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佳靓专利>正文

一种腹腔空腔脏器完全或大部分断裂临时转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1316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空腔脏器完全或大部分断裂临时转流装置,它包括折叠后用环状活结绳索(1)固定的内层硅胶管(2)和与内层硅胶管(2)相配合的外层硅胶管(3),所述内层硅胶管(2)的一端连通有引流管(4),所述环状活结绳索(1)的一端用于固定内层硅胶管(2),另一端穿过所述引流管(4)设在引流管(4)外。该临时转流装置:1.结构简单,携带与操作简便,医务人员仅需阅读说明书即可操作,无需培训;2.可制作不同型号的硅胶管,从而适应不同大小肠管完全或大部分断裂的临时转流;3.表面抑菌成分可以起到一定的抗感染作用;4.可以尽早开始造口近端肠断的肠内营养支持,保护肠粘膜,改善预后。(*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涉及一种腹腔空腔脏器临时转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腹腔空腔脏器完全或大部分断裂临时转流装置
技术介绍
在所有腹部创伤中,腹腔空腔脏器(如胃、小肠、结肠、膀胱等)损伤的发生率较高,由于其可导致严重感染和败血症等,大大增加了伤员死亡率。目前针对腹腔空腔脏器创伤现场救治的研究较少,在平时的临床中一般采用造口或切除吻合。根据损伤控制理论,现场通常推荐的方法为肠钳或血管钳临时关闭破口,也有采用丝线结扎残端等方法控制腹腔污染,为下一步确定性手术创造条件。然而,我们前期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对于肠管破裂伤而言,暂时性结扎残端、切除吻合、肠造口三种方式中:肠造口相对简单,而且对生理影响较小;暂时性结扎虽然简便,但可引起胃肠道完全性梗阻,加重病情;切除吻合虽效果确切,但耗时较长,对生理影响较大。所以,战地一线肠造口可能要比单纯结扎更为合适。然而,传统肠造口技术对于现场急救而言,仍属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当前的肠管破裂现场急救技术不能有效改善预后甚至加重病情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腹腔空腔脏器完全或大部分断裂临时转流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快速简便地将完全或大部分断裂的肠管引流到体外,而且能有效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腔空腔脏器完全或大部分断裂临时转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折叠后用环状活结绳索(1)固定的内层硅胶管(2)和与内层硅胶管(2)相配合的外层硅胶管(3),所述内层硅胶管(2)的一端连通有引流管(4),所述环状活结绳索(1)的一端用于固定内层硅胶管(2),另一端穿过所述引流管(4)设在引流管(4)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佳靓林志亮虞文魁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石佳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