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315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包括套筒、后部配合连接在套筒一端的胸穿针、一端从套筒的另一端插入并与套筒内壁配合的活塞杆、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推杆,其特征是:一单向阀设在所述胸穿针的后部,并与胸穿针为一整体;在所述套筒一端的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在所述活塞杆一端部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对应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控制排气、排液速度、测压、注药、自动负压引流,观察胸腔内压力改变的功能,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安全,一次性使用,能避免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
技术介绍
在治疗胸腔积液、气胸时,常用的临床处理方法有两种:一是闭式胸腔引流,是处理气胸最常用的有效方法,但需要在胸部手术切口、插管引流,医护操作复杂,病员痛苦难忍;二是胸腔穿刺引流,一般用于抽取胸腔积液(气),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目的。采用胸穿针为16 — 20号医用针头,在针头的尾端连接有橡胶管,有的在橡胶管上设有三通阀。如CN2710684Y公告的名称为“自动负压引流胸穿针”技术专利,其有一针头,针头后部连接有三通阀;三通阀的一端通过塑料管连接有软木塞、另一端通过软管和软管控制开关与负压引流器连接。该自动负压引流胸穿针能够进行自动抽液,达到预定抽液量后,可自行停止,但结构较复杂,操作不太方便。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其具有控制排气、排液速度、测压、注药、自动负压引流,观察胸腔内压力改变的功能,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安全,一次性使用,能避免交叉感染。本技术所述的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包括套筒、后部配合连接在套筒一端的胸穿针、一端从套筒的另一端插入并与套筒内壁配合的活塞杆、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推杆,其特征是:一单向阀设在所述胸穿针的后部,并与胸穿针为一整体;设置单向阀的作用是便于注药、测压、动态观察胸腔内压力的改变,取出注射器后通过关闭单向阀,可以防止胸腔积液外溢。在所述套筒一端的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在所述活塞杆一端部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对应配合。套筒内壁的内螺纹与活塞杆的外螺纹配合连接,以使形成的负压稳定。进一步,设在所述套筒一端内壁的一段内螺纹的长度为4 - 6厘米,设在所述活塞杆一端部的一段外螺纹的长度与内螺纹的长度相一致。调节活塞杆上的外螺纹与套筒内壁上的内螺纹的配合连接长度,能够控制排气、排液的速度。本技术的胸穿针、套筒、活塞杆及推杆构成一负压注射器。胸穿针刺入体内时,通过调节活塞杆和套筒配合的螺纹长度,即可造成负压,当胸穿针进入胸腔后,胸腔内的积液(气)在负压作用下自动流出,从而提高了穿刺成功率。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胸穿针的后部设置了单向阀,所以便于注药、控制排液(气)、防止胸腔积液外溢、动态观察胸腔内压力的改变;由于在套筒一端的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在活塞杆一端部设有一段外螺纹,调节活塞杆上的外螺纹与套筒内壁上的内螺纹的配合连接长度,能够控制负压,调控排气、排液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套筒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活塞杆及推杆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包括套筒2、后部配合连接在套筒一端的胸穿针1、一端从套筒的另一端插入并与套筒内壁配合的活塞杆3、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推杆4,其创新点是:一单向阀5设在所述胸穿针I的后部,并与胸穿针为一整体;设置单向阀的作用是便于注药、动态观察胸腔内压力的改变、控制排液(气)和防止胸腔积液外溢。在所述套筒2—端的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6,在所述活塞杆3—端部设有一段外螺纹7,所述外螺纹7与所述内螺纹6对应配合,以使形成的负压稳定,提高穿刺成功率。进一步,设在所述套筒2 —端内壁的一段内螺纹6的长度为5厘米,设在所述活塞杆3 —端部的一段外螺纹7的长度与内螺纹6的长度相一致。调节活塞杆上的外螺纹与套筒内壁上的内螺纹的配合连接长度,能够控制排气、排液的速度。实施例二 :设在所述套筒2 —端内壁的一段内螺纹6的长度为4厘米,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设在所述套筒2 —端内壁的一段内螺纹6的长度为6厘米,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权利要求1.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包括套筒(2)、后部配合连接在套筒一端的胸穿针(I)、一端从套筒的另一端插入并与套筒内壁配合的活塞杆(3)、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推杆(4),其特征是: 一单向阀(5)设在所述胸穿针(I)的后部,并与胸穿针为一整体;在所述套筒(2)—端的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6),在所述活塞杆(3) —端部设有一段外螺纹(7),所述外螺纹(7)与所述内螺纹(6)对应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其特征是:设在所述套筒(2)—端内壁的一段内螺纹(6)的长度为4 一 6厘米,设在所述活塞杆(3)—端部的一段外螺纹(7)的长度与内螺纹(6)的长度相 一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包括套筒、后部配合连接在套筒一端的胸穿针、一端从套筒的另一端插入并与套筒内壁配合的活塞杆、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推杆,其特征是一单向阀设在所述胸穿针的后部,并与胸穿针为一整体;在所述套筒一端的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在所述活塞杆一端部设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对应配合。本技术具有控制排气、排液速度、测压、注药、自动负压引流,观察胸腔内压力改变的功能,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操作安全,一次性使用,能避免交叉感染。文档编号A61M1/04GK203107782SQ20132000651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符刚, 陈洁平, 张勇, 杨再林, 秦大兵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多功能胸穿引流器,包括套筒(2)、后部配合连接在套筒一端的胸穿针(1)、一端从套筒的另一端插入并与套筒内壁配合的活塞杆(3)、与活塞杆另一端连接的推杆(4),其特征是:一单向阀(5)设在所述胸穿针(1)的后部,并与胸穿针为一整体;在所述套筒(2)一端的内壁设有一段内螺纹(6),在所述活塞杆(3)一端部设有一段外螺纹(7),所述外螺纹(7)与所述内螺纹(6)对应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刚陈洁平张勇杨再林秦大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