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提式动力凿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5043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提式动力凿锤,包括有一握柄本体、一压缸单元、一活塞件及一冲击件,活塞件滑设在压缸单元内部,冲击件套设在压缸单元前端处,利用高压空气推送活塞件可对冲击件作顶击,其特征在于:在压缸单元前端处套设有一吸震导套,该吸震导套中央处穿设有一可供冲击件伸出的通孔,且位于通孔前端处具有一可供冲击件回击接触的缓冲面,借此达到具有缓冲防震及气密效果佳的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涉及一种气动锤,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缓冲、防震及气密效果的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提式动力凿锤
技术介绍
参见图1所示,一般气动锤10的构造主要具有一握柄本体11、一压缸单元12、一活塞件13及一冲击件14,该握柄本体11下端处具有一可供接设高压空气的进气端(图未示),而上方处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可供压缸单元12装设的容室111,该压缸单元12具有一压缸本体121、一装设在压缸本体121后端处的气阀组件122、以及一锁接在压缸本体121前端处的限位弹簧123,压缸本体121内部凹设有一滑室1211,该滑室1211刚好可供活塞件13置入,压缸本体121内壁设有一空气流道1212与气阀组件122相连通,该气阀组件122具有一前阀件1221及一后阀件1222,高压空气透过前、后阀件1221、1222可进入滑室1211后方,借以推送活塞件13向前移动,限位弹簧123螺设在压缸本体121前端处的螺纹部1213上,其前方延伸设有一呈凹弯形状的限位杆1231,该冲击件14为套设在压缸本体121前端处的凿刀物件,其外周具有一凸缘141,该凸缘141刚好位于压缸本体121前端面与限位弹簧123限位杆1231中间,该活塞件13前移时可对冲击件14后端进行顶击,冲击件14因为前端凸缘141受到限位杆1231挡止而形成限位,接着,高压空气从空气流道1212进入滑室1211前方,可推送活塞件13向后移动,冲击件14凸缘141受到限位弹簧123的弹抵,可自动向后靠挡抵止在压缸本体121的前端面,如此,反复进行上述前后推送活塞件13的动作,可作动该冲击件14进行锤击的工作。上述气动锤10确实具有锤击的工作效果,然而在使用上仍有许多缺失,该冲击件14套设伸进入压缸本体121内部,由于在套接处并无设置任何密封物件,因此高压空气很容易从冲击件14与压缸本体121间的空隙跑出,造成压缸本体121内部压力不足,严重影响到冲击件14的打击力道,另外,由于压缸本体121的前端面与冲击件14凸缘141的接触面是一般平面,当冲击件14受到弹力后移与压缸本体121碰触时,会对压缸本体121产生强烈撞击,其撞击力量相当大,容易造成内部机件损坏,且,此一力道会传递至握持该气动锤10的使用者身上,长时间使用下,反震力会对使用者手部造成伤害,而且撞击会产生相当大的噪音,对使用者耳部听觉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缓冲、防震及气密效果的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提式动力凿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提式动力凿锤,包括有一握柄本体、一装设在握柄本体内部的压缸单元、一滑设在压缸单元内部后方处的活塞件、以及一套设在压缸单元内部前方处的冲击件,握柄本体可供注入一高压空气,高压空气进入压缸单元内可推送活塞件作前后往复运动,使活塞件前移时刚好可对该冲击件进行顶击,其特征在于一吸震导套,以具有弹性缓冲能力的预定材质制成,套设固定在压缸单元的前端处,其中心处贯穿设有一可供冲击件穿出的通孔,吸震导套位于通孔前端处具有一可在冲击件回击时作接触的缓冲面。本技术的功效是借由在压缸单元前端处套设一吸震导套,借此达到缓冲、防震及气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般气动锤的组合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提式动力凿锤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说明本技术包括有一握柄本体、一压缸单元、一活塞件、一冲击件及一吸震导套;图3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5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另一吸震导套后端面设有一环形凹沟;图6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动作图,说明另一吸震导套的环形凹沟可供高压空气灌入借以形成扩张的情形; 图7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图9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有关本技术前述及其它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与功效,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三个较佳实施例的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提式动力凿锤进行详细说明,以下有相同或类似的元件以相同标号作表示。参见图2、图3所示,本技术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提式动力凿锤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主要包括有一握柄本体20、一装设在握柄本体20内部的压缸单元30、一滑设在压缸单元30内部后方处的活塞件40、以及一套设在压缸单元30内部前方处的冲击件50,握柄本体20由下端处可注入一高压空气,握柄本体20上方处内部凹空形成有一可供压缸单元30装入的容室21,该压缸单元30具有一压缸本体31及一气阀组件32,压缸本体31内部凹设有一可供活塞件40套入的滑室311,其前方设有一与滑室311相连通的轴孔312,压缸本体31在前端面上凹设有一与轴孔312相连通的容置凹孔313,位于容置凹孔313底处更凹设有一环槽314,压缸本体31的内壁通设有一空气流道315与气阀组件32相连通,高压空气可经由空气流道315进入滑室311内,该气阀组件32具有一前阀件321及一后阀件322,前、后阀件321、322套合在压缸本体31后端处以作成封闭状,该活塞件40套入在压缸本体31滑室311内可前后往复运动,其前端设有一呈凸出状的顶击部41,该冲击件50后端具有一套设在压缸本体31轴孔312内的柄部51,该柄部51末端可伸进入压缸本体31的滑室311内,刚好可供活塞件40顶击部41作顶击接触,冲击件50在柄部51前方处设有一凸缘52,该凸缘52可抵止在压缸本体31前端面上,而冲击件50前端向前延伸设有一可对预定物件进行锤击工作的凿刀部53,本技术主要改良的重点在于一吸震导套60,以具有弹性缓冲能力的预定材质所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该吸震导套60是以橡胶材质所制成,当然业者也可另外选择其它具有缓冲效果的材质做替代,该吸震导套60套设固定在压缸本体31的容置凹孔313内,其前端具有一圆形柱面61,后端则具有一凸环62,该凸环62刚好可嵌套入环槽314内以形成定位,吸震导套60中心处贯穿设有一可供冲击件50穿出的通孔63,位于通孔63前端处更设有一可在冲击件50回击时与其接触的缓冲面64,该缓冲面64配合冲击件50凸缘52的轮廓外形是呈圆弧凹入状。本技术吸震导套除了上述结构以外,还有另一种结构变化,参见图4、图5所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具有另一吸震导套70,该吸震导套70与上一实施例同样具有一圆形柱面71、一凸环72、一通孔73及一缓冲面74的结构,不同的是,另一吸震导套70在后端面上更凹设有一环形凹沟75,该环形凹沟75的作用是当高压气体由压缸本体31与冲击件50间的空隙跑出时,高压空气可先行灌进入环形凹沟75内,借此可对吸震导套70凸环72外周予以扩撑,并同时对通孔73内壁予以挤压,如此另一吸震导套70可更紧密地贴合在压缸本体31内壁与冲击件50外周部,气密效果可更加良好,如图6所示。本技术的吸震导套形状可采用另一种型式变化,参见图7、图8及图9所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又具有一吸震导套80,该吸震导套80同样具有一柱面81、一凸环82、一通孔83及一缓冲面84的结构,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吸震导套80前端柱面81是呈六角形状,且该缓冲面84是呈垂直边角的形状。以上为本技术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吸震导套的手提式动力凿锤,包括有一握柄本体、一装设在握柄本体内部的压缸单元、一滑设在压缸单元内部后方处的活塞件、以及一套设在压缸单元内部前方处可受活塞件作顶击的冲击件,其特征在于:    一吸震导套,以具有弹性缓冲能力的预定材质制成,其套设固定在压缸单元的前端处,其中心处贯穿设有一可供冲击件穿出的通孔,吸震导套位于通孔前端处具有一缓冲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豪刘岳沛
申请(专利权)人:舜泰精密兴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