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虞文魁专利>正文

一种腹腔游离空腔脏器部分损伤临时性转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316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游离空腔脏器部分损伤临时性转流装置,包括引流管、固定套和在环形套索的作用下能够收拢成桶状或展开成片状的固定层,所述的引流管穿过设在固定层上的孔与固定层固定在一起,所述引流管末端的管壁为多孔结构,所述的固定套内设有与引流管相配合的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腹腔游离空腔脏器部分损伤临时性转流装置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可以在急救现场由有经验的急救人员进行暂时性空腔脏器转流,更可以再急诊手术或急诊手术中使用,通过转流引流,避免其他脏器的污染,防治腹腔感染,降低并发症从而挽救危重病人。(*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腹腔游离空腔脏器部分损伤临时性转流>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腹腔空腔脏器的损伤包括胃肠道、输尿管以及膀胱等,这些器官的损伤往往伴有粪便、尿液等大量脏器内容物污染周围脏器,致使已严重受损的周围脏器及远端脏器感染率急剧升高,继而MODS的发生率显著升高。既往的措施是通过临时空腔脏器夹闭或通过较为复杂的胃肠道造口与重建来达到保护目的,但其近期和远期的死亡率并未明显下降,甚至增加肠道创伤患者的死亡率。研究表明多发肠损伤救治时肠道夹闭优于传统吻合术,而肠道外引流术优于暂时夹闭和传统吻合术,能减轻肠粘膜屏障破坏和炎症反应,提高早期生存率。肠道外引流操作要求良好的外科技术和较高的条件,在急重症救治中仍过于繁琐,这在危重患者的现场救治及急诊手术中往往难以实现。而根据损伤控制的理念,对一些已经存在有凝血功能障碍、低体温的创伤患者而言,长时间的手术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因此,设计一种腹腔游离空腔脏器部分损伤临时性转流管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不仅可以在急救现场由有经验的急救人员进行暂时性空腔脏器转流,更可以再急诊手术或急诊手术中使用,通过转流引流,避免其他脏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游离空腔脏器部分损伤临时性转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固定套(5)和在环形套索(4)的作用下能够收拢成桶状或展开成片状的固定层(2),所述的引流管(1)穿过设在固定层(2)上的孔与固定层(2)固定在一起,所述引流管(1)末端的管壁为多孔结构,所述的固定套(5)内设有与引流管(1)相配合的通道(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文魁李宁石佳靓林志亮
申请(专利权)人:虞文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