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面筋提取和脱水节能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26102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湿面筋提取和脱水节能的装置,它包括湿面筋收集机构和湿面筋脱水机构,所述湿面筋收集机构与湿面筋脱水机构相连接;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使湿面筋的含水量减少,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在同等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小麦植物蛋白
,具体涉及一种湿面筋提取和脱水节能的装置
技术介绍
小麦植物蛋白是以小麦面粉为原料,经预处理、熟化、均质调浆、湿法离心分离工艺提取出面粉中的主要成分(谷蛋白和胶蛋白),并干燥而成的一种植物活性蛋白质,因其独有的吸水性、复水性、粘弹性、薄膜成型性、延展性及乳化性,而在食品、化工、医药、饲料等众多行业得到特殊应用,是一种纯天然的营养品和添加剂;在CN 202640421 Y中公开了一种脱水绞龙中的湿面筋切刀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一绞龙,所述绞龙贯穿于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箱体出口处的绞龙上设置有一制粒孔板,所述制粒孔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圆形孔,紧靠制粒孔板一侧的所述绞龙的端部设置有一与脱水绞龙轴同步旋转的切刀装置,所述切刀装置上设置有三个切刀,此脱水绞龙中的湿面筋切刀装置采用带有三个均匀分布的切刀的装置,不仅使得湿面筋切块的颗粒变小、干燥机能耗小、而且大大提高了加工和生产的效率,提高了产品质量,然而其绞龙末端设置的孔筛不利于绞龙湿面筋的产出,且设置绞龙脱水性能不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将面粉中蛋白质有效的提取出来,同时将湿面筋中的水分最大限度的去除掉,以利于后序工艺的处理;原有湿面筋提取筛、湿面筋脱水绞龙未能真正的发挥其作用,湿面筋提取筛自身的设计缺陷影响到了湿面筋的提取率,进而到影响谷朊粉产品得率;其各项功能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且在湿面筋颗粒的收集过程中,由于喷射进料方式造成部分尚未成形较小的湿面筋颗粒,未进行收集就被漏失掉,造成原料未被有效利用、浪费;加之冲洗湿面筋中附着、包裹的淀粉所用的水,不能有效的分离、回用,加剧了脱水工序的处理能力;湿面筋 脱水就是将湿面筋中游离水尽可能脱去,使湿面筋在干燥过程中减少热能和电能的消耗。由于湿面筋的特殊性,湿面筋脱水较为困难,目前最好的方法只能采用挤压脱水法;原有的湿面筋脱水装置不理想造成:湿面筋内部含水量较大,直接导致电、蒸汽消耗较大;产量受到制约,产品质量波动较大;干燥管道容易板结湿面筋块,湿面筋块坠落会导致设备跳闸,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生产,所以需要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和性能稳定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取率高,湿面筋脱水效果好的节能脱水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湿面筋提取和脱水节能的装置,它包括湿面筋收集机构和湿面筋脱水机构,所述湿面筋收集机构与湿面筋脱水机构相连接。所述湿面筋收集机构包括导流减压性进料器、回转提取装置和出料口,所述导流减压性进料器设置在回转提取装置前端,所述回转提取装置末端设置出料口。所述回转提取装置包括回转壳、钢栅格网、淀粉收集斗、湿面筋提取筛轴、喷淋冲洗头、冲洗水回收系统和机架,所述回转壳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喷淋冲洗头设置在回转壳上,所述铁栅格网设置在回转壳中,所述铁栅格网为三级环形栅格,所述湿面筋提取筛轴设置在所述钢栅格网内,所述淀粉收集斗设置在回转壳下方,所述冲洗水回收系统设置在回转壳的后半段。所述湿面筋脱水机构包括送料泵、脱水绞龙机构、喷淋式喷头、淀粉收集斗和湿面筋出料口,所述送料泵设置在脱水绞龙机构入口上方,所述喷淋式喷头设置在送料泵下方,所述淀粉收集斗设置在脱水绞龙机构下方,所述湿面筋出料口设置在脱水绞龙机构末端。所述脱水绞龙机构包括绞龙、进料仓、壳体和切割刀,所述绞龙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进料仓设置在所述绞龙前端上方,所述切割刀设置绞龙末端出口处,所述壳体内设置反螺旋导流条。所述湿面筋提取筛筛轴设置湿面筋提取筛,所述湿面筋提取筛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为0.5mm间隙的环形格栅,第二区域为1-3_间隙的环形格栅,第三区域为3_5_的间隙的环形格栅。所述导流减压性进料器由内腔和外腔组成,所述内腔设置在外腔内,所述内腔壁设置喷头孔。所述绞龙为锥型。本专利技术采用导流减压性进料器,在原本进料器的基础上增加了外侧壁挡板,使物料在进入外空腔后,不是直接排入湿面筋提取装置中,起到了缓冲,经过减压的物料从装置的后侧将物料倒流至前端,后流入到湿面筋提取装置上部,再经提取筛进行逐级分离,提取细小的碎湿面筋颗粒,此方式下细小的湿面筋颗粒,以自流的方式沿湿面筋提取筛的切线反方向进入湿面筋提取筛,细小的湿面筋颗粒在湿面筋提取筛第一区域进行收集,在第二区域进行灌浆分离,在第三区域进行冲洗;所述第一区域由间隙为0.5mm的环形栅格组成;所述第二区域由间隙Imm 3mm有环形栅格组成;所述第三区域由间隙为3mm 5mm的环形栅格组成,在湿面筋提取装置内部加装喷淋冲洗头的方式,实现湿面筋表面游离的水分及内部包裹水分和淀粉能够有效的分离与去除,所述喷淋冲洗头设置在回转壳周围,在第二区后侧和第三区的冲洗水由于比较清澈,通过收集后再次回用到生产线中,使整个生产工艺用水在不增加的前提下,改变过程产品的品质;在湿面筋脱水装置底部原有的彩钢网更换为焊接网,增大孔径、增大了泄漏面积;湿面筋在湿面筋提取筛中由微小的颗粒慢慢的变成大团,在湿面筋提取筛末端与送料泵相连,送料泵设置在进料仓上方,经过进料泵的物料在其压力作用下,挤压出部分淀粉及游离水分,挤压出的条状湿面筋在落入脱水绞龙轴之前经下方的喷淋式喷头冲洗湿面筋表面付着的淀粉浆,经冲洗后的湿面筋进入进料仓中淀粉浆、游离水、冲洗淀粉的水能够先期顺利排出;壳体制作锥形筒状,锥体内壁焊接上反螺旋状的导流条,当湿面筋沿正常流向输送进入绞龙内时,湿面筋在绞龙内缠绕轴往前走的同时,淀粉浆、游离水往后流,增加了湿面筋在湿面筋提取筛上的停留时间,淀粉浆、游离水更容易排出;湿面筋出料口增加可调式出料口,根据实 际情况适当增大或缩小,能够满足产量需要为宜;同时增加湿面筋切割装置,使湿面筋出料时以较小组织团往下坠落,避免因落差大而出现大团湿面筋团组织砸坏后序设备,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降低了成本,在同等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湿面筋提取收集环形栅格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流减压型进料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圆形栅格结构示意图。图4为脱水绞龙机构示意图。图5为脱水绞龙壳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湿面筋提取和脱水节能的装置,它包括湿面筋收集机构和湿面筋脱水机构,所述湿面筋收集机构与湿面筋脱水机构相连接。所述湿面筋收集机构包括导流减压性进料器10、回转提取装置和出料口 6,所述导流减压性进料器10设置在回转提取装置前端,所述回转提取装置5末端设置出料口 6。所述回转提取装置包括回转壳4、钢栅格网5、淀粉收集斗、湿面筋提取筛3、喷淋冲洗头、冲洗水回收系统和机架,所述回转壳4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喷淋冲洗头设置在回转壳4上,所述铁栅格网5设置在回转壳4中,所述湿面筋提取筛3设置在所述钢栅格网5内,所述淀粉收集斗设置在回转壳4下方,所述冲洗水回收系统设置在回转壳4的后半段。所述湿面筋脱 水机构包括送料泵12、脱水绞龙机构、喷淋式喷头14、淀粉收集斗17和湿面筋出料口 16,所述送料泵12设置在脱水绞龙机构入口上方,所述喷淋式喷头14设置在送料泵12下方,所述淀粉收集斗17设置在脱水绞龙机构下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面筋提取和脱水节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湿面筋收集机构和湿面筋脱水机构,所述湿面筋收集机构与湿面筋脱水机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辉包铎田晓辉曹婉瑜王景胜韩家林贾政浩郭彬李章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