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强婧专利>正文

喷气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8399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9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气筘,包括上筘、下筘和筘梁,筘梁为长条形结构,上筘和下筘均设置于筘梁的同一侧,且上筘和下筘沿筘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上筘、下筘和筘梁共同围成气流槽。上筘的包围气流槽的侧部与筘梁的长度方向成77°—78°的外倾夹角,下筘的包围气流槽的侧部与筘梁的长度方向垂直,以使气流槽在通过喷气气流时,引导喷气气流同时产生向上的拖力,从而使纬纱能顺利通过气流槽,可以减少能源耗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喷气筘
技术介绍
喷气织机中,喷气筘由筘梁、上筘和下筘组成。筘梁为一长条形结构,上筘及下筘远离所述筘梁的一端均为圆弧形过渡,且上筘和下筘均与筘梁的一个侧部连接。上筘、下筘和筘梁共同围成气流槽,能引导气流、控制气流扩散。工作时,一排喷气筘组成筘板,纬纱借助喷气流的动力穿过喷气筘的气流槽飞行,从而顺利通过筘板。由于纬纱需要依靠喷气气流的推动飞过一整排气流槽,所以如果喷气气流过小则可能导致纬纱在飞行途中掉落;因此,现有工作过程中需要提供较大的喷气气流,耗费能源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喷气筘,使喷气气流在通过气流槽的同时产生向上的拖力,从而减小喷气气流的动力,节省喷气织机的耗费。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喷气筘,包括:上筘、下筘和筘梁,所述筘梁为长条形结构,所述上筘和所述下筘均设置于所述筘梁的同一侧,且所述上筘和所述下筘沿所述筘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上筘、所述下筘和所述筘梁共同围成气流槽;所述上筘的包围所述气流槽的侧部与所述筘梁的长度方向成77° — 78°的外倾夹角,所述下筘的包围所述气流槽的侧部与所述筘梁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上筘垂直于所述筘梁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4.48-4.52厘米,且所述上筘远离所述筘梁的一端为半径1.98-2.02厘米的圆弧形过渡;所述下筘垂直于所述筘梁长度方向的尺寸为8.98-9.02厘米,且所述下筘远离所述筘梁的一端为半径2.48-2.52厘米的圆弧形过渡。所述上筘平行于所述筘梁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20.48-20.52厘米,所述下筘平行于所述筘梁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19.98-20.02厘米。所述筘梁的长度为104—106厘米。所述上筘和所述下筘均位于所述筘梁的一侧的中部。所述上筘上用于围成所述气流槽的侧部与所述筘梁上和所述上筘连接的侧部之间为半径0.98—1.02厘米的圆弧形过渡。所述上筘的远离所述气流槽的侧部与所述筘梁上和所述上筘连接的侧部之间为半径19.98—20.02厘米的圆弧形过渡。所述下筘上用于围成所述气流槽的侧部与所述筘梁上和所述下筘连接的侧部之间为半径0.98—1.02厘米的圆弧形过渡。所述下筘的远离所述气流槽的侧部与所述筘梁上和所述下筘连接的侧部之间为半径19.98—20.02厘米的圆弧形过渡。所述筘梁的两端为圆弧形结构。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技术的这种喷气筘,通过将上筘的包围气流槽的侧部与喷气筘的轴向设置77° —78。的外倾夹角,以使气流槽在通过喷气气流时,引导喷气气流同时产生向上的拖力,从而使纬纱能顺利通过气流槽,可以减少能源耗费。1、上筘和下筘位于筘梁一侧的中部,从而使喷气筘的受力均匀。2、上筘和下筘远离筘梁的一端均为圆弧形过渡,可以避免刮伤纬纱。3、将上筘垂直于筘梁长度方向的尺寸以及上筘的圆弧半径减小,可以减小气流槽的截面积,从而使纬纱穿过气流槽所需的喷气动力减小,节省喷气织机的耗电量。4、将上筘平行于筘梁长度方向的尺寸以及下筘平行于筘梁长度方向的尺寸增加,可以增加喷气筘的中间受力面积,减小喷气筘所受的压强。5、上筘上用于围成气流槽的侧部与筘梁上和所述上筘连接的侧部之间以及下筘上用于围成气流槽的侧部与筘梁上和所述下筘连接的侧部之间均为圆弧形过渡,上筘的远离气流槽的侧部与筘梁上和上筘连接的侧部之间以及下筘的远离气流槽的侧部与筘梁上和下筘连接的侧部之间均为圆弧形过渡,以避免工作时喷气筘所受应力集中,损坏喷气筘。6、筘梁的两端为圆弧形结构,以避免安装时应力过于集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喷气筘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 一筘梁;2—气流槽;3—上筘;4一下筘。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喷气筘,如图1所示,包括:上筘3、下筘4和筘梁1,筘梁I为长条形结构,上筘3和下筘4均设置于筘梁I的同一侧,且上筘3和下筘4沿筘梁I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上筘3、下筘4和筘梁I共同围成气流槽2。工作时,纬纱需要借助喷气流的动力穿过一排喷气筘的气流槽2飞行。现有的喷气筘中,上筘3及下筘4包围气流槽2的侧部均与筘梁I的长度方向垂直,这样为了保证纬纱顺利通过一整排气流槽2,需要提供较大的喷气气流,耗费能源较多。本实施例中,上筘3的包围气流槽2的侧部与筘梁I的长度方向成78。的外倾夹角,下筘4的包围气流槽2的侧部与筘梁I的长度方向垂直,以使气流槽2在通过喷气气流时,引导喷气气流同时产生向上的拖力,从而使纬纱能顺利通过气流槽2,可以减少能源耗费。上筘3和下筘4可以位于筘梁I 一侧的偏左部、筘梁I 一侧的偏右部、筘梁I 一侧的中部,优选位于筘梁I 一侧的中部,从而使整个喷气筘的受力均匀。上筘3和下筘4远离筘梁I的一端可以为圆弧形过渡、斜角过渡等,优选圆弧形过渡,这样可以避免刮伤纬纱。现有的喷气筘中,上筘3垂直于筘梁I长度方向的尺寸为7厘米,且上筘3远离筘梁I的一端为半径2厘米的圆弧形过渡;下筘4垂直于筘梁I长度方向的尺寸为9厘米,且下筘4远离筘梁I的一端为半径2.5厘米的圆弧形过渡,导致气流槽2截面积过大,从而增加了纬纱经过气流槽2所需的喷气流动力。本实施例中,将上筘3垂直于筘梁I长度方向的尺寸减为4.5厘米,将上筘3远离筘梁I 一端的圆弧形过渡的半径减为2厘米,可以减小气流槽2的截面积,从而使纬纱穿过气流槽2所需的喷气动力减小,节省喷气织机的耗电量。现有的喷气筘中,上筘3平行于筘梁I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19.98—20.02厘米,下筘4平行于筘梁I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13.98-14.02厘米。上筘3平行于筘梁I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增加为20.48—20.52厘米,下筘4平行于筘梁I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可以增加为19.98— 20.02厘米。本实施例中,优选将上筘3平行于筘梁I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增加为20.5厘米,下筘4平行于筘梁I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增加为20厘米,这样可以增加喷气筘的中间受力面积,减小喷气筘所受的压强。现有的喷气筘中,筘梁的长度为113厘米,这样由喷气筘组成的筘板在沿垂直于筘梁I的长度且平行于筘梁I的宽度方向运动时,所受阻力会加大,从而增加喷气织机的动力损耗。筘梁的长度可以减小为104—106厘米,本实施例中,优选将筘梁的长度减小为105厘米,这样会减小喷气筘沿垂直于筘梁I的长度且平行于筘梁I的宽度方向运动时的阻力,进而减小喷气织机的动力损耗。上筘3上用于围成气流槽2的侧部与筘梁I上和上筘3连接的侧部之间通过半径为I厘米的圆弧形过渡,下筘4上用于围成气流槽2的侧部与筘梁I上和下筘4连接的侧部之间为半径I厘米的圆弧形过渡,上筘3的远离气流槽2的侧部与筘梁I上和上筘3连接的侧部之间为半径20厘米的圆弧形过渡,下筘4的远离气流槽2的侧部与筘梁I上和下筘4连接的侧部之间为半径20厘米的圆弧形过渡,以避免工作时喷气筘所受应力集中,损坏喷气筘。安装时,一整排喷气筘组成筘板,每个喷气筘的筘梁I的两端固定在筘板架上。筘梁I的两端可以为 圆锥形结构、圆弧形结构等,优选半径2厘米的圆弧形结构,以避免安装时筘梁I的两端应力过于集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气筘,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筘、下筘和筘梁,所述筘梁为长条形结构,所述上筘和所述下筘均设置于所述筘梁的同一侧,且所述上筘和所述下筘沿所述筘梁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上筘、所述下筘和所述筘梁共同围成气流槽;所述上筘的包围所述气流槽的侧部与所述筘梁的长度方向成77°—78°的外倾夹角,所述下筘的包围所述气流槽的侧部与所述筘梁的长度方向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婧
申请(专利权)人:强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