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三混酚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9000821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2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磷酸三混酚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⑴将混合酚与催化剂混合;当料温小于50℃时,将三氯氧磷投入;⑵启动常压排酸系统,在搅拌条件下,加热升温,用1-1.5小时,升温至70℃;70-95℃,以升温速度4-5℃/小时,升温至70-95℃,平衡1小时;以每小时46℃升温至125℃;再以升温速度5-8℃/小时,升温至140℃;⑶启动负压排酸系统,排酸2小时;⑷排酸完毕,中和,测酸值小于4mgKOH/g时,合成完毕,得粗酯;⑸将粗酯进行减压蒸馏,收集成品,成品酸值≤0.25mgKOH/g,过滤,取样分析,成品酸值≤0.25mgKOH/g时,即得磷酸三混酚酯。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可以将混合酚废料进行处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磷酸三混酚酯,尤其是。
技术介绍
磷酸三混酹酯(TaP),别名是阻燃灵,英文名称为Mixed penoly phosphate,分子式为 -CnHniO4P, n=18-24,m=15-27,分子量:326_410。磷酸三混酚酯为无色或微黄色透明油状液体;略带酚味;稳定不挥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耐油性、电绝缘性、易加工性,能溶于醇、醚、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低毒;相对密度=D20 ( 1.190。磷酸三混酚酯是生产硝酸纤维素、乙烯基树脂、聚氯乙烯、电缆、橡胶制品以及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增塑剂和添加剂;与高聚物有良好的耐磨性、耐候性、耐辐射性、防霉性。通过检索,并未发现与本专利申请相关的专利公开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本应用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污染小的磷酸三混酚酯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磷酸三混酚 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将混合酚与催化剂混合;当料温小于50°C时,将三氯氧磷投入;其中,混合酚:三氯氧磷: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200:400:5 ;(2)常压排酸:启动常压排酸系统,在搅拌条件下,加热升温,用1-1.5小时,升温至70°C;70-95°C,以升温速度4-5°C /小时,升温至70-95°C,平衡I小时;以每小时46°C升温至125°C ;再以升温速度5-8°C /小时,升温至140°C ;(3)负压排酸:启动负压排酸系统,用1-1.5小时,升温至160°C时,负压在700mmHg柱,排酸2小时;(4)排酸完毕,取样测酸值,酸值彡6mgK°H/g,然后中和,温度在150_160°C,负压大于600mmHg柱,排气1.5-2小时,后测酸值小于4mg /g时,合成完毕,得粗酯;(5)将粗酯进行减压蒸馏,把低沸物、中馏份、成品分别收集;中馏份酸值(0.5mgK°H/g,成品酸值彡 0.25mg /g ;(6)蒸馏结束后,把成品过滤,取样分析,成品酸值彡0.25mgK0H/g时,即得磷酸三混酚酯。而且,所述步骤(I)中三混酚:三氯氧磷: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200:400:5 (kg)。而且,所述步骤(I)中混合酚包括苯酚、甲酚、二苯酚的低回。而且,所述苯酚、甲酚、二苯酚的质量比为1:1.5 2.0:0.5 1。而且,所述步骤(I)中催化剂为钙镁催化剂,钙镁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如下:(I)将HZSM-5型分子筛、硫酸钙、氯化镁、田菁粉和水混合,得混合液;每IL混合液中加入HZSM-5型分子筛、硫酸钙、氯化镁和田菁粉的质量比为10:2.9:2.5:1;(2)搅拌条件下,加热至80 ± 5 °C,反应6 8h ;(3)将步骤(2)中反应物经过滤、抽滤后,使用水洗涤,得过滤产物;(4)将过滤产物放入120°C的烤箱中烘7 8h,自然晾干f 2天,研碎,取彡100目的催化剂在550°C下焙烧12h,即得催化剂。而且,所述步骤⑷中中和时使用碳酸钠进行中和。而且,所述步骤(5)中减压蒸馏的条件为:负压系统真空度彡0.097Mpa ;低沸物的馏份温度控制在160°C;次成品的馏份温度控制在260 ;成品的馏份温度控制在280°C,要保持温度恒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可以将混合酚废料进行处理,方法简单、操作方便、减少了污染,保护了环境,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条件简便、反应时间短、能耗低、腐蚀小、污染少、产物纯、产率高,收率达到78%以上。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试剂,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的常规试剂;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本
的常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催化剂为钙镁催化剂,钙镁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如下:(I)将HZSM-5型分子筛、硫酸钙、氯化镁、田菁粉和水混合,得混合液;每IL混合液中加入HZSM-5型分子筛、硫酸钙、氯化镁和田菁粉的质量比为10:2.9:2.5:1;(2)搅拌条件下,加热至80 ± 5 °C,反应6 8h ;(3)将步骤(2)中反应物经过滤、抽滤后,使用水洗涤,得过滤产物;(4)将过滤产物放入120°C的烤箱中烘7 8h,自然晾干f 2天,研碎,取彡100目的催化剂在550°C下焙烧12h,即得催化剂。,工艺流程简述如下:将混合酚(苯酚、甲酚、二苯酚的质量比为1:1.5^2.0:0.5^1) 一次抽入反应釜内,加入催化剂;料温小于50°C时,将三氯氧磷抽入内;启动常压排酸系统,启动搅拌,夹套缓慢给入蒸汽加热升温;用1-1.5小时,液温升至约70°C后,视釜内反应情况以每小时约4-5 °C,升温速度至95 °C时,平衡I小时;以每小时46 °C升125 °C以每小时约5_8 °C,升温速度至约140°C时,启动负压排酸系统,用约1-1.5小时,升温至160°C左右时,负压约在700mmHg柱,排酸2小时,排酸完毕,取样则酸值,根据结果,加碳酸钠中和,温度在150-160°C,负压大于600mmHg柱,排气约1.5-2小时,后测酸值小于4mgkoH/g时,合成完毕;后将粗酯抽入蒸馏锅内,升温进行整流分离,把低沸物、中馏份、成品分别收集;在成品收集要注意流量、色泽、酸值、液温、真空度的情况;蒸馏毕,把成品过滤贮罐,取样分析合格,包装入库。上述的磷酸三混酚酯的制备方法,其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技术条件如下:1、配料比:三混酚:三氯氧磷:催化剂=1200:400:5 (kg)。2、控制条件①合成工序:A料温<50°C,投三氯氧磷;B常压排酸:1-1.5小时,升温至70°C ;70_95°C,升温速度4-5°C /小时;95°C,平衡I小时;95-140°C,升温速度5-8°C /小时;C负压排酸:约140°C启动,用1_1.5小时,升温至1601:;温度(约)1601:,负压(约)700mmHg柱时,排酸2小时;D测酸值,加碳酸钠中和,温度:150-160°C。负压>600mmHg柱,排气时间:1.5-2小时。②蒸馏工序A上料前核对酸值合格; B负压系统真空度彡0.097mpa ;C馏份温度控制:低沸物,160°C左右;次成品,260左右;成品,280°C左右,要保持温度恒定。3、中控指标(I)合成工序①负压排酸后酸值< 6mgkoH/g。②加碳氧中和后酸值彡4mgkoH/g。2)减压蒸馏工序①次成品酸值< 0.5mgkoH/g ;②成品酸值<0.05mgkoH/g。上述的磷酸三混酚酯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酯化(合成阶段)开车(I)启动喷射泵,用胶塞堵好缓冲罐上口开启反应、上负压节门,连接好上料管路;(2)反应釜、内负压大于300mmHg柱时,三混酚1200公斤间对甲酚一次抽入釜内;(3)关闭釜上负压节门,打开放空节门,打开取样盖,加入制备的催化剂5公斤,关闭取样口,启动搅拌15分钟,充分混匀;(4)釜内液温低于50°C时,打开负压节门,关闭放空节门,将400公斤三氯氧磷抽到釜内;(5)上完料关闭负压节门,打开缓冲罐上胶塞,关闭喷射泵,打开釜上排空节门至常压为止;(6)启动常压排酸系统,盐酸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磷酸三混酚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混合酚与催化剂混合;当料温小于50℃时,将三氯氧磷投入;其中,混合酚:三氯氧磷: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200:400:5;(2)常压排酸:启动常压排酸系统,在搅拌条件下,加热升温,用1?1.5小时,升温至70℃;70?95℃,以升温速度4?5℃/小时,升温至70?95℃,平衡1小时;以每小时46℃升温至125℃;再以升温速度5?8℃/小时,升温至140℃;(3)负压排酸:启动负压排酸系统,用1?1.5小时,升温至160℃时,负压在700mmHg柱,排酸2小时;(4)排酸完毕,取样测酸值,酸值≤6mgKOH/g,然后中和,温度在150?160℃,负压大于600mmHg柱,排气1.5?2小时,后测酸值小于4mgKOH/g时,合成完毕,得粗酯;(5)将粗酯进行减压蒸馏,把低沸物、中馏份、成品分别收集;中馏份酸值≤0.5mgKOH/g,成品酸值≤0.25mgKOH/g;(6)蒸馏结束后,把成品过滤,取样分析,成品酸值≤0.25mgKOH/g时,即得磷酸三混酚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刚张传义赵春忠刘雪坤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联瑞阻燃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