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及榨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5634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9:28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及榨油方法,涉及到家用榨油机技术领域。解决现在家用榨油机由于不具备油料的加湿软化功能,出油率低的技术不足,包括有由榨膛及螺旋轴构成的榨油机构,以及设于榨油机构顶部的漏斗或加热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对进入所述榨油机构的螺旋榨油段之前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的加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现有家用榨油机的基础上增加加湿结构,加湿结构对进入榨油机构中未压榨之前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处理,使油料达到膨化效果,解决了油料因过于干燥,破碎后粉沫较多,空隙较大,出油率低或无法榨油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出油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家用榨油机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榨油机均不具备加湿软化功能,当油料过于干燥时就会导致出油率低或无法出油,软化的作用是:调节油料的水分和温度,以达到适宜的可塑性,防止轧胚时粉末度过大。通过水分和温度的调节,使水分和热量更好地渗透到油料内部的细胞组织中,使油料质地变软,以利轧胚,提高出油率。工业榨油过程中虽然在油料压榨之前进行了软化处理,但需要专门的软化设备对油料进行软化处理,主要软化设备有:1、软化锅,其结构与层式蒸炒锅相同,一般为2 3层;2、软化箱,软化箱是一种具有矩形底的外装蒸汽加层、内装蒸汽加热管的设备;3、蒸汽加套螺旋输送机,俗称蒸汽绞龙。工业上使用的上述软化处理设备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无法适用于家用榨油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在家用榨油机由于不具备油料的加湿软化功能,出油率低的技术不足,而提出。为解决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包括有由榨膛及螺旋轴构成的榨油机构,以及设于榨油机构顶部的漏斗或加热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对进入所述榨油机构的螺旋榨油段之前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的加湿结构。所述的榨膛进料端的侧壁设有加湿孔,加湿结构的喷口与该加湿孔相对接。 所述的加湿结构的喷口置于漏斗或炒锅中,或置于漏斗或炒锅上方。所述的加湿结构包括有一个超声波雾化头。所述的加湿结构包括有一个将水加热成热蒸汽的加热装置。所述的螺旋轴通过可拆结构与榨膛组合连接。一种所述的家用榨油机的榨油方法,包括有将油料导入榨油机构中进行压榨出油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在油料进行压榨出油步骤之前对油料进行加湿软化步骤。所述的加湿软化在油料进入榨油机构内之后,在油料未破碎前或油料破碎后进行。所述的加湿软化在漏斗或炒锅中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是在现有家用榨油机的基础上增加加湿结构,加湿结构对进入榨油机构中未压榨之前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处理,使油料达到膨化效果,解决了油料因过于干燥,破碎后粉沫较多,空隙较大,出油率低或无法榨油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出油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原理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参照图1、图2中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有由漏斗I和榨油机构2 ;漏斗I设于榨油机构2的顶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可以采用加热炒锅代替漏斗1,榨油机构2由榨膛21及螺旋轴22构成,所述的螺旋轴22通过可拆结构与榨膛21组合连接,可以根据需要将不同规格的螺旋轴22与榨膛21组合使用。螺旋轴22设于榨膛21中,通过与榨膛21配合对油料进行破碎和压榨出油用;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有加湿结构,加湿结构的作用是对进入榨油机构中未压榨之前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处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湿结构出水的喷口可以与榨膛21连接,即在所述的榨膛2进料端的侧壁设有加湿孔211,加湿结构的喷口与该加湿孔211相对接,油料进入榨膛2内在螺旋轴22旋转作用下破碎后进行加水软化处理,或者是在进入榨膛2内还未破碎之前进行加水软化处理。另外,加湿结构出水的喷口也可以与漏斗I或加热炒锅连接,在漏斗I或加热炒锅上开设一个供加湿结构出水的喷口连接固定的加湿孔11,将加湿结构出水的喷口置于漏斗或加热炒锅中,或置于漏斗I或加热炒锅上方,加湿结构对漏斗I或加热炒锅中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后再进入榨油机构2内部进行破碎压榨,也即加湿软化在漏斗或炒锅中进行。加湿结构的加湿方式可以采用:1、直接注水或喷雾;使用该方式的加湿结构则由一个储水容器和一个水泵构成。2、利用电子高频震荡将液态水形成水雾进行加湿;使用该方式的加湿结构则主要包含有一个超声波`雾化头,将液态水分子结构打散而产生自然飘逸的水雾,不需加热或添加任何化学试剂。与加热雾化方式比较,能源节省了 90%。3、将水加热形成热蒸汽进行加湿;使用该方式的加湿结构则包括有一个将水加热成热蒸汽的加热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包括有由榨膛及螺旋轴构成的榨油机构,以及设于榨油机构顶部的漏斗或加热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对进入所述榨油机构的螺旋榨油段之前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的加湿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榨膛进料端的侧壁设有加湿孔,加湿结构的喷口与该加湿孔相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结构的喷口置于漏斗或加热炒锅中,或置于漏斗或加热炒锅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结构包括有一个超声波雾化头。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结构包括有一个将水加热成热蒸汽的加热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轴通过可拆结构与榨膛组合连接。7.—种权利要求I至5任一项所述的家用榨油机的榨油方法,包括有将油料导入榨油机构中进行压榨出油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在油料进行压榨出油步骤之前对油料进行加湿软化步骤。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榨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软化在油料进入榨油机构内之后,在油料未破碎前或油料破碎后进行。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榨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湿软化在漏斗或炒锅中进行。全文摘要,涉及到家用榨油机
解决现在家用榨油机由于不具备油料的加湿软化功能,出油率低的技术不足,包括有由榨膛及螺旋轴构成的榨油机构,以及设于榨油机构顶部的漏斗或加热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对进入所述榨油机构的螺旋榨油段之前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的加湿结构。本专利技术是在现有家用榨油机的基础上增加加湿结构,加湿结构对进入榨油机构中未压榨之前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处理,使油料达到膨化效果,解决了油料因过于干燥,破碎后粉沫较多,空隙较大,出油率低或无法榨油的技术问题,大大提高了出油率。文档编号B30B15/00GK103252912SQ20131012482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1日专利技术者黄细中, 何洪国 申请人:深圳市连瑞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家用榨油机,包括有由榨膛及螺旋轴构成的榨油机构,以及设于榨油机构顶部的漏斗或加热炒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对进入所述榨油机构的螺旋榨油段之前的油料进行加水软化的加湿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细中何洪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连瑞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