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肿镇痛膏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5514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1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消肿镇痛膏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是降低消肿镇痛膏的生产周期。本发明专利技术消肿镇痛膏原料药为川芎、当归、茜草、青皮、红花、麻黄、冰片,采用下述方法制备:A、上述药材除冰片外,粉碎成粗粉,用60-80%乙醇提取,过滤得滤液;B、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34(80℃)的稠膏;C、取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与三氯甲烷按重量比1:1混匀制成基质;D、将上述稠膏与基质按重量比1:2搅拌均匀,加入冰片,混匀,滤过,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干燥,分切,盖衬、切片,即得。采用三氯甲烷作为溶解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可显著缩短生产周期,使膏药膏面外观更美观,也可适度降低黏性,使患者使用更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伤科病证。究其原因,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或跌扑闪失、拉扭挫伤所致。消肿镇痛膏是针对上述症状的一种外用膏剂,执行标准为WS-10920(ZD-0920)-2002-2011Z,功能主治:消肿镇痛膏功能主治:理气活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的肿胀、疼痛等症。用于闭合性骨折和软组织损伤初中期肿胀疼痛。治疗效果显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消肿镇痛膏处方为川芎500g、当归500g、茜草250g、青皮250g、红花150g、麻黄150g、冰片50g。制法为:以上除冰片外,6味药粉碎成粗粉,加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I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34 (80°C)的稠膏。另取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860g与醋酸乙酯按2:1 (g/g)混匀制成基质。将稠膏与基质按1:2 (g/g)搅拌均匀,再加入冰片(加适量乙酸乙酯使溶解),混匀,滤过。制成涂料,干燥、分切、盖衬、切片,即得。申请人:在制备上述药物时发现生产周期长,现有生产周期需要6天,主要是胶膏配制好后需要连续搅拌72小时才能混合均匀,申请人欲缩短生产周期,并在保证药效的条件下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消肿镇痛膏的生产周期。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消肿镇痛膏,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川芎400-600份、当归400-600份、茜草200-300份、青皮200-300份、红花120-180份、麻黄120-180份、冰片40-60份。采用下述方法制备:A、上述药材除冰片外,粉碎成粗粉,用60-80% (v/v)乙醇提取,过滤得滤液;B、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34 (80°C)的稠膏;C、取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与三氯甲烷按1-2:1-1.5 (g/g)混匀制成基质;其中,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与三氯甲烷重量比可为2:1、2:1.5、1:1,优选1:1混勻制成基质。D、将上述稠膏与基质按1:1-2 (g/g)搅拌均匀,加入冰片,混匀,滤过,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干燥,分切,盖衬、切片,即得。其中,稠膏与基质重量比可为1:2、1:1.5、1:1,优选1:2混合。原料药优选重量配比为:川芎500份、当归500份、茜草250份、青皮250份、红花150份、麻黄150份、冰片50份。优选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与三氯甲烷按1:1 (g/g)混匀制成基质。优选稠膏与基质按1:2 (g/g)搅拌均勻。步骤D中冰片采用三氯甲烷溶解后加入,便于混合。步骤A优选采用75%乙醇提取。采用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为基质,不仅粘性适度,对皮肤无过敏、无刺激性,而且涂展性良好、渗透力强,更有助于药物透皮吸收,从而发挥全方药效。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三氯甲烷作为溶剂溶解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可显著缩短生产周期,由原来6天缩短为3天(主要是胶膏配制搅拌时间由原有的72h缩短至lh),而且胶膏混合更均匀一致,压敏胶充分溶解,使膏药膏面不再出现细小胶块,外观更美观,还可适度降低黏性,使患者使用更舒适。在上述制备方法中:步骤A优选采用75%乙醇提取,较现有标准浓度70%提高至75%是因为专利技术人发现,提高浓度,可减少浸膏中水溶性成分的提取量,增加脂溶性成分提取量,浸膏收率由42%降低至33%,有效成分大叶茜草素的含量由1200yg/g提高到1600 μ g/g,达到了降低浸膏收率,提高含量的效果。进一步的,浸膏收率降低,维持浸膏与压敏胶比例不变,生产同样数量膏药可节约20-25%的压敏胶,达到了减少压敏胶投料量,减低成本的效果。相应的,橡胶膏单位面积的大叶茜草素的含量也提高,由4.0 μ g/cm2提高到5.4 μ g/cm2。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说明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消肿镇痛膏执行标准为WS-10920(ZD-0920)-2002-2011Z,本专利技术主要改进点有两占-`^ \\\.I)步骤A中采用60-80%乙醇提取;2)步骤C中采用三氯甲烷溶解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确定采用上述改进的筛选过程如下:1、提取条件的选择分别采用浓度为60%、65%、70%、75%、80%的乙醇提取,按180kg药材应生产10万贴膏药计,如表I所示:表I 乙醇浓度[60%[65%[70%[75%[80% 浸膏收率50%45%42%33%28% 浸膏量90kg81kg75.6kg 59.4kg 50.4kg 压敏胶使用量 90k^81k^75.6kg 59.4kg 50.4kg浸膏含量1000 μ g/g 1120 μ g/g 1200 μ g/g 1600 μ g/g 1800 μ g/g权利要求1.消肿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川芎400-600份、当归400-600份、茜草200-300份、青皮200-300份、红花120-180份、麻黄120-180份、冰片40-60份; 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 A、上述药材除冰片外,粉碎成粗粉,用60-80%乙醇提取,过滤得滤液; B、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I.3-1. 34 (80°C)的稠膏; C、取BC-I型医用压敏胶粘剂与三氯甲烷按重量比1-2:1-1.5混匀制成基质; D、将步骤B所得稠膏与步骤C所得基质按重量比1:1-2搅拌均匀,加入冰片,混匀,滤过,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干燥,分切,盖衬、切片,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肿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采用BC-I型医用压敏胶粘剂与三氯甲烷按重量比1:1混匀制成基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肿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稠膏与基质按重量比1:2搅拌均匀。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肿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采用75%乙醇提取。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肿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冰片采用三氯甲烷溶解后加入。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消肿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药重量配比为川芎500份、当归500份、茜草250份、青皮250份、红花150份、麻黄150份、冰片50份。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消肿镇痛膏。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涉及。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降低消肿镇痛膏的生产周期。本专利技术消肿镇痛膏原料药为川芎、当归、茜草、青皮、红花、麻黄、冰片,采用下述方法制备A、上述药材除冰片外,粉碎成粗粉,用60-80%乙醇提取,过滤得滤液;B、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34(80℃)的稠膏;C、取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与三氯甲烷按重量比1:1混匀制成基质;D、将上述稠膏与基质按重量比1:2搅拌均匀,加入冰片,混匀,滤过,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干燥,分切,盖衬、切片,即得。采用三氯甲烷作为溶解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可显著缩短生产周期,使膏药膏面外观更美观,也可适度降低黏性,使患者使用更舒适。文档编号A61P19/04GK103251716SQ20131019060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任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消肿镇痛膏的制备方法,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如下:川芎400?600份、当归400?600份、茜草200?300份、青皮200?300份、红花120?180份、麻黄120?180份、冰片40?60份;其特征在于:采用下述方法制备:A、上述药材除冰片外,粉碎成粗粉,用60?80%乙醇提取,过滤得滤液;B、回收乙醇,减压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3?1.34(80℃)的稠膏;C、取BC?1型医用压敏胶粘剂与三氯甲烷按重量比1?2:1?1.5混匀制成基质;D、将步骤B所得稠膏与步骤C所得基质按重量比1:1?2搅拌均匀,加入冰片,混匀,滤过,制成涂料,进行涂膏,干燥,分切,盖衬、切片,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建华冷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厚生天佐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