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及应用其的自动理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28873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包括细纱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管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条周向分布的沿细纱管轴向延伸的检测色线,所述检测色线的颜色与细纱管本体的颜色不同并可明显区分。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自动理管装置,第一拨管棘轮设置在第一段输送带与第二段输送带之间,第二拨管棘轮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与第三段输送带之间,第一拨管棘轮、第二拨管棘轮的周边设有缺槽;光电开关设置在第一拨管棘轮旁侧,光电开关用于检测进入第一拨管棘轮内的细纱管上是否有余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细纱管轴向上设置检测色线,并设计出一种自动理管装置,能简便精确地辨别细纱管表面是否残存余纱并分离开来,实现理管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及应用其的自动理管装置,属于纺织机械

技术介绍
传统后纺准备工序中,有一个理管工序占用大量劳动力,至今无法实现工序自动化。所谓理管工序是指将经过络筒的细纱空管大小端一致排列装入空管箱内的工序。由于络筒机(不管是全自动还是半自动络筒机)抛出来的细纱管中会有很多带着余纱的细纱管,需要另外用人工除去余纱后才能投进空管箱转入循环使用。由于自动识别管身是否带有余纱的技术目前还没有实现,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所有理管机都只能起到统一纱管大小端的作用,无法取取消人工剔管步骤来实现理管工序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及应用其的自动理管装置,其通过在细纱管轴向上设置检测色线,并以此种细纱管为基础设计出一种自动理管装置,能够简便地使用光电检测手段精确地辨别细纱管表面是否残存余纱并分离开来,实现理管自动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通过以下 的技术方案实现: 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包括细纱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管本体的外表面上设有多条周向分布的沿细纱管轴向延伸的检测色线,所述检测色线的颜色与细纱管本体的颜色不同并可明显区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色线的数量至少为三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色线的长度应大于细纱管总长度的7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色线的颜色采用黑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色线直接印刷或涂抹在细纱管本体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细纱管本体上的指定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色条作为检测色线。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自动理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系统、第一拨管棘轮、第二拨管棘轮和常规的光电开关,所述输送带系统用于输送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输送带系统沿输送方向分为第一段输送带、第二段输送带和第三段输送带,所述第一拨管棘轮设置在第一段输送带与第二段输送带之间,所述第二拨管棘轮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与第三段输送带之间,第一拨管棘轮、第二拨管棘轮的周边设有用于细纱管通过的缺槽,第一拨管棘轮、第二拨管棘轮均有配套的驱动部件驱动其转动;所述光电开关设置在第一拨管棘轮旁侧,光电开关用于检测进入第一拨管棘轮内的细纱管上是否有余纱,如有余纱则发出信号给第一拨管棘轮的驱动部件,控制第一拨管棘轮转动将细纱管拨入处理箱;没有余纱的细纱管通过输送带系统输送至第二拨管棘轮,由第二拨管棘轮拨至空管箱。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开关包括光发射器、光接收器和检测电路,所述光发射器用于向细纱管上发射出射光束,所述光接收器用于接收被细纱管上的检测色线反射回的反射光束,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反射光束进行连续性检测,如果反射光束为不连续的直线,则发出信号控制第一拨管棘轮的驱动部件启动,如果反射光束为连续的直线,则不发出信号。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细纱管轴向上设置检测色线,并以此种细纱管为基础设计出一种自动理管装置,能够简便地使用光电检测手段精确地辨别细纱管表面是否残存余纱并分离开来,实现理管自动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理管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简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理管装置的应用情况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轴向设置检测色线2的细纱管主要包括细纱管本体1,所述细纱管本体I的外表面上设有四条周向分布的沿细纱管轴向延伸的检测色线2,所述检测色线2的颜色与细纱管本体I的颜色不同并可明显区分。如图1、图2所示,为确保检测精度,所述检测色线2的长度应大于细纱管总长度的70% ;所述检测色线2的颜色优选采用黑色。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检测色线2的可以灵活设置,既可以直接印刷或涂抹在细纱管本体I上;也可以先在细纱管本体I上的指定位置开设有凹槽,然后在凹槽内嵌入色条作为检测色线2。本专利技术的自动理管装置的结构如4所示,其主要由输送带系统3、第一拨管棘轮4、第二拨管棘轮6和常规的光电开关5组成,所述输送带系统3用于输送轴向设置检测色线2的细纱管,输送带系统3沿输送方向分为第一段输送带3a、第二段输送带3b和第三段输送带3c,所述第一拨管棘轮4设置在第一段输送带3a与第二段输送带3b之间,所述第二拨管棘轮6设置在第二段输送带3b与第三段输送带3c之间,第一拨管棘轮4、第二拨管棘轮6的周边设有用于细纱管通过的缺槽,第一拨管棘轮4、第二拨管棘轮6均有配套的驱动部件驱动其转动;所述光电开关5设置在第一拨管棘轮4旁侧,光电开关5用于检测进入第一拨管棘轮4内的细纱管上是否有余纱,如有余纱则发出信号给第一拨管棘轮4的驱动部件,控制第一拨管棘轮4转动将细纱管拨入处理箱7 ;没有余纱的细纱管通过输送带系统3输送至第二拨管棘轮6,由第二拨管棘轮6拨至空管箱8。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拨管棘轮4、第二拨管棘轮6配套的驱动部件可以采用常规设计,如由气缸和曲柄组成 ,气缸的活塞杆铰连曲柄,曲柄连接拨管棘轮的中心轴,气缸伸缩推动拨管棘轮转动;也可以直接采用伺服电机带动拨管棘轮转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光电开关5可以采用常规设计,只要能够实现检测细纱管上是否有余纱的目的即可。图示实施例提供了下述的光电开关5,其包括光发射器5a、光接收器5b和检测电路,所述光发射器5a用于向细纱管发射出射光束,所述光接收器5b用于接收被细纱管上的检测色线2反射回的反射光束,所述检测电路用于对接收到的反射光束进行连续性检测,如果反射光束为不连续的直线,则发出信号控制第一拨管棘轮4的驱动部件启动,如果反射光束为连续的直线,则不发出信号。所述出射光束的宽度应不小于细纱管上的检测色线2的长度,出射光束的长度应不小于细纱管上相邻两条检测色线2之间的距离,以确保光电开关5每次都能扫描到检测色线2。如图4所示,具体应用时,当轴向设置检测色线2的细纱管通过输送带系统3输送到第一拨管棘轮4上时,光发射器5a发出的出射光束射向细纱管,光接收器5b接受细纱管上的检测色线2反射回来的反射光束。当细纱管上没有余纱时,检测色线2在全长上不会受到阻挡,检测电路检测到反射光束为一连续的直线,说明细纱管上无余纱,第一拨管棘轮4不动作,输送带系统3将该细纱管继续向前输送至第二拨管棘轮6,由第二拨管棘轮6将该细纱管拨入空管箱8 ;当细纱管上有余纱时,检测色线2在全长上会受到阻挡,检测电路检测到反射光束是间断不连续的直线,说明该细纱管上有余纱,第一拨管棘轮4动作,将该细纱管 推向处理箱7。权利要求1.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包括细纱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管本体(O的外表面上设有多条周向分布的沿细纱管轴向延伸的检测色线(2),所述检测色线(2)的颜色与细纱管本体(I)的颜色不同并可明显区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色线(2)的数量至少为三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色线(2)的长度应大于细纱管总长度的7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轴向设置检测色线的细纱管,包括细纱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纱管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多条周向分布的沿细纱管轴向延伸的检测色线(2),所述检测色线(2)的颜色与细纱管本体(1)的颜色不同并可明显区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峰华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集聚智能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