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转换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8449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8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电转换模块,包括至少一光电转换元件、至少一第一焊带、第二焊带与至少二封装体。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具多个指状电极的太阳能基板。第一焊带位于太阳能基板上,并与指状电极交错。第一焊带具有第一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凸出于太阳能基板。第二焊带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交错并重叠,使得一部分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上方,另一部分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下方。封装体分别位于光电转换元件、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的上方与下方,藉此固定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的相对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电装换模块可节省焊接的时间与人力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电转换模块
技术介绍
太阳能电池(solar cell)可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其中光能又以太阳光为主要来源。由于太阳能电池在转换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因此可以实现绿色能源的环境。近年来,随着太阳能科技的进歩与发展,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已大幅下滑,使太阳能电池在消费市场上更受欢迎。举例来说,太阳能电池已广泛地应用于住宅的屋顶与大楼的外墙,以及各种电子产品中。公知太阳能电池的迎光面上设置有多个指状电极、连接焊带(tabbing ribbon)与总线焊带(bussing ribbon)。其中,连接焊带电性连接指状电极,且连接焊带与太阳能电池之间、连接焊带与总线焊带之间均以焊接的方式连接,以确保电流传输。当太阳能电池被光线(例如太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流会先由指状电极汇集至连接焊带,然后再藉由总线焊带输出至外部的用电装置或储电装置。目前,连接焊带可藉由机器自动化焊接于太阳能电池上,连接焊带与总线焊带之间的连接则需通过人工方式手动焊接。然而,手动焊接相较自动化焊接需花费较多的焊接时间与较高的人力的成本,使得制造成本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态样为一种光电转换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光电转换模块包括至少一光电转换元件、至少一第一焊带、一第二焊带与至少二封装体。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具多个指状电极的太阳能基板。第一焊带位于太阳能基板上·,并与指状电极交错。第一焊带具有第一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凸出于太阳能基板。第二焊带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交错并重叠,使得一部分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上方,另一部分第一连接部位于第二连接部下方。封装体分别位于光电转换元件、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的上方与下方,藉此固定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的相对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重叠处具有切口。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透光保护元件。透光保护元件覆盖于光电转换元件上方的封装体上,且面对指状电极。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背板。光电转换兀件下方的封装体位于背板与透光保护元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焊带的厚度介于0.1mm至0.2mm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焊带的厚度介于0.25mm至0.35mm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态样为一种光电转换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光电转换模块包括至少一光电转换元件、至少一第一焊带、第二焊带与至少二封装体。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具多个指状电极的太阳能基板。第一焊带位于太阳能基板上,并与指状电极交错。第一焊带具有第一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凸出于太阳能基板。第二焊带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具有穿孔,且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交错并重叠使得至少一部分第一连接部位于穿孔中。封装体分别位于光电转换元件、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的上方与下方,藉此固定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的相对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透光保护元件。透光保护元件覆盖于光电转换元件上方的封装体上,且面对指状电极。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背板。光电转换兀件下方的封装体位于背板与透光保护元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焊带的厚度介于0.1mm至0.2mm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焊带的厚度介于0.25mm至0.35mm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态样为一种光电转换模块。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一种光电转换模块包括至少一光电转换元件、至少一第一焊带、第二焊带与至少二 封装体。光电转换元件包括具多个指状电极的太阳能基板。第一焊带位于太阳能基板上,并与指状电极交错。第一焊带具有第一连接部,且第一连接部凸出于太阳能基板。第二焊带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弯折而重叠于第二连接部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封装体分别位于光电转换元件、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的上方与下方,藉此固定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的相对位置。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连接部具有凹部。凹部抵靠于第一连接部的弯折处,可用来限位第一连接部。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透光保护元件。透光保护元件覆盖于光电转换元件上方的封装体上,且面对指状电极。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光电转换模块还包括背板。光电转换兀件下方的封装体位于背板与透光保护元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焊带的厚度介于0.1mm至0.2mm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焊带的厚度介于0.25mm至0.35mm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焊带的第一连接部凸出于太阳能基板,且第二焊带的第二连接部以卡合的方式连接第一焊带的第一连接部,因此当压合封装体与太阳能基板时,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的相对位置可被封装体固定。如此一来,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之间可省略焊接的工艺,且日后若发生光电转换元件与封装体分离现象仍可确保电流传输。也就是说,光电转换模块可节省焊接的时间与人力的成本。此外,封装体压合太阳能基板的工艺为制作公知光电转换模块时的必要工艺,本专利技术的光电转换模块可直接采用,不会增加封装工艺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电转换模块的立体图;图2为绘示图1的光电转换模块的分解图;图3为绘示图1沿线段3-3的剖面图;图4为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卡合前的俯视图5为绘示图4的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卡合后的俯视图;图6为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卡合前的俯视图;图7为绘示图6的第一焊带与插入第二焊带的缝隙后的俯视图;图8为绘示图7的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卡合后的俯视图;图9为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卡合前的俯视图;图10为绘示图9的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卡合后的俯视图;图11为绘示图10沿线段11-11的剖面图;图12为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带与第二焊带卡合后的俯视图;图13为绘示图12沿线段13-13的剖面图;图14为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电转换模块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上述附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 下:100:光电转换模块 110:光电转换元件112:太阳能基板114:指状电极116:第一焊带117:第一连接部118:第二焊带119:第二连接部121:缝隙122:切口123:穿孔124:凸点125:缺口126:顶壁127:底板128:侧墙130a:封装体130b:封装体132:凹部134:容置空间140:透光保护元件 150:背板3-3:线段11-11:线段13-13:线段Dl:方向D2:方向D3:方向D4:方向H:距离S1:步骤S2:步骤S3:步骤S4:步骤S5: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示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公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图1为绘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光电转换模块100的立体图。图2为绘示图1的光电转换模块100的分解图。同时参阅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转换模块,包括:至少一光电转换元件,包括:一太阳能基板,具有多个指状电极;至少一第一焊带,位于该太阳能基板上,并与所述多个指状电极交错,其中该第一焊带具有一第一连接部,且该第一连接部凸出于该太阳能基板;一第二焊带,具有至少一第二连接部,其中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二连接部交错并重叠,使得一部分该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第二连接部上方,另一部分该第一连接部位于该第二连接部下方;以及至少二封装体,分别位于该光电转换元件、该第一焊带与该第二焊带的上方与下方,藉此固定该第一焊带与该第二焊带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志曾煌棊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