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浮头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8415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温差应力的立式浮头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壳体、固定管板、换热器主体、浮动管板、膨胀节、密封支撑环和支撑板,所述的固定管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上端,换热器主体设置在固定管板的下面固定管板与浮动管板之间,所述的浮动管板设置在换热器主体的下端,所述膨胀节设置在浮动管板的下面一端连接在浮动管板上、另一端与密封支撑环连接,所述的密封支撑环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支撑板被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下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承压能力强、密封性能好、介质不易堵塞、阻力降小、耐温差应力,适合中、低压两程冷热介质温差较大的工况。(*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设备,具体说是一种耐温差应力的立式浮头式换热器,该换热器主要用于中、低压两程冷热介质温差较大的工况。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电力、轻工、食品等行业的工艺设备,目前,在换热设备中使用量最大的是管壳式换热器,优点是结构简单,适用性强。换热设备运行过程中,在冷热侧温差较大时,大多采用传统的U型管式或浮头式换热器,U型管式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管内外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的场合,但管程流通面积小,流动阻力大,且弯管段易结垢不能清洗,所以不能用于大流量工况;传统浮头式换热器制造成本较高,浮头端极容易出现内漏,也不易进行检漏,造成使用寿命短。而此新型结构设计克服了上述的一些缺点,相比下要比传统浮头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泄漏点少,并减少了传热流动死区,提高了传热性能,此新型结构特别适用于中、低压两程冷热温差较大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承压能力强、密封性能好、介质不易堵塞、阻力降小、耐温差应力的新型浮动式换热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换热器包括壳体1、固定管板2、换热器主体3、浮动管板4、膨胀节5、密封支撑环6和支撑板7,所述的固定管板2设置在壳体I的内部上端,换热器主体3设置·在固定管板2的下面固定管板2与浮动管板4之间,所述的浮动管板4设置在换热器主体3的下端,所述膨胀节5设置在浮动管板4的下面一端连接在浮动管板4上、另一端与密封支撑环6连接,所述的密封支撑环6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支撑板7被固定连接在壳体I的内部下面。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设备内设置具有位移补偿量的膨胀节,能有效的解决两程温差应力,降低换热器主体两端与固定管板和浮动管板焊接拉脱力,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具有承压能力强,密封性能好,介质不易堵塞,阻力降小、耐温差应力等优点。2、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壳程进口介质流速高、值大、且容易引起换热器主体振动的场合。、本技术两程均为单流程,两流纯逆流,则比错流或混流更能获得较大的两流之间的平均温差,依据传热方程式= (X-总传热系数、j -换热面积、A1-平均温差),可知,当热负荷一定时,提高平均温差可减小换热器面积,降低设备成本。、以往传统式弓形折流板壳程流体横向冲刷管束,会使换热管正面冲击和管后涡流脱离振动,引起换热管破裂和管头泄漏,导致换热器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此换热器主体为纵向流,则换热器主体振动小,并且流动阻力较小,防振性能强,不容易结垢;5、传统弓形折流板式换热器壳侧存在一定空间流动死区,使换热器有效换热面积比实际面积减小了 25 30%,采用此新型结构有效的提高了有效换热面积,减小设备尺寸;6、密封泄露点相比传统的浮头式换热器少;7、传统浮头式换热器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此技术结构简单,零件少,不仅降低了设备重量,并且缩短了设备制造周期;8、传统的浮头式换热器需要三次试压,并且需要打压工装,而此新型结构只需二次试压即可,并且不需要打压工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换热器主体采用板式结构形式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换热器主体采用折流杆式结构形式的装配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2所示:该换热器包括壳体1、固定管板2、换热器主体3、浮动管板4、膨胀节5、密封支撑环6和支撑板7,所述的固定管板2设置在壳体I的内部上端,换热器主体3设置在固定管板2的下面固定管板2与浮动管板4之间,所述的浮动管板4设置在换热器主体3的下端,所述膨胀 节5设置在浮动管板4的下面一端连接在浮动管板4上、另一端与密封支撑环6连接,所述的密封支撑环6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支撑板7被固定连接在壳体I的内部下面。所述膨胀节5 —端与浮动管板4焊接,另一端与壳体I上的密封支撑环6焊接,密封支撑环6上对称侧开两个Φ 6排液口,所述膨胀节5和密封支撑环6把两程介质密封隔开,膨胀节5和密封支撑环6承受一定的冷热两程介质内外压,当换热器主体3与壳体I受温差应力时,膨胀节5进行位移补偿。所述的换热器主体3可采用板式换热器结构(图1)或折流杆式结构换热器形式(图 2)。工作原理:板程(管程)介质I下进、上出,壳程介质II上进、下出,两程介质进行纯逆流热交换,当两程介质温差较大时,换热器主体3和壳体I因热胀冷缩产生温差应力,即通过浮动管板4下端连接的膨胀节5进行位移补偿,从而减小换热器主体I与上端固定管板2和浮动管板焊接拉脱力,提高了设备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浮头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包括壳体(I)、固定管板(2)、换热器主体(3)、浮动管板(4)、膨胀节(5)、密封支撑环(6)和支撑板(7),所述的固定管板(2)设置在壳体(I)的内部上端,换热器主体(3)设置在固定管板(2)的下面固定管板与活动管板(4)之间,所述的浮动管板(4)设置在换热器主体(3)的下端,所述膨胀节(5)设置在浮动管板(4)的下面一端连接在活动管板(4)上、另一端与密封支撑环(6)连接,所述的密封支撑环(6 )通过 多个 均布设置的支撑板(7 )被固定连接在壳体(I)的内部下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耐温差应力的立式浮头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壳体、固定管板、换热器主体、浮动管板、膨胀节、密封支撑环和支撑板,所述的固定管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上端,换热器主体设置在固定管板的下面固定管板与浮动管板之间,所述的浮动管板设置在换热器主体的下端,所述膨胀节设置在浮动管板的下面一端连接在浮动管板上、另一端与密封支撑环连接,所述的密封支撑环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支撑板被固定连接在壳体的内部下面。本技术结构合理、承压能力强、密封性能好、介质不易堵塞、阻力降小、耐温差应力,适合中、低压两程冷热介质温差较大的工况。文档编号F28F9/00GK203132400SQ20132010505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张英昌, 郭立萍, 魏占德 申请人: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浮头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换热器包括壳体(1)、固定管板(2)、换热器主体(3)、浮动管板(4)、膨胀节(5)、密封支撑环(6)和支撑板(7),所述的固定管板(2)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上端,换热器主体(3)设置在固定管板(2)的下面固定管板与活动管板(4)之间,所述的浮动管板(4)设置在换热器主体(3)的下端,所述膨胀节(5)设置在浮动管板(4)的下面一端连接在活动管板(4)上、另一端与密封支撑环(6)连接,所述的密封支撑环(6)通过多个均布设置的支撑板(7)被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内部下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昌郭立萍魏占德
申请(专利权)人: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