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血瘀型疤瘕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0255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7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血瘀型疤瘕的中药制剂,其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5-7,茯苓9-15,丹皮8-12,桃仁8-12,赤芍8-12,白芍8-12,丹参8-12,蒲黄8-12,五灵脂8-12,莪术8-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针对血瘀型疤瘕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兼治标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制剂,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治疗血瘀型疤瘕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妇女下腹部胞中有肿块,伴有疼痛、胀满,甚或出血者,称为疤瘕。疤者有形可征,坚硬不移,痛有定处属血病;瘕者,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属气病。但疤与瘕常彼此密切相连,不能截然分割,故常常疤瘕同称。妇科疤瘕是指女性生殖器肿瘤,如疤瘕、卵巢肿瘤、子宫颈癌等。现有方剂在治愈率、治疗手段和治疗成本上均欠佳,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效果良好的中药制剂制剂来代替上述治疗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血瘀型疤瘕的中药制剂,其针对血瘀型疤瘕的内在病邪,辨症施治,针对性强,疗效快,成本低,且无毒副作用,能达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血瘀型疤瘕的中药制齐U,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5-7,茯苓9-15,丹皮8-12,桃仁8-12,赤芍8_12,白芍8-12,丹参8-12,蒲黄8-12,五灵脂8-12,莪术8_12。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物的机理分析: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本草汇言》: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止咳嗽,去肢节间风痛之药 也。茯苓:味甘淡平,入心、肺、脾经。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t季,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丹皮:辛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清热;活血散瘀。用于热入血分,发斑,吐衄,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日华子本草》:除邪气,悦色,通关腠血脉,排脓,通月经,消扑损瘀血,续筋骨,除风痹,落胎下胞,产后一切冷热血气。桃仁: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跌扑损伤,肠燥便秘。《用药心法》:桃仁,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血,故凝血须用。又去血中之热。赤芍: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挤,头痛,明目,目赤,胬肉。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和营;缓急止痛;敛阴平肝。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崩漏;自汗 ;盗汗;胁肋脘腹疼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治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可用于热入营血、烦躁不安、心烦失眠、痈疮肿毒。《本经》:主心腹邪气,肠鸣幽幽如走水,寒热积聚;破症除瘤,止烦 两,M气。蒲黄:甘,平。归肝、心包经。止血,化瘀,通淋。用于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伤出血,经闭痛经,脘腹刺痛,跌扑肿痛,血淋涩痛。《药性论》: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佳,主痢血,止尿血,利水道。五灵脂:味苦;甘;性温。归肝;脾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积解毒。主治心腹血气诸痛;妇女闭经;产后瘀滞腹痛;崩漏下血。《本草经疏》:五灵脂,其功长于破血行血,故凡瘀血停滞作痛,产后血晕,恶血冲心,少腹儿枕痛,留血经闭,瘀血心胃间作痛,血滞经脉,气不得行,攻刺疼痛等证,在所必用。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行气破血;消积止痛。《药性论》:治女子血气心痛,破痃癖冷气,以酒醋摩服。中医认为,疤瘤的形成多因经期、产后六淫之邪入侵,七情损伤,房事不慎及饮食劳倦,以致正气虚弱 气血失调,久则脏腑失和,气血乖违,气机阻滞,瘀血滞留,痰浊凝聚,久积成为疤瘕。血瘀型疤瘕多因经期、产后风寒侵入血室,凝滞气血;或因房室不节,余血未净,与邪相搏成瘀;或忧思恚怒,血气不和,皆可致瘀。瘀积日久则可成疤。方中之选者,活血散结,破瘀消疤。桂枝温通经脉,茯苓宁心安神,丹皮活血散瘀,桃仁活血祛瘀,赤芍散瘀止痛,白芍缓急止痛,丹参活血祛瘀,蒲黄止血化瘀,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莪术行气破血。全方共奏,活血散结,破瘀消疤,平衡机体阴阳。针对血瘀所致的疤瘕,辨症施治,疗效快,成本低,疗效确切,防治效果显著,兼治标本。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剂型可以采用片剂、颗粒剂、丸剂、胶囊剂、溶液剂、口服液、口含片、颗粒剂、冲剂、散剂、混悬剂、粉剂。优选地,可以采用溶液剂、颗粒剂、丸剂和胶囊剂。使用效果 治愈:经治疗后,主要症状全部消失,临床治愈,B超复查肿块消失; 有效:肿块减少,症状减轻; 无效:症状未消失,肿块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对40名患者(出生25-45岁)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治疗血瘀型疤瘕的中药制剂,持续治疗I个疗程(2个月),其中11例完全治愈,指标恢复正常;24例症状缓解;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达87.5%,且无复发。实例: 患者1:杜某,女性,40岁,下腹积块坚实,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肌肤甲错,经行不畅。舌有瘀斑,脉弦。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4周,下腹积块减小,疼痛减轻,继续用药4周,其他症状也均消失,医院复查未见肿块,痊愈。患者2:徐某,女性,31岁,下腹肿块,经行不畅,带下秽臭,面色晦黯,舌见瘀斑,脉弦。症状持续I年,医院诊断为疤瘕。后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4周,下腹肿块减小,行经正常,继续用药4周,其他症状也均消失,复查未见痞块,痊愈,至今4个月无复发。患者3:卢某,女性,28岁,下腹积块坚实,固定不移,拒按,面色晦黯、爪甲紫暗,经行不畅,量大。舌有瘀斑,脉弦。诊断为疤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4周后,下腹疼痛症状减轻,行经趋于稳定,经量正常,积块减小,继续用药4周,痊愈,至今无复发。患者4:李某,女性,43岁,下腹痞块,按之可移,痛无定处时聚时散,经色黯红,面色晦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进行治疗,I个疗程后,痞块消失,行经正常,至今无复发。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 一种治疗血瘀型疤瘕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5,茯苓9,丹皮8,桃仁8,赤苟8,白苟8,丹参8,蒲黄8,五灵脂8,莪术8。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桂枝5,茯苓9,丹皮8,桃仁8,赤芍8,白芍8,丹参8,蒲黄8,五灵脂8,莪术8 ;将上述中药制剂洗净,去杂质,放入容器加水没过药材浸泡,30分钟后,大火煎煮至沸腾,然后文火慢熬1小时;将药汁滤出,分袋包装,一袋200ml,早晚各服一袋。实施例2 一种治疗血瘀型疤瘕的中药制剂,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7,茯苓15,丹皮12,桃仁12,赤芍12,白芍12,丹参12,蒲黄12,五灵脂12,莪术12。其制备方法为: 以重量份计,取桂枝7,茯苓15,丹皮12,桃仁12,赤芍12,白芍12,丹参12,蒲黄12,五灵脂12,莪术12 ;洗净,干燥,将上述药材混合,每公斤加入大约IOL水,文火煎0.5-1小时,大火煎1-2小时;取煎液过150目筛,后用浓缩器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的清膏,取2/3清膏在120°C下喷雾干燥,得清膏粉末,将粉末与剩余1/3清膏混合,制粒;颗粒分装机分装,即得颗粒剂。实施例3 一种治疗血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血瘀型疤瘕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计,包含以下组分:桂枝5?7,茯苓9?15,丹皮8?12,桃仁8?12,赤芍8?12,白芍8?12,丹参8?12,蒲黄8?12,五灵脂8?12,莪术8?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