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银根专利>正文

改良结构的卡圈压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43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改良结构的卡圈压紧器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包括一个本体和一根压杆,在本体内固定着一根转轴,一个齿轮套接于转轴上,转轴上套接一个扳手,在齿轮的侧部设有一个与扳手相铰接的可变向棘爪,可变向棘爪的正面两端均有棘齿,棘齿可与齿轮的齿牙相接触,在可变向棘爪的后面设有一个包括一根弹簧且在弹簧作用下使可变向棘爪沿其中一端方向压于齿轮上的压紧机构。在本体上正对压块的位置上还设有一个塑料管扣合定位装置。本改良结构的卡圈压紧器不仅可以将卡圈箍住塑料管的连接端,而且还可以把塑料管紧配合接于接管上,因此实用性较强,操作比较简单,在使用时工人携带也很方便。(*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结构的卡圈压紧器
本技术属于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管连接的卡圈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塑料管现已广泛应用于自来水管路或者工业上使用的油、气管路中。在塑料管与管接头或者阀门连接时,一种较常用的连接方法是把塑料管紧配合套接于所连接的接管上,然后用卡圈或者卡套将其连接端箍住。通常,塑料管的内径略大于所连接的接管外径,因此就需要用撑管钳将塑料管的连接端撑大,使其顺利套上。同时,在塑料管紧配合套于接管后,由于塑料管被胀大,还需要用一个专用工具如卡圈压紧器使卡圈箍住塑料管。显然,在上述塑料管的连接过程中,需要用撑管钳和卡圈压紧器两种工具来操作。实际使用时,操作比较麻烦,且工具的携带也不方便。同时,有时由于阀门损坏或者管接头连接错误等原因需要将已连接的塑料管卸下时,还没有专用的工具。目前的方法要么是用力将塑料管拨出,操作十分费力;要么是将塑料管的连接端破坏,这可能会引起整根塑料管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塑料管连接操作中使用的工具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卡圈压紧器,使它具有多种功能,以实现塑料管连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操作,且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结构的卡圈压紧器,包括一个本体(1)和一根压杆(2),压杆(2)穿过本体(1),且可以在本体(1)中滑动,在本体(1)上固定着一个压块(3),在压杆(2)上也固定着一个压块(3),且这两个压块(3)处于正对的位置,在本体(1)内固定着一根转轴(4),一个齿轮(6)套接于转轴(4)上,在压杆(2)沿滑动方向的边沿设有与该齿轮(6)相啮合的直齿牙(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上套接一个扳手(5),在齿轮(6)的侧部设有一个与扳手(5)相铰接的可变向棘爪(7),可变向棘爪(7)的正面两端均有棘齿(71),棘齿(71)可与齿轮(6)的齿牙相接触,在可变向棘爪(7)的后面设有一个包括一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结构的卡圈压紧器,包括一个本体(1)和一根压杆(2),压杆(2)穿过本体(1),且可以在本体(1)中滑动,在本体(1)上固定着一个压块(3),在压杆(2)上也固定着一个压块(3),且这两个压块(3)处于正对的位置,在本体(1)内固定着一根转轴(4),一个齿轮(6)套接于转轴(4)上,在压杆(2)沿滑动方向的边沿设有与该齿轮(6)相啮合的直齿牙(2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4)上套接一个扳手(5),在齿轮(6)的侧部设有一个与扳手(5)相铰接的可变向棘爪(7),可变向棘爪(7)的正面两端均有棘齿(71),棘齿(71)可与齿轮(6)的齿牙相接触,在可变向棘爪(7)的后面设有一个包括一根弹簧(8)且在弹簧(8)作用下使可变向棘爪(7)沿其中一端方向压于齿轮(6)上的压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结构的卡圈压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紧机构还包括一个圆珠(9),在扳手(5)上有一个孔(51),弹簧(8)装于此孔(51)中,圆珠(9)位于孔口,可变向棘爪(7)的后面为一个尖角(72),圆珠(9)在弹簧(8)的作用下顶压于尖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银根
申请(专利权)人:张银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