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900399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调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动离合装置,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有效避免调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滑块卡死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离合装置包括副轴、铜套、齿轮装置、隔套、轴承、端盖、轴承座、滑块装置和滑键,所述的齿轮装置包括齿轮、滑轮轮轴和导向滑轮,齿轮在靠近滑块装置的一侧设有螺旋齿M,螺旋齿M的两端设有滑轮槽,所述的滑轮槽安装导向滑轮,所述滑块装置包括滑块、滑轮轮轴和导向滑轮,滑块与齿轮的螺旋齿M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旋齿N,螺旋齿N的两端设有滑轮槽,所述的滑轮槽内安装有导向滑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调车绞车副轴上的自动离合装置。
技术介绍
:调车绞车适用于煤矿、选煤厂、电厂、水泥厂等铁路列车运输场所装卸货物时调度列车,亦可用来拖运重物。而调车绞车副轴上的自动离合装置,是用于实现调度绞车正、反转情况下离合的装置,通过该装置就能达到调度绞车卷筒上的钢丝绳收放自如的目的。申请号为201 210529075专利提出了一种调车绞车,其中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包括螺旋槽、滑块、滑环、螺旋齿A、B和另一摩擦装置,当副轴正转,滑块带动滑环移动到螺旋槽靠近齿轮A一侧的端部,螺旋齿A与螺旋齿B接合;当副轴反转,滑块带动滑环移动到螺旋槽远离齿轮A 一侧的端部,螺旋齿A与螺旋齿B分离。但是,由于齿轮A在副轴反转工作过程位置不能确定,极易导致螺旋齿A与螺旋齿B在副轴正转即将接合过程中发生顶尖现象,使滑环卡死,无法正常推动齿轮A转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用于调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有效实现滑块和齿轮的自动离合,亦能有效解决调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顶尖卡死等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调车绞车副轴上的自动离合装置中滑块卡死现象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调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由副轴、铜套、齿轮装置、隔套、轴承、端盖、轴承座、滑块装置和滑键组成。其中:副轴上设有一段螺旋槽位于齿轮装置的一侧,所述的副轴上间隙配合有铜套,齿轮装置和铜套过盈配合;铜套一端连接副轴的轴肩,另一端连接隔套的一端,隔套的另一端连接轴承的一端,轴承的另一端和端盖连接;隔套和轴承空套在副轴上,端盖通过毡圈和副轴过盈配合;轴承座的内圆周面通过毡圈和隔套过盈配合安装,所述轴承座的端面通过螺栓和端盖的端面连接;滑块装置的内部设有轴向槽,所述的滑键通过螺钉安装在滑块装置的轴向槽内,滑键空套在副轴的螺旋槽内,滑键的两端面和副轴的螺旋槽接触。所述的齿轮装置包括齿轮、轮轴和导向轮,齿轮在靠近滑块装置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螺旋齿M,螺旋齿M的两端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的轮轴安装在矩形槽的圆形通孔内,导向轮空套在轮轴上。所述滑块装置包括滑块、轮轴和导向轮,滑块与齿轮的螺旋齿M相应的端面上设有螺旋齿N,螺旋齿N的两端设有矩形槽,矩形槽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的轮轴安装在矩形槽的圆形通孔内,导向轮空套在轮轴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能实现滑块和齿轮的离合自如,避免顶尖现象的发生,有效解决调车绞车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齿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副轴;2.螺旋槽;3.滑块装置;4.齿轮装置;5.隔套;6.轴承座;7.螺栓;8.滑键;9.螺钉;10.铜套;11.毡圈;12.轴承;13.端盖;14.齿轮;15.滑轮轮轴;16.螺旋齿M ; 17.导向滑轮;18.滑轮槽;19.滑块;20.螺旋齿N。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调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由副轴1、铜套10、齿轮装置4、隔套5、轴承12、端盖13、轴承座6、滑块装置3和滑键8组成。其中:副轴I上设有一段螺旋槽2位于靠近齿轮装置4的一侧,所述的副轴I上间隙配合有铜套10,齿轮装置4和铜套10过盈配合;铜套10 —端连接副轴I的轴肩,另一端连接隔套5的一端,隔套5的另一端连接轴承12的一端,轴承12的另一端和端盖13连接;隔套5和轴承12空套在副轴I上,端盖13通过租圈11和副轴I过盈配合;轴承座6的内圆周面通过租圈11和隔套5过盈配合安装,所述轴承座6的端面通过螺栓7和端盖13的端面连接;滑块装置3的内部设有轴向槽,所述的滑键8通过螺钉9安装在滑块装置3的轴向槽内,滑键8嵌套在副轴I的螺旋槽内,滑键8的两侧面和副轴I的螺旋槽2接触。 如图2所示,所述的齿轮装置4包括齿轮14、滑轮轮轴15和导向滑轮17,齿轮14在靠近滑块装置3 —侧的端面上设有螺旋齿M16,螺旋齿M16的两端设有滑轮槽18,滑轮槽18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的滑轮轮轴15安装在滑轮槽18的通孔内,导向滑轮17空套在滑轮轮轴15上。如图3所示,所述滑块装置3包括滑块19、滑轮轮轴15和导向滑轮17,在滑块19与齿轮14的螺旋齿M16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旋齿N20,螺旋齿N20的两端设有滑轮槽18,滑轮槽18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的滑轮轮轴15安装在滑轮槽18的圆形通孔内,导向滑轮17空套在滑轮轮轴15上。本专利技术的调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当副轴I正转时,由于滑键8套在副轴I的螺旋槽2内,滑键8的两侧面和螺旋槽2侧面接触产生摩擦力,故滑键8在此摩擦力的作用下运动,而滑块装置3的内部开有轴向槽,所述滑键8通过螺钉9安装在滑块装置3的轴向槽内,使得滑键8带动滑块19沿螺旋槽2作螺旋旋转运动。螺旋齿M16上的滑轮槽18内安装有导向滑轮17,螺旋齿N20上的滑轮槽18安装有导向滑轮17。当滑块装置3的导向滑轮17和齿轮装置4的导向滑轮17相接触时,由于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力带动这一对导向滑轮17相互转动,从而避免了滑块卡死现象的发生。从而,滑块19继续旋转移动,旋转半周后,滑块19的螺旋齿N20和齿轮14的螺旋齿M16结合到一起的位置,滑块19无法继续移动,随副轴I同步转动,实现齿轮14跟随副轴I的结合并一起转动,带动钢丝绳卷筒转动,收回钢丝绳并牵引负载。当副轴I反转时,滑块19沿螺旋槽2反向运动,齿轮14的螺旋齿M16和滑块19的螺旋齿N20脱离结合,齿轮14与副轴I脱离结合而停止转动,致使钢丝绳卷筒处于自由状态,可由外力外放钢丝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调车绞车副轴上的自动离合装置,包括副轴、铜套、齿轮装置、隔套、轴承、端盖、轴承座、滑块装置和滑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上设有一段螺旋槽位于齿轮装置的一侦牝副轴上间隙配合有铜套,齿轮装置和铜套过盈配合;所述铜套一端连接副轴的轴肩,另一端连接隔套的一端,隔套的另一端连接轴承的一端,轴承的另一端和端盖连接;所述隔套和轴承空套在副轴上,端盖通过毡圈和副轴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座的内圆周面通过毡圈和隔套过盈配合安装,轴承座的端面通过螺栓和端盖的端面连接;所述滑块装置的内部设有轴向槽,所述的滑键通过螺钉安装在滑块装置的轴向槽内,滑键空套在副轴的螺旋槽内,滑键的两侧面和副轴的螺旋槽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装置包括齿轮、滑轮轮轴和导向滑轮,齿轮在靠近滑块装置的一侧上设有螺旋齿M,螺旋齿M的两端设有滑轮槽,滑轮槽上设有圆形通孔,所述的滑轮轮轴安装在滑轮槽的圆形通孔内, 导向滑轮空套在滑轮轮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车绞车副轴上自动离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装置包括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车绞车副轴上的自动离合装置,包括副轴、铜套、齿轮装置、隔套、轴承、端盖、轴承座、滑块装置和滑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轴上设有一段螺旋槽位于齿轮装置的一侧,副轴上间隙配合有铜套,齿轮装置和铜套过盈配合;所述铜套一端连接副轴的轴肩,另一端连接隔套的一端,隔套的另一端连接轴承的一端,轴承的另一端和端盖连接;所述隔套和轴承空套在副轴上,端盖通过毡圈和副轴过盈配合;所述轴承座的内圆周面通过毡圈和隔套过盈配合安装,轴承座的端面通过螺栓和端盖的端面连接;所述滑块装置的内部设有轴向槽,所述的滑键通过螺钉安装在滑块装置的轴向槽内,滑键空套在副轴的螺旋槽内,滑键的两侧面和副轴的螺旋槽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开松陶永芹陈凯马齐江唐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