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袋式除尘器的滤袋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41157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5: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袋式除尘器的滤袋框架,包括上端盖、下端盖、金属杆和支撑环;上端盖内壁上设有呈空心圆柱体的上通槽,下端盖内壁上设有呈空心圆柱体的下通槽,且每个上通槽与一个下通槽同轴对称布置,每个上通槽的壁面和每个下通槽的壁面分别设有通孔;支撑环沿周向设有开口向外的卡槽;金属杆的顶部通过穿过上通槽通孔的紧固件连接在上端盖上;金属杆的底部通过穿过下通槽通孔的紧固件连接在下端盖上;支撑环位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且支撑环的卡槽与金属杆相配合。该滤袋框架的各构件可在使用地点现场组装,便于储存和运输,且各构件之间不采用焊接连接,有利于延长滤袋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袋框架,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袋式除尘器的滤袋框架
技术介绍
袋式除尘器是一种干式滤尘装置,它适用于捕集细小、干燥、非纤维性粉尘。滤袋采用纺织的滤布或非纺织的毡制成,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过滤过程中,含尘气体从滤袋的外侧向内侧流动,颗粒大、比重大的粉尘在重力的作用沉降下来,落入灰斗,较细小粉尘则在随气流通过滤料时,被滤袋过滤捕集。在此过程中,风机抽吸作用而产生的负压使滤袋很容易被压瘪,所以,必须用滤袋框架固定、支撑滤袋。目前常用的滤袋框架多为焊接件,即纵向金属杆与上、下端盖及支撑环之间全部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的缺点:滤袋框架的所有组成构件必须在生产地点完成连接,制造成为完整的框架成品,但是滤袋框架占据空间体积大,不便于储存和运输,且在运输过程中,滤袋框架很容易受挤压而产生变形或损坏;为避免被腐蚀,端盖、金属杆和支撑环表面需要镀锌,在焊接过程中,构件连接处的镀锌层不可避免的会被破坏;需要焊接处较多,且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脱焊、虚焊等现象,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焊接点容易产生焊疤,对滤袋造成磨损,影响滤袋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袋式除尘器的滤袋框架,该滤袋框架的各构件可在使用地点现场组装,便于储存和运输,且各构件之间不采用焊接连接,有利于延长滤袋的使用寿命。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袋式除尘器的滤袋框架,该滤袋框架包括呈环形的上端盖、呈环形的下端盖、金属杆和支撑环;上端盖内壁上设有呈空心圆柱体的上通槽,下端盖内壁上设有呈空心圆柱体的下通槽,且每个上通槽与一个下通槽同轴对称布置,每个上通槽的壁面和每个下通槽的壁面分别设有通孔;支撑环沿周向设有开口向外的卡槽;金属杆的顶部位于上端盖的上通槽中,且金属杆的顶部通过穿过上通槽通孔的紧固件连接在上端盖上;金属杆的底部位于下端盖的下通槽中,且金属杆的底部通过穿过下通槽通孔的紧固件连接在下端盖上;支撑环位于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且支撑环的卡槽与金属杆相配合。进一步,所述的上通槽为4一 16个,且均匀分布在上端盖的内壁上;所述的下通槽为4一 16个,且均匀分布在下端盖的内壁上;上通槽的数量与下通槽的数量相等。进一步,所述的卡槽呈空心圆柱体,卡槽位于支撑环的内侧,卡槽的开口端连接在支撑环上,每个卡槽与一个上通槽对应,且卡槽的轴线和上通槽的轴线重合。进一步,所述的卡槽均匀分布在支撑环上,且每个支撑环的卡槽的数量、上通槽的数量和下通槽的数量均相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I)有利于延长滤袋框架各构件和套装在滤袋框架上的滤袋的使用寿命。传统滤袋框架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采用焊接工艺。而本技术的滤袋框架的金属杆与上端盖之间采用紧固件连接,金属杆与下端盖之间采用紧固件连接,金属杆与支撑环之间采用卡槽连接。也就是说,金属杆与上端盖、下端盖和支撑环之间连接没有采用常用的焊接技术。这样,上端盖、下端盖、金属杆和支撑环表面的镀锌层,就不会被破坏,也避免了焊接工艺中容易出现的脱焊、虚焊等现象,有利于延长滤袋框架各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没有采用焊接工艺,滤袋框架各构件上也就不会出现焊疤,同时减少对滤袋的磨损,有利于延长滤袋的使用寿命。另外,采用拼装方式安装滤袋框架,也节省了成本和提高了效率。(2)储存和运输便利,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现有的滤袋框架的所有组成构件必须在生产地点完成连接,制造成为完整的框架成品。由于滤袋框架占据空间体积大,不便于储存和运输。而本技术采用的滤袋框架,金属杆与上端盖之间,以及金属杆与下端盖之间均采用紧固件连接,金属杆与支撑环之间采用卡槽连接。这样,可将各构件运输至使用地点后,再进行拼装,从而避免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框架占据空间体积大的问题,降低了运输难度。在使用地点安装滤袋框架,避免运输过程中滤袋框架受到的挤压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下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环的卡槽与金属杆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上端盖的上通槽与金属杆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有:上端盖1、下端盖2、金属杆3、支撑环4、上通槽5、卡槽6、紧固件7、下通槽8、通孔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袋式除尘器的滤袋框架,包括呈环形的上端盖1、呈环形的下端盖2、金属杆3和支撑环4。上端盖I内壁上设有呈空心圆柱体的上通槽5。下端盖2内壁上设有呈空心圆柱体的下通槽8,且每个上通槽5与一个下通槽8同轴对称布置。每个上通槽5的壁面和每个下通槽8的壁面分别设有通孔9。通孔9用于安装紧固件7。支撑环4沿周向设有开口向外的卡槽6。金属杆3的顶部位于上端盖的上通槽5中,且金属杆3的顶部通过紧固件7连接在上端盖I上。紧固件7穿过上通槽的通孔,将上端盖I和金属杆3连接在一起。紧固件7可以是螺母、螺栓等具有连接功能的部件。金属杆3的底部位于下端盖的下通槽8中,且金属杆3的底部通过紧固件7连接在下端盖2上。紧固件7穿过下通槽的通孔,将下端盖2和金属杆3连接在一起。支撑环4位于上端盖I和下端盖2之间,且支撑环4的卡槽6与金属杆3相配合。也就是说,金属杆3的中部卡接于卡槽6中,支撑环4通过卡槽6固定连接在金属杆3上。本技术的滤袋框架中金属杆3的两端通过紧固件7固定连接在上端盖I的上通槽5和下端盖2的下通槽8中,金属杆3的中部则用支撑环4上的卡槽6固定,各构件之间的连接不存在焊接工序,避免了各构件连接处的镀锌层在焊接时被破坏;另一方面,各构件可在未组装情况下进行运输,再在使用地点进行组装,降低了运输难度。进一步,所述的上通槽5为4一 16个,例如可以是4个、8个、12个、16个,且均匀分布在上端盖I的内壁上;所述的下通槽8为4一 16个,例如可以是4个、8个、12个、16个,且均匀分布在下端盖2的内壁上;上通槽5的数量与下通槽8的数量相等。上通槽5和下通槽8的数量可根据滤袋框架的具体尺寸而定,上述数量区间仅是优选。为增加金属杆3的稳定性,金属杆3的两端均连接在端盖上。因此,上通槽5的数量与下通槽8的数量相等。进一步,所述的卡槽6呈空心圆柱体,卡槽6位于支撑环4的内侧,卡槽6的开口端连接在支撑环4上,每个卡槽6与一个上通槽5对应,且卡槽6的轴线和上通槽5的轴线重合。将卡槽6设置在支撑环4的内侧,卡槽6的开口端连接在支撑环4上,是为了便于金属杆3安装在卡槽6中。将卡槽6与上通槽5对应设置,且两者轴线重合。这可以增加金属杆3的稳定性。更进一步,为了增加金属杆3的稳定性,卡槽6均匀分布在支撑环4上,且每个支撑环4的卡槽6的数量、上通槽5的数量和下通槽8的数量均相等。支撑环4的厚度优选为I一2毫米,支撑环4的高度优选为10 —15毫米。进一步,为了增强支撑环4对金属杆3的支撑作用,减少金属杆3在工作过程中发生形变,所述的相邻支撑环4之间的距离为25— 40厘米,例如可以25厘米、35厘米,或者40厘米。支撑环4的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袋式除尘器的滤袋框架,其特征在于,该滤袋框架包括呈环形的上端盖(1)、呈环形的下端盖(2)、金属杆(3)和支撑环(4);上端盖(1)内壁上设有呈空心圆柱体的上通槽(5),下端盖(2)内壁上设有呈空心圆柱体的下通槽(8),且每个上通槽(5)与一个下通槽(8)同轴对称布置,每个上通槽(5)的壁面和每个下通槽(8)的壁面分别设有通孔(9);支撑环(4)沿周向设有开口向外的卡槽(6);金属杆(3)的顶部位于上端盖的上通槽(5)中,且金属杆(3)的顶部通过穿过上通槽通孔的紧固件(7)连接在上端盖(1)上;金属杆(3)的底部位于下端盖的下通槽(8)中,且金属杆(3)的底部通过穿过下通槽通孔的紧固件(7)连接在下端盖(2)上;支撑环(4)位于上端盖(1)和下端盖(2)之间,且支撑环(4)的卡槽(6)与金属杆(3)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付平查文娟王爱民徐杰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福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