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的增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8812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2:14
一种供水管网的节能增压装置,其包括增压罐(10)以及深井水泵(20),所述增压罐(10)设置在上游供水管网与用户管网(2)之间,所述增压罐(10)具有密封的罐腔(11),所述深井水泵(20)设置在所述罐腔(11)中,所述增压罐(10)的罐腔(11)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一传感器(1),所述用户管网(2)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二传感器(3),所述第一传感器(1)以及第二传感器(3)均连接至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连接至变频器(5),述增压罐(10)的进水口(12)连接至所述上游供水管网,所述深井水泵(20)的出水口(21)连接至所述用户管网(2)。(*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供水管网设备,特别是指一种供水管网的无负压增压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由于地形高低差异及建筑物的高低不同,自来水厂上游的供水压力难以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要求,而下游的用户管网中的水压需要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要求,因此需要对高层楼宇供水以及各种需要接力加压供水场合进行供水增压。传统的供水方式是上游供水到蓄水池储存,蓄水池蓄水后再由水泵提升到高位水箱或水塔加压、无塔送水器加压等,再抽水加压至用户管网,这样导致上游供水管网中的水压白白浪费在蓄水池,无法利用,而且还易造成二次污染。为了充分利用供水管网的水压,现有的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节能水泵装置,该节能水泵装置包括有一密封罐体,水泵设置于该密封罐体中,密封罐体直接连接于市政供水管网中,解决了传统供水方式的耗能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水泵供水装置没有在罐体内或在水泵入口处使用水位传感器,罐内无水或水量不足时,会影响水泵的使用寿命。另外,现有的节能水泵装置供水管网没有设置压力检测装置,不能根据设定的用户管网的压力和实际用水量,灵活配置相应功率的水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 提供一种供水管网的节能增压装置,其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节能水泵装置无法根据密封罐中的水量以及用户管网中的水量来控制水泵的转速,进而会出现:一、水泵在无水条件下干转,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二、用户管网中水压足够,水泵做无用功使能量不必要损耗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供水管网的节能增压装置,其包括:增压罐,所述增压罐设置在上游供水管网与用户管网之间,其具有密封的罐腔,深井水泵,所述深井水泵设置在所述增压罐的罐腔中,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增压罐的罐腔中,第二传感器,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用户管网中,控制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均连接至控制器,变频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控制所述深井水泵,其中,所述增压罐的进水口连接至所述上游供水管网,所述深井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用户管网,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水位或压力信号输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频率控制信号至所述变频器以控制所述深井水泵的输出功率。优先于:所述增压罐的进水口与所述上游供水管网之间设置有软接头、止回阀以及手动阀。优先于:所述深井水泵包括泵体以及电机,所述泵体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用户管网,且所述泵体的出水口与所述用户管网之间设置有软接头、止回阀以及手动阀。优先于:所述第一传感器附着在所述增压罐的罐腔内壁上或安装在所述深井水泵的电机上,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电线与所述电机的电线穿过所述增压罐上预留的电线密封出口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与变频器。优先于:所述增压罐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排除所述罐腔内积存污水的排污阀,所述增压罐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排除所述罐腔内空气的排气阀,所述增压罐上还设置有可供人肉眼观测所述罐腔内压力的压力表,所述增压罐上还设置有预留的进水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增压罐是密封的,不与外界接触,使用户用水不受二次污染,确保了水质的稳定,也节约水量,不会出现那种蓄水池不可避免的漏损水量情况发生;还能充分利用上游供水管网的水压;能够提高水泵使用寿命,减少维护费用;并能根据下游水管网的压力和实际用水量,精确地调整水泵的输出功率,实现节能减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模块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增压罐与深井水泵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1、2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供水管网的节能增压装置作更为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供水管网的节能增压装置,其包括增压罐10以及深井水泵20,所述增压罐10设置在上游供水管网与用户管网2之间,所述增压罐10具有密封的罐腔11,所述深井水泵20设置在所述增压罐10的罐腔11中,所述增压罐10的罐腔11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一传感器1,所述用户管网2中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二传感器3,所述第一传感器I以及第二传感器3均连接至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连接至变频器5,所述变频器5控制所述深井水泵20,其中,所述增压罐10的进水口 12连接至所述上游供水管网,所述深井水泵20的出水口 21连接至所述用户管网2,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传感器I以及第二传感器3所检测到的水位或压力信号输入所述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输出频率控制信号至所述变频器5,所述变频器5控制所述深井水泵20的输出功率,本技术通过第一传感器I以及第二传感器3的互相反馈提供控制依据给所述控制器4,从而得出最佳的实时频率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深井水泵20以最节能的方式输出功率。较佳实施例:所述增压罐10的进水口 12与所述上游供水管网之间设置有软接头6、止回阀7以及手动阀8。较佳实施例:所述深井水泵20包括泵体22以及电机23,所述泵体22的出水口 21连接至所述用户管网2,且所述泵体22的出水口 21与所述用户管网2之间设置有软接头6、止回阀7以及手动阀8。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传感器I附着在所述增压罐10的罐腔内壁上或安装在所述深井水泵20的电机23上,所述第一传感器I的电线与所述电机23的电线穿过所述增压罐10上预留的电线密封出口 13分别连接至所述控制器4与变频器5。较佳实施例:所述增压罐10的底部还设置有用于排除所述罐腔11内积存污水的排污阀14,所述增压罐1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排除所述罐腔11内空气的排气阀15,所述增压罐10上还设置有可供人肉眼观测所述罐腔11内压力的压力表16,所述增压罐10上还设置有预留的进水口 12b。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还可通过叠加至少两个供水管网的节能增压装置以构成一个供水增压系统,如:将两个以上的所述供水管网的节能增压装置并联,将各个供水管网的节能增压装置中的增压罐10的进水口 11并联的接入上游供水管网中,将各个所述增压罐10中的深井水泵20的出水口 21并联的接入所述用户管网2中,进而可以通过并联的多个供水管网的增压装置对上游供水管网中的水进行增压输出至所述用户管网2中,增大所述供水增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水压。综合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技术目的,且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技术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技术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 请的专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供水管网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罐,所述增压罐设置在上游供水管网与用户管网之间,其具有密封的罐腔,深井水泵,所述深井水泵设置在所述增压罐的罐腔中,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增压罐的罐腔中, 第二传感器,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用户管网中,控制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均连接至控制器,变频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控制所述深井水泵,其中,所述增压罐的进水口连接至所述上游供水管网,所述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水管网的增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罐,所述增压罐设置在上游供水管网与用户管网之间,其具有密封的罐腔,深井水泵,所述深井水泵设置在所述增压罐的罐腔中,第一传感器,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增压罐的罐腔中,第二传感器,至少一个用于检测水位或水压的第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用户管网中,控制器,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均连接至控制器,变频器,所述控制器连接至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控制所述深井水泵,其中,所述增压罐的进水口连接至所述上游供水管网,所述深井水泵的出水口连接至所述用户管网,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水位或压力信号输入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频率控制信号至所述变频器以控制所述深井水泵的输出功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兵邓辉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旗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