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智庆专利>正文

改良结构的棘轮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28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结构的棘轮扳手,其是由扳手本体(10)和棘轮结构(20)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本体(10)至少有一端设有套转部(11),套转部(11)中间形成有一容置孔(12),容置孔(12)底面设有一凸起肩部(13),并在套转部(11)与握柄部(14)接缘处横向穿设有一连通容置空间(15),所说的棘轮结构(20)是由棘动件(21)、C型扣(27)及制动块(30)组成,棘动件(21)是由位于上部的转动盘(22)和位于下部的棘轮(23)组成的一个整体构成,棘动件(21)的转动盘(22)周缘为斜纹状的转动部(25),在转动盘(22)和棘轮(23)之间环设有一卡槽(24),棘轮(23)的下缘凹设有一套卡部(26),C型扣(27)套固在套卡部(26)上,制动块(30)前后两端的默认处形成有一对应棘轮(23)的棘齿部(31),制动块(30)置于套转部(11)的连通容置空间(15)中,棘动件(21)置于套转部(11)的容置孔(12)内,套固在棘轮(23)的套卡部(26)上的C型扣(27)卡固在套转部(11)底缘肩部(13)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结构的棘轮扳手
本技术涉及一种常用机械工具领域的扳手,特别是涉及一种棘轮扳手。其是利用将分离的转动盘和棘轮改良为一整体结构即棘动件,以便提高棘轮扳手整体强度,又利用在棘动件上设置卡槽并套装两个磁性块以增加工作时的弹性空间,再利用在卡槽上穿设斜度孔并置入钢珠及弹性体,以保证旋出的螺帽不会脱落,而成为一种相当具有实用性及进步性的新设计,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介绍
当前现有常见的棘轮扳手,其主要可分为以下两种:其一是机械行业公知的常用扳手,其在拆卸螺帽时,常会因螺帽松至一定程度后,扳手内的棘轮与掣动块间无法有效啮合,使得螺帽无法完全松脱,故需用手将螺帽旋松拆出。但有时因螺帽沾有油渍,而让使用者手部沾满油渍,造成工作上的不便。或由于一些特殊因素造成螺帽异常高温,若冒然用手旋出则会烫伤手。因此在使用时,利用此种结构,显得相当不具有实用性。因此,为改善上述之缺点,业界便又设置了另一种棘轮扳手结构,请参阅图18所示,是上述结构的外观立体图。其结构主要利用套设在棘轮上的一整块磁性块将螺帽吸附,并完全取出。其结构是转动盘与棘轮是分离的,磁性块套设在棘轮上,转动盘置于棘轮的凸部上,它们共同置于扳手本体的套转部,C型扣卡固在套转部底部。当螺帽拆松至棘轮与掣动块无法啮合时,用大姆指来旋动转动盘将螺帽完全旋松取出,再利用磁性块将螺帽吸附,并完全取出。然而,这种结构解决了使用者不用手就能完全松脱螺帽的问题,避免了使用者手沾油渍的尴尬和烫手的危险。然而此种结构却又造成其它在使用上的缺陷。上述的棘轮扳手,虽可提供使用者一具有操作方便的棘轮扳手,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结构中还存在有若干缺点,造成该棘轮扳手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其缺点可归纳如下:1、首先,此种常用棘轮扳手结构,是将一略小于棘轮凸部转动盘紧配合在棘轮凸部上,故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有松脱情况发生;2、此种常用棘轮扳手结构,是将转动盘紧配合在棘轮凸部上,故整-->体结构强度不足,亦会间接造成旋转扭力降低;3、此种常用棘轮扳手结构,是将一磁性块放置在棘轮凸部上,故将一略小于棘轮凸部的转动盘紧配合于棘轮凸部上时,因紧配合所施加的外力,容易造成磁性块的龟裂或断裂,从而造成材料成本支出的提高;4、此种常用棘轮扳手结构,其中磁性块因不具伸缩性,故在组装过程中,会很耗时;5、此种常用结构,由于套设在棘轮上的磁性块,为一完整体积块,故在拧紧螺帽时,无法提供较佳的弹性空间。上述为一般现有常用棘轮扳手的结构,但由于此种结构不仅会容易造成使用组装费时、强度低、寿命短、耗材,而且也存在会造成使用效果差的顾虑等相当大的麻烦,因此整体来讲,其可说是相当不具有实用性。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棘轮扳手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现有的棘轮扳手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的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棘轮扳手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棘轮扳手,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用的棘轮扳手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棘轮扳手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改良的棘轮扳手,使其具有高的结构强度和较佳的弹性空间,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棘轮扳手,使其更具有实用性,并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在总体上具有增进的功效,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棘轮扳手,使其易组装、易操作,螺帽不易脱落。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改良的棘轮扳手,其是由扳手本体和棘轮结构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本体至少有一端设有套转部,套转部中间形成有一容置孔,容置孔底面设有一凸起肩部,并在套转部与握柄部接缘处横向穿设有一连通容置空间,所说的棘轮结构是由棘动件、C型扣及制-->动块组成,棘动件是由位于上部的转动盘和位于下部的棘轮组成的一个整体构成,棘动件的转动盘周缘为斜纹状的转动部,在转动盘和棘轮之间环设有一卡槽,棘轮的下缘凹设有一套卡部,C型扣套固在套卡部上,制动块前后两端的默认处形成有一对应棘轮的棘齿部,制动块置于套转部的连通容置空间中,棘动件置于套转部的容置孔内,套固在棘轮的套卡部上的C型扣卡固在套转部底缘肩部上。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良结构的棘轮扳手,其中所述的棘动件所设的卡槽上套装有两个磁性块。前述的改良结构的棘轮扳手,其中所述的卡槽可穿设一个或一个以上斜度孔,且在相对应的一个或一个以上斜度孔中分别能容置一个钢珠及一个弹性体。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及其效果。在使用时完全没有现有的常用棘轮扳手所存在的缺陷,而且可以使得本技术结构更加稳固及多变化,因此可达到相当的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兹将本技术的优点具体说明如下:1、本技术改良的棘轮扳手,其结构简单,从而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本技术改良的棘轮扳手,因为其仅是对于常用棘轮扳手做些微的结构改变,即将棘动件的转动盘和棘轮改为一整体结构,将常用的单一磁性块改为两个磁性块,将卡槽上穿设斜度孔并置入钢珠及弹性体,所以结构简易,制造成本也相对减少,符合成本效益,且与产品所能达到的功效及使用实用性相比较更是物超所值,相当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3、本技术改良的棘轮扳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上更适于实用,更能符合使用者对于棘轮扳手产品的需求。由于利用棘动件一体成型结构而免除了常用棘轮扳手需靠手将螺帽完全取出的缺陷,由于使用两个具有弹性空间的小体积磁性块而增加了弹性空间,由于使用了磁性块、钢珠和弹性体能在拆卸螺帽时将螺帽吸附住,这都能够给予消费者更佳的选择,而能够大幅提高其整体效益性,从而更为适于实用。4、本技术确实可以达到实用上的功效,不仅使用方便,不需烦杂的手续,而且结构成形的加工更是简便,组装迅速,符合成本效益,而确实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适于产业界广泛推广使用。5、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的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确实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并且所揭露的结构是前所未有的创新设计,其既未见于任何刊物,在申请前更未见有相同的结构特征公知、公用在先,且市面上-->亦未见有类似的产品,即在同类产品中均未见有类似的结构设计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实具有新颖性。6、本技术的结构确比现有的常用棘轮扳手更具技术进步性,且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及功能亦远非现有的常用棘轮扳手所可比拟,较现有的常用棘轮扳手更具有技术上的进步,并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而确实具有创造性。7、本案申请人是实际生产制造棘轮扳手的公司,发展此类产品已有十数年的经验,对于现有的常用棘轮扳手结构所存在的问题及缺陷相当了解,而本技术即是根据上述缺陷研究开发而创设的,其确实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及功效,不但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而且较现有的常用棘轮扳手确实具有相当的增进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结构的棘轮扳手,其是由扳手本体(10)和棘轮结构(20)组成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手本体(10)至少有一端设有套转部(11),套转部(11)中间形成有一容置孔(12),容置孔(12)底面设有一凸起肩部(13),并在套转部(11)与握柄部(14)接缘处横向穿设有一连通容置空间(15),所说的棘轮结构(20)是由棘动件(21)、C型扣(27)及制动块(30)组成,棘动件(21)是由位于上部的转动盘(22)和位于下部的棘轮(23)组成的一个整体构成,棘动件(21)的转动盘(22)周缘为斜纹状的转动部(25),在转动盘(22)和棘轮(23)之间环设有一卡槽(24),棘轮(23)的下缘凹设有一套卡部(26),C型扣(27)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智庆
申请(专利权)人:谢智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