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石磊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呼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3285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人工呼吸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呼吸装置无法有效隔离患者呼气时返回的气流,对救助者造成感染的问题。人工呼吸装置包括:呼吸端,包括第一呼吸端和第二呼吸端;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呼吸端和所述第二呼吸端的连通管,包括连通管本体和设置于所述连通管本体上的安装孔;用于进气和出气转换的气流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连通管本体内。本实用型新的人工呼吸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拆装方便,医务人员可随身携带,抢救病人时可以避免医务人员与病人口对口地接触,能有效的隔离被患者呼气时返回的气流,从而避免对救助者的感染,并且可以通过调节螺栓调节弹簧弹力的大小,从而给医务人员带来很多便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人工呼吸装置
技术介绍
心脏骤停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循环和呼吸的突然停止和意识丧失,如果较长时间停止呼吸,身体得不到氧气,人就会死亡,必须进行紧急抢救。心肺复苏就是针对这一急症所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其中的人工呼吸就是人为地帮助伤病者恢复或继续维持正常呼吸的一种方法.现场心肺复苏的措施,对于任何一名患者,都有较大的侵犯性,同时,在进行人工呼吸时,由于缺乏安全保障措施,救助者往往会不小心接触到患者的气流、血液、黏液以及细菌、病毒,交又感染到一些疾病。专利申请号为200420098160.6的中国专利(2006年2月22日授权公告)公开了一种人工呼吸器,由呼吸管、上接触口、下接触罩构成。在呼吸管的上端与上接触口相通并连为一体,上接触口下面的呼吸管外臂上连有下接触罩。该种人工呼吸器虽然用一根呼吸管将救助者和患者口对口连接起来,避免救助者跟患者口腔的直接接触,但却无法有效的隔离被患者呼气时返回气流对救助者的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人工呼吸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呼吸装置无法有效隔离患者呼气时返回的气流,从而对救助者造成感染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呼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端,包括第一呼吸端(1)和第二呼吸端(2);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呼吸端(1)和所述第二呼吸端(2)的连通管,包括连通管本体(3)和设置于所述连通管本体(3)上的安装孔(4);用于进气和出气转换的气流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连通管本体(3)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石磊赵连国
申请(专利权)人:李石磊赵连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