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深式防擦线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2576 阅读:3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深式防擦线轮胎,包括胎侧板本体,胎侧本体上设有若干个环沟,环沟与上胎侧弧连接过设有两个台阶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改变防擦线局部设计,结构简单,提高了轮胎性能;有效解决轮胎侧裂问题,同时提高了轮胎的美观,经济效益显著。(*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具体涉及一种解决侧裂问题的轮胎。
技术介绍
11.00R20轮胎的原胎侧防擦线部位采用浅波浪式设计,其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胎侧本体1、上胎侧线3和上胎侧弧7。该产品主要在矿山环境和条件下使用,轮胎易在上胎侧部位产生侧裂、实鼓等问题,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轮胎侧裂的加深式防擦线轮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加深式防擦线轮胎,包括胎侧板本体,胎侧本体上设有若干个环沟,环沟与上胎侧弧连接过设有两个台阶弧。所述环沟包括第一环沟和第二环沟,第一环沟宽于第二环沟。所述胎侧本体上设有排气线和排气孔,排气线的端部设有小环槽。本技术只改变防擦线局部设计,结构简单,提高了轮胎性能;有效解决轮胎侧裂问题,同时提高了轮胎的美观,经济效益显著。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排气孔和排气线分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一种加深式防擦线轮胎,包括胎侧板本体1,胎侧本体I上设有第一环沟4和第二环沟5,第一环沟4宽于第二环沟5,第二环沟5与上胎侧弧7连接过设有两个台阶弧6。第一环沟4和第二环沟5在轮胎直径方向上相间排列,与上胎侧弧7和上胎侧线3—起构成了轮胎的内轮廓。此结构能生产出多个加厚台且不等宽的轮胎胎侧防腐擦线形状,可有效解决产品侧裂问题。沟环与上胎侧弧7间通过两个台阶弧6连接,可避免深度的快速变化。所述胎侧本体I上设有排气线9和排气孔10,排气线9的端部设有小环槽2。增设排气孔和排气线后,可解决加深式沟环中的排气问题,防止侧缺缺陷产生。排气孔10在圆周上交错排列,排气线在 径向上贯穿整个胎侧。权利要求1.一种加深式防擦线轮胎,包括胎侧板本体(I),其特征在于:胎侧本体(I)上设有若干个环沟,环沟与上胎侧弧(7 )连接过设有两个台阶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深式防擦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沟包括第一环沟(4)和第二环沟(5),第一环沟(4)宽于第二环沟(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深式防擦线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侧本体(I)上设有排气线(9)和 排气孔(10),排气线(9)的端部设有小环槽(2)。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加深式防擦线轮胎,包括胎侧板本体,胎侧本体上设有若干个环沟,环沟与上胎侧弧连接过设有两个台阶弧。本技术只改变防擦线局部设计,结构简单,提高了轮胎性能;有效解决轮胎侧裂问题,同时提高了轮胎的美观,经济效益显著。文档编号B60C13/02GK203126402SQ20132004815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陈利萍, 王占兴, 郑永粮, 冯耀岭, 应世洲, 李昭, 李国瑞 申请人: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深式防擦线轮胎,包括胎侧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胎侧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环沟,环沟与上胎侧弧(7)连接过设有两个台阶弧(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萍王占兴郑永粮冯耀岭应世洲李昭李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