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照平专利>正文

一种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97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可解决公知棘轮扳手换向机构易损坏及棘爪棘齿传力面积小的问题:棘轮扳手手柄上端设有头套,中心转轴被套入头套中心,两四方形驱动头设于中心转轴两端;绕中心转轴外圆的斜棘齿的直边或绕头套内圆的斜棘齿的直边,与头套内或中心转轴内的棘爪传力;棘爪头部受钢丝支撑,推顶斜棘齿,使螺丝旋转;反向时,棘爪头部被斜棘齿的斜边压下,不传力,不旋转螺丝,要改变该螺丝的旋转方向,需套接中心转轴另一端的四方形驱动头,这样减去了复杂易损的换向机构。不必担心换向的麻烦,因旋转螺丝极少有中途要换向的情况;又因棘爪靠斜棘齿的斜边可顶到下个斜棘齿的直边的底部,增加了棘齿与棘爪的受力面。(*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
本技术属手动机械工具,涉及一种棘轮扳手,尤其是一种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棘轮扳手及多种新型棘轮扳手,都有换向机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因为换向机构过快脱落、折断、卡死等原因而损坏;另外,因棘齿需两边传力,棘齿与棘爪传力面积就比较小,这样易打滑,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传统及新型棘轮扳手有易损坏的换向机构及棘齿与棘爪受力面积小的技术问题,公布了一种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其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头套设于手柄端部,中心转轴设于头套中心,在中心转轴两端分别设四方形驱动头,斜棘齿绕头套内圆一周,其直边与卧设于中心转轴的棘爪传力,棘爪头部受设于中心转轴的弹性体支撑,与斜棘齿顶贴.本技术还有另一种技术方案:斜棘齿改为绕中心转轴外圆一周,其直边与卧设于棘轮扳手头套内的棘爪传力,棘爪头部受头套内弹性体支撑,与斜棘齿贴合。棘轮扳手只在一个方向旋转时斜棘齿直边才与棘爪传力,另一方向旋转时,斜棘齿的斜边克服弹力,把棘爪头往下压,不传力,螺丝不旋转,棘轮扳手只能单向驱动螺丝旋转,要改变螺丝的旋转方向,需把所述棘轮扳手从与螺丝套接的工具内拆下,再套接该扳手另一面的四方形驱动头到与该螺丝连接的工具上。这样达到了没有复杂易损坏的换向机构也能换向的目的,所以有了延长该棘轮扳手的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因为无换向机构,棘齿不必两边传力,可以设计成一边为直边,另一边为斜边的斜棘齿,棘爪靠着斜棘齿的斜边与下一个斜棘齿的直边顶贴,棘爪可一直顶贴到该直边的底部,所以有了增大棘齿与棘爪的传力面积的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種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的侧面图图2是一種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的第一个实施例C-C剖切图图3是一種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的第一个实施例C-C剖切图H处放大图图4是一種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的第二个实施例C-C剖切图图5是一種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的第二个实施例C-C剖切图H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在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头套3设于手柄1端部,两四方形驱动头2分别设于中心转轴4两端,斜棘齿5绕附头套3内圆一周,棘爪6卧设于中心转轴4容室内,棘爪头部受钢丝7支撑贴顶斜棘齿5。实施方式二:在图1、图4、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头套3设于手柄1端部,两四方形驱动头2分别设于中心转轴两端;斜棘齿5绕附中心转轴4外圆一周,棘爪6卧设于头套3容室内,棘爪6头部受钢丝7支撑贴顶斜棘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其包括手柄(1),位于手柄(1)端部的头套(3),四方形驱动头(2),其特征为:两四方形驱动头(2)分别设于中心转轴(4)两端;绕中心转轴(4)外圆一周的斜棘齿(5)的直边,或绕头套(3)内圆一周的斜棘齿(5)的直边,与卧设于头套(3)容室内,或中心转轴(4)容室内的棘爪(6)传力;棘爪(6)头部受钢丝(7)支撑,贴顶斜棘齿(5)。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无换向机构的棘轮扳手,其包括手柄(1),位于手柄(1)端部的头套(3),四方形驱动头(2),其特征为:两四方形驱动头(2)分别设于中心转轴(4)两端;绕中心转轴(4)外圆一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照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照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