螺丝批"工作模式的位置转到指示着"冲击"工作模式的位置,通过调整与位于工具前端的冲击装置的配合关 系,从而实现了螺丝批工作模式到冲击工作模式的快速切换。图2给出了符合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工具前端爆炸视图。位于工具前端的部 件包括齿轮箱前壳13、工作模式快换杯10、第三层内齿圈14、钢球15、钢柱16、弹簧17、 销18、轴锁六角片19、垫片20、定冲击齿21、扭力弹簧22、定转化块23、动冲击齿24、 冲击弹簧25、简易轴承下垫片26、简易轴承27、卡簧28、简易轴承上垫片29、动转化块30、 扭力螺纹32、扭力杯ll、弹片支架33、定位弹片34、扭力杯端板35和输出轴36。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实施方案的工作模式快换装置是由工作模式快换杯IO、销18和弹簧17组成。图 3A示出了工作模式快换杯的结构,在其内环上绕其中心轴线分布至少一个凸块37,在其面 向扭力调节杯一侧的外端面上有支架38。支架38用于控制工具前端的定转换块23。如图1 工具上标识着"冲击"的方向转动工作模式快换杯10,调节快换杯上支架与工具前端的冲击 装置的配合关系,从而实现螺丝批和冲击工作模式的切换。本技术采用的切换冲击工作 模式的结构是公知技术,所以这里不再就切换冲击工作模式做更多的叙述。图4给出了采用第一实施方案的工具处于螺丝批工作模式时快换装置的配合关系。在这 种工作模式下,工作模式选择杯指示在"螺丝批"位置。快换装置中起到锁定作用的销18处 于第二工作位置,其一端与工作模式选择杯10内环的非凸块表面41配合,另一端与第三内 齿圈脱离处于机壳的内槽中。弹簧17套在销上,连接销18和机壳内槽口。图5给出了采用第一实施方案的工具处于钻工作模式时快换装置的配合关系。沿如图1 中所示的工具上标识着"钻"的方向转动工作模式选择杯10,使其从指示"螺丝批"的位置 转到指示"钻"的位置。在这种工作模式下,由于销18已经锁定第三内齿圈的旋转,转动扭 力调节杯11不再会影响工具的输出扭矩。此时快换装置中销18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其一端 是与工作模式选择杯10内环的凸块表面42配合,使得另一端沿输出轴轴向被推动,在推动 作用下伸出机壳内槽与第三内齿圈14配合,锁定第三内齿圈14使其不能自由旋转而输出最 大扭矩,从而实现了钻工作模式。销18的运动导致弹簧17被进一步压縮,弹簧提供的弹性 力确保在工作模式选择杯IO转回到螺丝批工作模式时能将销18重新推回到与快换杯内环的 非凸块表面配合。图6给出了符合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案,其中工具处于螺丝批工作模式时快换装置 的配合关系。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实施方案的快换装置是由工作模式快换杯10'、环状锁定部件 18,和弹簧17,组成。如图3B所示的工作模式快换杯10'在其后端面上绕其中心轴线分布至少 一个凸块37'。环状锁定部件18'的内外环都分布着齿,其内齿可以选择性地与第三齿轮圈外 环上的齿配合,外齿则与机壳内侧配合使锁定部件只能沿输出轴36轴向运动。环状锁定部件 18,面向钻头方向的前端面上分布至少一个柱状物,用于连接工作模式快换杯10',而在其面 向齿轮箱方向的后端面与弹簧17'相连。在这种工作模式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工作模式快速切换装置的电动工具包含:    机壳;    提供驱动力的电机;    输出扭矩的齿轮箱装置;    调节齿轮箱第三内齿圈输出扭矩的第一调节杯;    实现工具工作模式快换的第二调节杯;    通过第二调节杯选择性地与所述的第三内齿圈配合的锁定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部件有两个工作位置,在第一工作位置时锁定部件与所述第三内齿圈配合,在第二工作位置时锁定部件与所述第三内齿圈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吹拔正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