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皇甫鹤基专利>正文

液压拔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122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压拔取器,由手动操作机构、液压传动机构及抓钩组件等组成,其可比螺旋拔取工具获得更大的拆卸力,工作省力,无摩擦损耗,不损坏工件,有更大的优越性,适用性强,应用广泛。(*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压拔取器本技术公开一种液压拔取器,专供在机械维修中拆下轴承、齿轮、轴套件等零部件时使用,属卸下靠压配合连接零件用的手工工具技术的改进。以往在机械维修工作中,为了拆卸在轴上安装的皮带轮等零件时,经常使用的是用螺旋传动的一种拆卸工具,靠用手转动前端顶压在轴端面上的螺杆,让螺母相对螺杆后移,带动皮带轮从轴上拆下的工具进行拆卸,这种工具使用中螺纹付中会有较大的磨擦力矩损失,同时,螺杆头部与轴端面上同样有较大的磨擦损耗,这种情况当在拆卸较大零件时有时不得不用二人同时转动螺杆,不小心就会损坏轴件,操作费力,磨损严重,使用情况不能令人满意。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便、工作省力、无磨擦损耗、不损坏工件,对较大型零件也可由1人轻易拆下的液压拔取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拔取器由手动操动机构、液压传动装置等组成,其特征是:在液压传动装置中具有一端可伸出活塞杆的液压缸筒的外侧体上还同轴固装有一抓勾组件。本技术液压拔取器,使用起来有如下优点:1.由于其将液压传动装置技术用于人力拆卸工具中,可比螺纹工具拔取力提高几十倍,乃至近百倍,可大大提高其使用效率,也扩大了其使用范围,使由1人也可轻易的拆下较大零件;2.液压技术的采用,使本技术液压拔取器在使用中没有了螺纹付中的力矩损失,也没有了同工件之间的磨擦损耗,使拆卸工作省力,不损坏零件。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由实施例给出。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液压拔取器结构示意图。图2K部阀体组件放大图。图3本技术液压拔取器拆下齿轮工作状态示意图。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结构技术特征。实施例:一种液压拨取器-->本实施例一种液压拔取器是本技术液压拔取器的实施方案之一,其由手动操动机构、液压传动装置等组成,其特征是:在液压传动装置中具有一端可伸出活塞杆(9)的液压缸筒(1)的外侧体上还同轴固装有一抓勾组件;上述手动操动机构由手柄(22)。手柄前端设置的二个铰接点,其中之一用销轴与油泵柱塞(26)的伸出端相铰接;另一端稍前间隔设置的铰接点通过一悬臂(23)串接与一由螺母(21)紧固在油泵体(25)上的套筒件(20)相铰接组成一四杆机构;该四杆机构的增力作用可能使柱塞产生近十倍于人手操作力的压力;上述的液压传动装置由缸筒(1)、缸筒封关螺母(2)、密封圈(3)、活塞(9)穿插其间;活塞(9)前端封堵(4),封堵(4)内前端同轴设置的顶尖(5)、顶尖顶压弹簧(6),经螺纹连接固装到封堵(4)后端的内六角弹簧座(7)、穿套在螺母(2)与活塞杆(9)之间的回位弹簧(10)、活塞密封圈(12)、与缸筒(1)相插装的油泵座体(17)、贮油胶囊(16)的上、下两端分别用密封拉簧(15)紧固到缸筒(1)和泵座体(17)端部环槽内,泵座体螺母(19)与缸筒(1)之间通过圆柱台阶相穿插将胶囊保护外套(18)压紧其间;油原体(25)经螺纹连接将阀体组件(K)压紧到原座体(17)底腔内,油泵体(25)与柱塞(26)用胶圈(24、27)密封,阀体组件(K)由阀体(32)、油道(35、37)、油道球堵(33、36)组成;为了已安装进的两球堵不再跑出阀体组件,在工艺上还要用冲压工具将流道止口处压出尖角(38)以阻挡球堵随液压油滑出油道;胶囊(16)进油口用内六角丝堵(29)封闭,松开回油阀(13)放开球堵(14)可打开回油通道;上述抓勾组件(K)由一与缸筒(1)同轴套装的套筒件(11)、用T型螺纹螺母(10)紧固其上、沿套筒件(11)环周经对称设置的三个悬臂(30)相串联,分别与三个抓勾本体(31)相铰接。本技术液压拔取器上的抓勾本体还可采用沿环周对称设置二个或四个等实施方案。原座体(17)与缸筒(1)经压配合插装后还可用焊接固定以利牢固。附图3给出了本技术液压拔取器拔取齿轮零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使用前先应打开丝堵(29)往胶囊串注满夜压油然后封闭,然后调整工具使抓勾本体勾住齿轮(39)零件下端面,再令活塞(9)伸出端的前端面的顶尖顶住轴端上的中心孔上,若如果轴上无中心孔,则顶尖(5)会园受压而缩入封堵(4)内而成面接触,这时就可往复上、下拉动手柄使油泵柱塞上、下往复移动,当柱塞上行到上止点时,油泵体内腔压力降低,胶囊中的液压油经阀体(32)上的外圆柱面上的环槽(34)通过与环槽(34)对应位置处的泵座体上的孔经流道(35)流入泵体内腔,球堵(33)在油-->压作用下打开流道(35),当柱塞随手柄向下移动时,泵体腔内的液压油在柱塞作用下下移推动球堵(33)封住油道(35),而球堵(36)打开油道(37)流出阀体,经泵座体内的流道(28)进入缸筒(1)内腔压迫活塞(9)下移,同时回位弹簧(8)亦随同活塞下移而被压缩,这时下移的活塞(9)不断向外伸出紧紧顶在齿轮(39)轴的端面上,随着活塞(9)的不断伸出,齿轮件也就被一点点从轴上拉出来完成了拆卸工作。之后打开回油阀(13)放开球堵(14),缸筒内的液压油在回位弹簧(8)的作用下顶回活塞带动液压油流回贮油胶囊内,紧固回油阀(13)后即可进行下一次的拆卸工作了。本实施例经操动手柄四杆增力机构和液压传动装置的二级增压,可获得近百倍于手柄操作力的拆卸力,本实施例柱塞直径φ22mm,活塞最大伸出量180mm,可拆零件直径φ150mm,可实现5顿的拆钾力,1人操作即可轻松的拆下以往要二人才能完成的拆卸工作。本实施例操作简单、省力,采用液压传动无磨擦损耗,不损坏工件,使用情况十分令人满意。凡于本技术具同一构思的实施方案都属本技术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拔取器,由手动操动机构、液压传动装置等组成,其特征是:在液压传动装置中具有一端可伸出活塞杆的液压缸筒的外侧体上还同轴固装有一抓勾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液压拔取器,由手动操动机构、液压传动装置等组成,其特征是:在液压传动装置中具有一端可伸出活塞杆的液压缸筒的外侧体上还同轴固装有一抓勾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拔取器,其特征是:上述手动操动机构由手柄(22),手柄前端设置的二个铰接点,其中之一用销轴与油泵柱塞(26)的伸出端相铰接;另一端稍前间隔设置的铰接点通过一悬臂(23)串接与一由螺母(21)紧固在油泵体(25)上的套筒件(20)相铰接组成一四杆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拔取器,其特征是:上述的液压传动装置由缸筒(1)、缸筒封头螺母(2)、密封圈(3)、活塞(9)穿插其间;活塞(9)前端封堵(4),封堵(4)内前端同轴设置的顶尖(5)、顶尖顶压弹簧(6),经螺纹连接固装到封堵(4)后端的内六角弹簧座(7)、穿套在螺母(2)与活塞杆(9)之间的回位弹簧(10)、活塞密封圈(12)、与缸筒(1)相插装的油泵座体(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皇甫鹤基
申请(专利权)人:皇甫鹤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