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刚度可调的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9048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弹性刚度可调的弹簧,包括有底座、上盖及螺旋压簧体;该上盖可转动地设于底座上,该上盖与底座围构形成有容置空间,该上盖与底座之间设有锁固件,该上盖的端面上设有通孔;该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该螺旋压簧体穿过通孔使该螺旋压簧体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藉此,通过将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配合上盖和底座彼此之间可转动地设置,使得随上盖和底座彼此相互转动而把螺旋压簧体通过通孔逐渐收入容置空间内或者从容置空间内逐渐释放出去,当调到所需长度时,通过锁固件将上盖和底座之间锁定,以此完成对螺旋压簧体工作长度的调整,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改变螺旋压簧体的刚度,给使用带来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弹簧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弹性刚度可调的弹簧
技术介绍
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一般用弹簧钢制成。用以控制机件的运动、缓和冲击或震动、贮蓄能量、测量力的大小等,广泛用于机器、仪表中。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等。螺旋弹簧为所有弹簧种类中最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产品运用范围广及电子、电机、计算机、信息、汽机车、自行车、五金工具、家具、礼品、玩具、乃至国防工业,因其设计与原理易于掌握,制造控制也最为简单。然而,目前的螺旋弹簧通常情况下长度固定不变并不可调整,从而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调整螺旋弹簧的工作长度以改变螺旋弹簧的刚度,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刚度可调的弹簧,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螺旋弹簧的工作长度不变并不可调整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弹性刚度可调的弹簧,包括有`底座、上盖以及螺旋压簧体;该上盖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上,该上盖与底座围构形成有供压叠之螺旋压簧体容纳的容置空间,该上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盖和底座彼此之间锁紧而不可相对转动的锁固件,而当锁固件未锁紧时可使在上盖和底座彼此之间相对转动时不分离,该上盖的端面上设置有连通前述容置空间的通孔,该通孔的大小和形状与螺旋压簧体中径和螺旋压簧体材料截面尺寸相适配,该通孔至上盖之转动中心的距离等于螺旋压簧体中径的一半;该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该螺旋压簧体穿过通孔使该螺旋压簧体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和上盖内部形状均为圆形凹状体,该上盖的下端嵌于该底座内,该上盖接合部位的外圆面上凹设有环沟,该锁固件为螺钉,该底座上设置有螺孔,该螺钉旋过螺孔进入前述环沟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接合部位的外圆直径等于或小于底座结合部位的内圆直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对应上盖环沟的位置均布有三个以上前述螺孔,对应每一螺孔上均设置有一前述螺钉。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和上盖内部形状均为圆形凹状体,该上盖把该底座的上端嵌于该上盖内,该底座接合部位的外圆面上凹设有环沟,该锁固件为螺钉,该上盖上设置有螺孔,该螺钉旋过螺孔进入前述环沟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结合部位的内圆直径等于或大于底座结合部位的外圆直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对应底座环沟的位置均布有三个以上前述螺孔,对应每一螺孔上均设置有一前述螺钉。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呈闭环状体,一螺钉穿过该闭环状体将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呈开环状体,一螺钉穿过该开环状体将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呈闭环状体,一铆钉穿过该闭环状体将螺旋压簧体的下端铆固于底座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呈开环状体,一铆钉穿过该开环状体将螺旋压簧体的下端铆固于底座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旋压簧体的下端焊接固定于底座上。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将螺旋压簧体的下端穿过通孔进入容置空间并固定于底座上,配合上盖和底座彼此之间可转动地设置,使得随上盖和底座彼此相互转动而把螺旋压簧体通过通孔逐渐收入容置空间内或者从容置空间内逐渐释放出去,当调到所需长度时,通过锁固件将上盖和底座之间锁定,以此完成对螺旋压簧体工作长度的调整,取代了传统之工作长度固定不变不可调整的方式,从而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改变螺旋压簧体的刚度,给使用带来很大的便利性。二、通过于上盖接合部位的外圆面上凹设有环沟,并采用螺钉作为锁固件,利用螺钉旋过螺孔进入前述环沟内,使得上盖与底座之间可以相互稳定地转动,不会发生上下移动,并且,当需要调整时只需松开螺钉即可,当调节完成后只需拧紧螺钉即可,为对螺旋压簧体工作长度的调整带来简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 10、底座101、容置空间 102、螺孔20、上盖 201、通孔202、环沟 30、螺旋压簧体40、锁固件50、螺钉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底座10、上盖20以及螺旋压簧体30。其中,该上盖20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10上,该上盖20与底座10围构形成有供压叠之螺旋压簧体30容纳的容置空间101,该上盖20与底座10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盖20和底座10彼此之间锁紧而不可相对转动的锁固件40,而当锁固件40未锁紧时可使在上盖20和底座10彼此之间相对转动时不分离,该上盖20的端面上设置有连通前述容置空间101的通孔201,该通孔201呈弧形,通孔201的形状不予限制,该通孔201的大小和形状与螺旋压簧体30中径和螺旋压簧体30材料截面尺寸相适配,该通孔201至上盖20之转动中心的距离等于螺旋压簧体30中径的一半,以使得螺旋压簧体30保持原有的弧度不变形;一螺钉50穿过螺旋压簧体30上的环状体将螺旋压簧体30的下端牢固地固定于底座10上;该螺旋压簧体30穿过通孔201使该螺旋压簧体30的一部分在容置空间101内。具体而说,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10和上盖20的内部形状均为圆形凹状体,且该上盖20结合部位的外圆直径等于或小于底座10结合部位的内圆直径,该上盖20的下端嵌于该底座10内,该上盖20结合部位的外圆面上凹设有环沟202,该锁固件40为螺钉,该底座10上设置有螺孔102,该螺钉旋过螺孔102进入前述环沟202内,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10对应上盖20环沟202的部位均布有三个以上前述螺孔102,在本实施例中,均布有四个前述螺孔102,对应每一螺孔102上均设置有一前述螺钉,该螺孔和螺钉的数量不予限制,可根据需要进行高密度或低密度的布局。在本实施例中,该螺旋压簧体30的下端呈闭环状体或开环状体,一螺钉50穿过该闭环状体或开环状体将螺旋压簧体30的下端牢固地固定于底座10上,且该螺旋压簧体30穿过前述弧形通孔201使 该螺旋压簧体30的一部分在容置空间101内。详述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如下: 使用时,用螺钉50把螺旋压簧体30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0上,螺旋压簧体30的下端做成环状体是为了便于螺钉50穿过和压紧;螺旋压簧体30穿过上盖20上的弧形通孔201并使上盖20与底座10结合;接着,使锁固件40旋过对应螺孔102进入环沟202内,使得底座10和上盖20不会分离并可相互转动,这样就可把螺旋压簧体30通过同孔201逐渐收入容置空间101内或从容置空间101内逐渐释放出去,当把螺旋压簧体30调到所需的长度后,再把所有的锁固件40拧紧在底座10上,使得底座10与上盖20之间彼此锁定不可转动,调整完成。由于螺旋压簧体30工作长度改变,弹性刚度随之改变。本专利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将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再将螺旋压簧体穿过上盖上的通孔使螺旋压簧体的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配合上盖和底座彼此之间可转动地设置,使得随上盖和底座彼此相互转动而把螺旋压簧体通过通孔逐渐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刚度可调的弹簧,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上盖以及螺旋压簧体;该上盖可转动地设置于底座上,该上盖与底座围构形成有供压叠之螺旋压簧体容纳的容置空间,该上盖与底座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上盖和底座彼此之间锁紧而不可相对转动的锁固件,而当锁固件未锁紧时可使在上盖和底座彼此之间相对转动时不分离,该上盖的端面上设置有连通前述容置空间的通孔,该通孔的大小和形状与螺旋压簧体中径和螺旋压簧体材料截面尺寸相适配,该通孔至上盖之转动中心的距离等于螺旋压簧体中径的一半;该螺旋压簧体的下端固定于底座上;该螺旋压簧体穿过通孔使该螺旋压簧体一部分在容置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襄黔李黔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正美家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