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迷迭香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25822 阅读:6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14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迷迭香的种植方法,包括整土移栽前施足底肥、除草、翻耕、挖沟、按地形整理成垄、移栽、修剪、喷施苯醚甲环唑和采收等步骤。其通过挖围沟和腰沟方便排放积水避免黑根烂根;修剪树形可保证通风透气和良好的采光以及植株的正常生长;在超过25度以上的潮湿天气喷施苯醚甲环唑可防止植株因感染尖孢镰刀菌而枯萎;不一次剪光生长芽口,避免植株木质化导致的失去生长能力而造成死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迷迭香的种植方法植株的存活率高,可形成规模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南方地区栽种的迷迭香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迷迭香(rosemarinusofficinalis L.)系唇形科(Iabiatae)鼠尾草属(Rosmarnus)多年生常绿小灌木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其叶片为绿色针状叶,具有强烈、清澈、有穿透力、清新的草香。广泛生长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突尼斯,摩洛哥和土耳其以及相毗邻的国家。现已广泛引种于世界各国。目前在迷迭香种植已有较多报道,石雷公开了一种在北方地区种植迷迭香的方法,主要是薄膜覆盖防冻种植;黄立海公开了一种在地温在15°C以上地区的种植方法,但迷迭香的种植方法根据地势和温度的不同而不同。迷迭香在南方的种植并不理想,生长一段时间后就会大面积死亡,主要原因是迷迭香不耐水溃,当土壤水份过高,并遇气温在25°C以上时,迷迭香易感染尖孢镰刀菌等真菌,造成黑根及迷迭香植株枯死,难以形成规模种植。另有一种种植方法采用的是株行距30公分X 30公分X 4株的地块模式,每个地块一般宽度在1.8米左右,地沟深度15 — 20公分,每亩种植3500株左右,到6、7月份全部覆盖土面,在高温高湿的雨季,由于种植密度太大,没有良好的通风透气条件,同时土面较宽,雨水排出不畅,最终导致种植的30亩除高坎地及每个地块周边少部分存活以外全部死亡,存活率不到20%。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南方多水地区造成难以形成规模种植的问题的迷迭香的种植方法,采用本方法种植的迷迭香成活率高。本专利技术提供,适用于南方地区,包括以下步骤:S1、在整土移栽以前施足底肥,每亩用有机肥200斤以上,均匀撒在田里,然后再将种植田地全部翻耕、打碎,翻耕深度为30公分左右;S2、先将翻耕好的土地沿田地四周挖围沟,围沟的标准为深度至翻耕层底以下5公分,宽度以能顺畅地排放积水为宜;S3、将挖好排水沟的土地按地形整理成垄,垄的标准为:从排水沟中心按1.4米宽度牵线或撒石灰线,从线内侧开挖做垄,做成的垄面宽度为60公分左右,高度为30公分左右;且垄面土块必须整碎整平;S4、移栽时,采用双株地模式,按50公分*50公分*2的株距移栽,并在移栽后尽快浇足定根水,以后生长期不需浇水;S5、视 生长情况在小苗移栽成活后60天左右全部打顶修剪一次,以利植株多发边枝;S6、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的修剪树形,保证通风透气和良好的采光以及植株的正常生长;S7、大雨天及时进行田间巡视,及时疏通水沟和下水通道,发现积水及时排干;S8、在25度以上高温潮湿天气对迷迭香植株使用浓度为20%的苯醚甲环唑7.5克,兑水15公斤进行喷施;5-7天以后重复一次;S9、温度为15-30度的生长季约二个月后进行剪枝,尽量剪低剪空,以利植株再次生长的通风透气;至少要保证植株的每个枝条保留3— 4对的生长芽口,勿一次剪光;S10、采收,一年有两个采收季节,分别为5-6月一次,11-12月一次。步骤SI中,如果土地内杂草较多,先用除草剂除尽杂草,并在翻耕后将杂草搜出处理。步骤S2中,如果单丘面积较大,还需在田中间抽一个十字形的腰沟,腰沟的标准与围沟的标准一样。步骤S9中,剪枝时日最高气温不能超过35°C。该种植方 法在冬季可自然过冬,无需覆盖。所述迷迭香的种植方法通过挖围沟和腰沟方便排放积水;修剪树形可保证通风透气和良好的采光以及植株的正常生长;在超过25度以上的潮湿天气喷施苯醚甲环唑可防止植株因感染尖孢镰刀菌而枯萎;不一次剪光生长芽口,避免植株木质化导致的失去生长能力而造成死亡;本专利技术相较现有技术,其采用的是双株地块模式,株行距50公分X50公分X2株的模式,土面宽度在60公分左右,保证每株迷迭香留有足够的通风透气空间,同时由于缩小了土面,增加一倍的排水沟,也使每个地块土面在原来的基础上抬高近20公分,水沟深度达到30公分以上,也就同时解决了田地积水内溃的隐患,从根本上保证了迷迭香的正常生长。在基地1200亩的迷迭香种植中,达到了 96%的存活率,第一年亩产400kg干叶,第二年第三年亩产都在600kg干叶以上,所述迷迭香的种植方法植株的存活率高,可形成规模种植。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适用于南方地区,包括以下步骤:S1、在整土移栽以前施足底肥,每亩用有机肥250斤,均匀撒在田里,然后再将种植田地全部翻耕、打碎,翻耕深度为30公分;如果土地内杂草较多,先用除草剂除尽杂草,并在翻耕后将杂草搜出处理;如果单丘面积较大,还需在田中间抽一个十字形的腰沟,腰沟的标准与围沟的标准一样;S2、先将翻耕好的土地沿田地四周挖围沟,围沟的标准为深度至翻耕层底以下5公分,宽度以能顺畅地排放积水为宜;S3、将挖好排水沟的土地按地形整理成垄,垄的标准为:从排水沟中心按1.4米宽度牵线或撒石灰线,从线内侧开挖做垄,做成的垄面宽度为60公分,高度为30公分;且垄面土块必须整碎整平;S4、移栽时,采用双株地模式,按50公分*50公分*2的株距移栽,并在移栽后尽快浇足定根水,以后生长期不需浇水;S5、视生长情况在小苗移栽成活后60天全部打顶修剪一次,以利植株多发边枝;S6、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的修剪树形,保证通风透气和良好的采光以及植株的正常生长;S7、大雨天及时进行田间巡视,及时疏通水沟和下水通道,发现积水及时排干;S8、在25度以上高温潮湿天气对迷迭香植株使用浓度为20%的苯醚甲环唑7.5克,兑水15公斤进行喷施;5-7天以后重复一次;S9、温度为15-30度的生长季约二个月后进行剪枝,尽量剪低剪空,以利植株再次生长的通风透气;保证植株的每个枝条保留4对的生长芽口,勿一次剪光;且剪枝时日最高气温不能超过35°C ;S10、采收,一年有两个采收季节,分别为5-6月一次,11-12月一次。该种植方法在冬季可自然过冬,无需覆盖。所述迷迭香的种植方法通过挖围沟和腰沟方便排放积水;修剪树形可保证通风透气和良好的采光以及植株的正常生长;在超过25度以上的潮湿天气喷施苯醚甲环唑可防止植株因感染尖孢镰刀菌而枯萎;不一次剪光生长芽口,避免植株木质化导致的失去生长能力而造成死亡。综上,本专利技术相较现有技术,其采用的是双株地块模式,株行距50公分X50公分X2株的模式,土面宽度在60公分左右,保证每株迷迭香留有足够的通风透气空间,同时由于缩小了土面,增加一倍的排水沟,也使每个地块土面在原来的基础上抬高近20公分,水沟深度达到30公分以上,也就同时解决了田地积水内溃的隐患,从根本上保证了迷迭香的正常生长。在基地1200亩的迷迭香 种植中,达到了 96%的存活率,第一年亩产400kg干叶,第二年第三年亩产都在600kg干叶以上,所述迷迭香的种植方法植株的存活率高,可形成规模种植。上面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专利技术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适用于南方地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在整土移栽以前施足底肥,每亩用有机肥200斤以上,均匀撒在田里,然后再将种植田地全部翻耕、打碎,翻耕深度为30公分左右; 52、先将翻耕好的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迭香的种植方法,适用于南方地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整土移栽以前施足底肥,每亩用有机肥200斤以上,均匀撒在田里,然后再将种植田地全部翻耕、打碎,翻耕深度为30公分左右;S2、先将翻耕好的土地沿田地四周挖围沟,围沟的标准为深度至翻耕层底以下5公分,宽度以能顺畅地排放积水为宜;S3、将挖好排水沟的土地按地形整理成垄,垄的标准为:从排水沟中心按1.4米宽度牵线或撒石灰线,从线内侧开挖做垄,做成的垄面宽度为60公分左右,高度为30公分左右;且垄面土块必须整碎整平;S4、移栽时,采用双株地模式,按50公分*50公分*2的株距移栽,从中心往两边匀分,并在移栽后尽快浇足定根水,以后生长期不需浇水;S5、视生长情况在小苗移栽成活后60天左右全部打顶修剪一次,以利植株多发边枝;S6、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的修剪树形,保证通风透气和良好的采光以及植株的正常生长;S7、大雨天及时进行田间巡视,及时疏通水沟和下水通道,发现积水及时排干;S8、在25度以上高温潮湿天气对迷迭香植株使用浓度为20%的苯醚甲环唑7.5克,兑水15公斤进行喷施;5?7天以后重复一次;S9、温度为15?30度的生长季约二个月后进行剪枝,尽量剪低剪空,以利植株再次生长的通风透气;至少要保证植株的每个枝条保留3—4对的生长芽口,勿一次剪光;S10、采收,一年有两个采收季节,分别为5?6月一次,11?12月一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华刘松明邓海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今汉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