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面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051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8: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关面板结构,包括依次叠放的底板、塑料支架和金属板;底板上设置热熔柱,塑料支架上与热熔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通孔,金属板上与热熔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通孔,热熔柱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热熔柱与金属板铆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开关面板结构在外观和手感上与现有结构的开关面板没有明显差别,且生产更加简单、快速,成本低,产品质量易控制;底板组件由现有结构的5个零件减少为3个零件,且底板组件只需要将3个零件按顺序叠放,然后使用热熔工装热熔铆接即可,整个组装过程简单,能更好地控制底板组件质量和降低生产周期。(*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气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开关面板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开关面板如图1至图4所示,开关面板包括底板1、绝缘垫片2、双面胶3、金属框4和装饰板5,开关面板的组装过程为:先将双面胶3粘贴到金属框4的背面,然后将两片绝缘垫片2黏贴到金属框4的背面,再将底板I与金属框4扣在一起由双面胶3粘贴固定,通过铆压工装将金属框4与底板I铆接固定(铆接柱设置在金属框背面),底板1、绝缘垫片2、双面胶3、金属框4组装成底板组件,最后将装饰板5粘接到底板组件上的金属框4上。现有结构的开关面板存在如下技术问题:1)金属框为锌基合金压铸成型,成型后需要打磨、抛光、表面电镀金属铬,并需保证零件整体平面度和表面质量。因此,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导致金属框废品率较高,达到30%,并进一步导致金属框单位成本偏高,且生产及供货周期长;2)底板组件组装较为困难,需要将金属框和绝缘垫片通过双面胶与底板粘接,然后通过铆压工装将金属板和底板铆接固定。双面胶粘接过程效率低下,且铆压过程中一次只能铆压一个铆接柱,4个铆接柱共需要铆压4次,整个操作过程不确定性较高,操作复杂,从而导致开关面板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放的底板、塑料支架和金属板;所述底板上设置热熔柱,所述塑料支架上与所述热熔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一通孔,所述金属板上与所述热熔柱相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热熔柱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热熔柱与金属板铆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帅
申请(专利权)人:罗格朗北京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