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手工具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槌击工具。一般习用的槌击工具5(如榔头等)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其具主要包含有本体60及一护套70;其中该本体60具有一槌部61;一柄部62,是以一端连接该槌部61,该柄部62具有一顶侧621及一底侧622,且自该顶侧621至该底侧622所形成的方向是同于该槌部61的槌击方向。该护套70是以塑胶经射出成形制成,且是套设于该柄部62上,用以供人手握持。藉此,使用者可以手握持于该护套70上,藉以控制该本体60的槌部61来槌击物件,进行槌击工作(例如将一铁钉槌击入二叠合的木板中,藉以连结该二木板等等)。然而,此种槌击工具5在使用时,该槌部61在槌击物件时所产生的反力将经由该柄部62、护套70而传递至使用者的手部,使得使用者的手部容易因震荡而产生酸痛、麻痹等不适。为改善此一现象,遂有些业者制造另一种如图2所示习用槌击工具6,是於其护套80上设二条长深孔81,该二长深孔81是分别自该护套80的前端面贯入该护套80内部,且分别位于该槌击工具6的柄部90的顶侧91上、或底侧92下方,藉以吸收反力,以减少使用者手部所受到的震荡,达到减震的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槌击工具,是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具有一槌部及一柄部,且该槌部是连结于该柄部的一端;该柄部具有一顶侧及一底侧,且自该顶侧至该底侧所形成的方向是同于该槌部的槌击方向;一护套,该护套是套设于该柄部上,用以供人手握持;其特征在于: 该护套具有多数横向穿贯其两侧的穿孔,是位于该柄部的顶侧上方或底侧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