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药学
,具体涉及一种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
技术介绍
穿刺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非常广泛,许多疾病需要通过穿刺(如腹腔穿刺、胸腔穿刺等)留取相应标本进行检验以明确诊断,更多的患者需要通过各种穿刺完成对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如腹腔注射、肌肉注射等)。而在应用各种穿刺技术的同时,对于许多凝血机制受损、或胸腹等腔体液体较多、或有水肿等的患者,常在穿刺拔针后出现穿刺点渗血(液)等情况,我院在2012年的1000多例胸腹腔穿刺及肌肉注射等患者中,其穿刺点渗血(液)成为我院肝病患者各种穿刺拔针后护理工作的最主要内容,以往我们通过采取穿刺点放置厚棉纱、绷带包扎等措施,其效果不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穿刺后频繁换药的医护工作量和患者的经济负担,血性渗出的污染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负面心理,更增大了穿刺点局部感染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穿刺点渗血(液)的问题,公开了一种阻止拔针后芽刺点渗血(液)的压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液)的压片,其中,压片的一个侧面为平面,另一个侧面设置有空腔,该空腔的开口大于穿刺点创面;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止拔针后穿刺点渗血或渗液的压片,其特征在于:压片的一个侧面为平面,另一个侧面设置有未贯穿压片的空腔,该空腔的开口大于穿刺点创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永红,鲍鹤玫,吕艳清,周旭,崔燕萍,张昕,刘素霞,于燕波,沙花燕,王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