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投影光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9033491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5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立体投影光源系统,包含一光源模块、一色轮模块、二反射器以及一波段滤色器。光源模块设置于色轮模块的一可转动的转盘的一第一侧,而二反射器及多波段滤色器则设置于转盘与第一侧相对的一第二侧,且多波段滤色器位于二反射器之间,与二反射器光耦合。通过此种配置,该立体投影光源系统可于不同时序,提供不同波段的光线至投影机的光阀,让投影机得以投射出一左眼视角影像及右眼视角影像给使用者观看,以构成一立体影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为一光源系统,特别为一立体投影光源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现有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大多采用色轮或采用二液晶开关的方式,使一光源系统所产生的第一光线及第二光线分别被转换成左右眼视角影像,最后再将转换后的左右眼视角影像投射至观看者视域上。详细而言,若以RGB色轮为例,采用色轮作为分光的光学元件时,色轮须具有至少六个滤色区,使左右眼各分配到三滤色区(红色滤色区、绿色滤色区及蓝色滤色区)。实际操作时,使用者仅需搭配一被动式眼镜即可观看到一立体影像。但此种配置的缺点在于,因色轮须至少涵盖六个滤色区,使得色轮的体积难以缩小;换言之,此种配置将难以实现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微型化的目标。另一方面而言,若采用液晶开关作为分光的方式,虽液晶开关操作上不需机构动作,故可克服机构容易磨损的问题,但是却具有需精准地操作液晶开关的问题,而所需的操作精准度也较色轮高;此外,更需在设计上特别考虑注意同步的问题,否则会使使用者无法观看到一立体影像或是观看到的立体影像的质量不佳。简言之,使用液晶开关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较复杂,且成本不易降低。因此,如何设计出可搭配被动式眼镜、具有较低成本、精简的光学配置、体积微型化或提升亮度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乃为此业界亟需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 的为提供一种精简的光学配置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体积微型化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包含一光源模块、一色轮模块、二反射器以及一多波段滤色器。光源模块设置于色轮模块的一可转动的转盘的一第一侦牝而二反射器及多波段滤色器则设置于转盘与第一侧相对的一第二侧,且多波段滤色器位于二反射器之间,与二反射器光耦合。进一步而言,色轮模块的转盘具有一滤色区及沿着转盘径向对称滤色区设置的一反射区。滤色区随着转盘的转动而与二反射器光耦合。实际操作时,光源模块分别用以产生一第一光线及一第二光线。第一光线与第二光线分别具有一光路,而色轮模块的滤色区及反射区分别设置于二光路上。当第一光线或第二光线通过滤色区时,第一光线或第二光线中具有一第一波段的一第三光线可通过滤色区;而第三光线通过滤色区后,与二反射器的其中一个光耦合,被反射器反射而进入多波段滤色器。最后,多波段滤色器仅使第三光线的具有第二波段的一第四光线通过其中,并反射第三光线的具有第三波段的一第五光线;若第一光线或第二光线射入转盘上的反射区时,则第一光线或第二光线被反射区反射。其中,第二波段及第三波段涵盖于第一波段之中。为了让上述的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本领域之人士所知悉并应用,下文以本专利技术的数个较佳实施形式以及附图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一实施形式于第一时序的光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一实施形式于第二时序的光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一实施形式的色轮模块的转盘的主视图;图4则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多波段滤波器的波长与穿透率的关不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二实施形式于第一时序的光路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二实施形式于第二时序的光路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三实施形式于第一时序的光路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三实施形式于第二时序的光路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分光元件组的部分元件的示意图;以及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色轮模块的转盘的又一实施形式的主视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2、3:立体投·影光源系统12、22、32:光源模块122、124、222、224、32:光源12A:第一光线12B:第二光线14、24、34:色轮模块141、241、341、441:转盘142:滤色区144:反射区16、26: 二反射器162、164:反射器17:第一透镜18、28、38:多波段滤色器19:均光元件23:光再循环元件组232,234:全反射棱镜236:透镜33:分光元件组331:第一反射器332:全内反射镜333:第二反射器334:透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通过实施方式来解释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立体投影光源模块。需说明者,在下述实施形式以及附图中,关于实施方式的说明仅为阐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而非用以直接限制本专利技术,同时,以下实施形式及图式中,与本专利技术非直接相关的元件均已省略而未绘示;且图式中各元件间的尺寸关系以及元件数量仅为求容易了解,非用以限制实际比例、实际大小及实际数量。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4,图1及图2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一实施形式于第一时序与第二时序的光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一实施形式的色轮模块的主视图,而图4则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投影光源系统的第一实施形式的多波段滤波器的波长与穿透率的关系示意图。于第一实施形式中,立体投影光源系统I可包含一光源模块12、一色轮模块14、二反射器16以及一多波段滤色器18。光源模块12可具有二光源122、124,且二光源122、124可分别产生一第一光线12A及一第二光线12B。该二光源122、124可分别为一高压汞灯等可产生全色光(白光)的光源,故第一光线12A及第二光线12B分别为一全色光。色轮模块14具有一可转动的转盘141及一致动器(图未示出),该致动器连接转盘141,并可转动转盘141。为了清晰显示色轮模块14在立体投影光源系统I中与其它构件的相互搭配情况,仅绘示色轮模块14的转盘141。光源模块12可设置于色轮模块14的转盘141的一第一侧(例如前侧),而二反射器16及多波段滤色器18可设置于转盘141的与第一侧相对的一第二侧(例如后侧)。此夕卜,色轮模块14的转盘141更具有一滤色区142 (如图3所示)及沿着转盘141径向地对称设置的一反射区144 (如图3所示)。本实施形式中,色轮模块14的滤色区142更可具有一红色滤光区、一绿色滤光区及一蓝色滤光区。二反射器16 (16 2、164)可分别为一反射镜,以至少反射红光、绿光及蓝光。此外,滤色区142随着转盘141的转动,可与该二反射器16的其中一个光耦合。需说明的是,前述或后述所提及的“光耦合”泛指光学元件的间的光线相互传递的情形,也就是指,若两光学元件光耦合,表示其中一光学元件发出的光线可传递至另一光学元件上。多波段滤色器18可与二反射器16光耦合。多波段滤色器18可为一透明板,其上设置有多层光学镀膜,以使多个特定波段的光线可通过其中,并使多个特定波段的光线反射。请参阅图4,本实施形式中,多波段滤色器18可使蓝色光线中的B2波段、绿色光线中的G2波段及红色光线中的R2波段反射,而使蓝色光线中的B I波段、绿色光线中的Gl波段及红色光线中的Rl波段通过。接着说明立体投影光源系统I的运作过程。为了易于理解及说明,立体投影光源系统I的运作过程被分成第一时序及第二时序来说明;此分法仅为说明上的便利,并非限制其操作的顺序。实际操作时,第一时序与第二时序为交替切换的状态。此外,为了方便理解,图1及图2中的不同波段的光线,皆采用不同的线段绘示。请先参考图1及图3,于第一时序时,色轮模块14的反射区144转动至对应光源122的位置,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立体投影光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光源模块,用以分别产生一第一光线及一第二光线;一色轮模块,具有一可转动的转盘,该光源模块设置于该转盘的一第一侧,该转盘具有一滤色区及一反射区,该滤色区及该反射区沿着该转盘的一径向对称地设置,且转盘转动时,该滤色区设置于该第一光线与该第二光线的任一光路上,同时该反射区设置于该第一光线与该第二光线的另一光路上,该滤色区用以让该第一光线或第二光线中具有一第一波段的一第三光线通过其中,而该反射区用以反射该第二光线或该第一光线;二反射器,设置于该转盘与该第一侧相对的一第二侧,该滤色区随着该转盘的转动而与该二反射器的其中一个光耦合;以及一多波段滤色器,设置于该转盘的第二侧,位于该二反射器之间,且与该二反射器光耦合,该多波段滤色器用以让该第三光线中的具有一第二波段的一第四光线通过其中,并用以反射该第三光线中的具有一第三波段的一第五光线,而该第二波段及该第三波段涵盖于该第一波段中。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