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线长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9999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线长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该底座上的至少一组线材夹持机构、线长调整机构以及线材裁剪机构,线材夹持机构上沿同一方向间隔设有第一、二夹爪;线长调整机构上设有用于推动该线材调整机构相对底座作靠近和远离第二夹爪的第一气缸,该线长调整机构上侧面上设有两个第三夹爪,该每一第三夹爪分别连接一第二气缸,该两个第二气缸能够分别带动与其对应的第三夹爪作靠近和远离三个第二夹爪其中之一运动;线材裁剪机构上设有用于裁切夹持在第二、三夹爪之间的线材的上、下裁切刀,另设有第三、四气缸分别带动该上、下裁切刀动作以裁切线材。该自动化线长调整装置能够自动对单芯线的长度进行拉伸后裁切,操作方便,效率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控制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自动化线长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线缆生产出来后,需要截取一定的长度,然后对线缆的端部进行剥皮露出三支单芯线,再对该三支单芯线安装对应的端子,在安全端子前,由于需要的单芯线的长度并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裁切,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自动化裁切装置,若采用人工操作,费时费 力,效率低下,满足不了目前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步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线长调整装置,能够自动对单芯线的长度进行拉伸后裁切,操作方便,效率高。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线长调整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该底座上的至少一组线材夹持机构、线长调整机构以及线材裁剪机构,所述线材夹持机构上沿同一方向间隔设有用于夹持线材的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所述第二夹爪为三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爪夹持待调整线长的线缆的中部,三个第二夹爪分别夹持待调整线长的线缆一端被剥皮后的三支单芯线的一端上;所述线长调整机构上设有用于推动该线材调整机构相对所述底座作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二夹爪的第一气缸,该线长调整机构上侧面上设有用于夹持线材的两个第三夹爪,该每一第三夹爪分别连接一第二气缸,该两个第二气缸能够分别带动与其对应的第三夹爪作靠近和远离三个第二夹爪其中之一运动;所述线材裁剪机构上设有用于裁切夹持在第二夹爪和第三夹爪之间的线材的上裁切刀和下裁切刀,另设有第三气缸和第四气缸分别带动该上裁切刀和下裁切刀动作以裁切线材。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对应固连一个第三夹爪,另平行每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间隔设有一表面带刻度尺的刻度滑杆,该刻度滑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靠近第三夹爪一端固连,该刻度滑杆的另一端能够滑动穿设于一固定滑块内,该固定滑块与对应的第二气缸的底座固连,在所述刻度滑杆的中间部位外还固定套设一相对该刻度滑杆的位置能够调整的限位滑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刻度滑杆上的刻度从靠近第三夹爪一端到远离第三夹爪一端的从小到大均勻分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一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上裁切刀和下裁切刀的动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线材调整机构内设有用于收集裁切后的线材的漏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洁,操作简单,自动化控制,工作效率高,节省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线长调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1-底座2-线材夹持机构21——第一夹爪22——第二夹爪3——线长调整机构31——第一气缸32——第二气缸33——第三夹爪34——刻度滑杆35——固定滑块36——限位滑块37——漏斗4——线材裁剪机构 41——上裁切刀42——下裁切刀43——第三气缸44——第四气缸10——线缆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化线长调整装置,包括底座I和设于该底座上的至少一组线材夹持机构2、线长调整机构3以及线材裁剪机构4,所述线材夹持机构上沿同一方向间隔设有用于夹持线材的第一夹爪21和第二夹爪22,所述第二夹爪为三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爪夹持待调整线长的线缆10的中部,三个第二夹爪分别夹持待调整线长的线缆一端被剥皮后的三支单芯线的一端上;所述线长调整机构上设有用于推动该线材调整机构相对所述底座作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二夹爪的第一气缸31,该线长调整机构上侧面上设有用于夹持线材的两个第三夹爪33,该每一第三夹爪分别连接一第二气缸32,该两个第二气缸能够分别带动与其对应的第三夹爪作靠近和远离三个第二夹爪其中之一运动;所述线材裁剪机构上设有用于裁切夹持在第二夹爪和第三夹爪之间的线材的上裁切刀41和下裁切刀42,另设有第三气缸43和第四气缸44分别带动该上裁切刀和下裁切刀动作以裁切线材。该自动化线长调整机构在初始状态时,如图1、4所示,线缆中部被夹持在第一夹爪21上,线缆端部被剥皮后的三支单芯线分别被三个第二夹爪22夹持,首先启动第一气缸31带动线长调整机构3向靠近线材夹持机构2方向即第二夹爪22靠近,然后启动两个第二气缸32分别带动两个第三夹爪33分别向与其对应的第二夹爪22靠近,直至该两个第三夹爪33能够夹持被三个第二夹爪22夹持的三支单芯线的端部,打开两个第三夹爪33分别夹持三支单芯线中的两支(需要调整的两支),如图2、5所示,然后再启动两个第二气缸32带动两个第三夹爪33向远离第二夹爪22方向运动一段距离,即实现需要裁切的两支单芯线的拉伸,然后再启动第三、四气缸43、44带动上、下裁切刀41、42将被第二、三夹爪22、33夹持的两根支线进行裁切,如图6所示,裁切后第三、四气缸43、44带动上、下裁切刀41、42复位,然后第一气缸再带动线长调整机构向远离第二夹爪22方向运动并最终回复到初始位置,两第三夹爪33在随线长调整机构回复的过程中可松开以将裁切下的线材放入线材回收处。优选的,所述每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对应固连一个第三夹爪,另平行每个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分别间隔设有一表面带刻度尺的刻度滑杆34,该刻度滑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二气缸的活塞杆靠近第三夹爪一端固连,该刻度滑杆的另一端能够滑动穿设于一固定滑块35内,该固定滑块与对应的第二气缸的底座固连,在所述刻度滑杆的中间部位外还固定套设一相对该刻度滑杆的位置能够调整的限位滑块36。如图1、2、3所示,在第二气缸32带动第三夹爪33向靠近第二夹爪22方向运动时,刻度滑杆34及其中部固定的限位滑块36随第二气缸32 —起运动,第三夹爪夹持好线材后,第二气缸32带动第三夹爪及刻度滑杆34 —起向远离第二夹爪22方向运动,当运动到限位滑块36抵靠固定滑块35后,由于固定滑块35和第二气缸的底座固连,同时固定在线长调整机构上,因此第二气缸32带动第三夹爪33的回复行程即线材被拉伸的长度被限定,从而可以使线材被截取的长度根据需要来设定,当需要修改线材截取的长度时,可以调整限位滑块36在刻度滑动上的位置,限位滑块到刻度滑块靠近第三夹爪一端的距离即为线材被第三夹爪拉伸的长度。通过该结构,可以精确控制线材需要拉伸的长度,从而实现线材长度的精确调整。优选的,所述刻度滑杆上的刻度从靠近第三夹爪一端到远离第三夹爪一端的从小到大均匀分布。对刻度滑杆进行适当的标示刻度尺,可以直接从刻度滑杆上的限位滑块对应的刻度值即能读出线材被拉丝和截取的长度。优选的,还设有一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第一夹爪、第二夹爪、第三夹爪、第一气缸、第二气缸、上裁切刀和下裁切刀的动作,这样,通过在控制器内编入适当的程序,即可实现线材长度的全自动化调整。优选的,在 所述线材调整机构内设有用于收集裁切后的线材的漏斗37。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化线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和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线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设于该底座上的至少一组线材夹持机构(2)、线长调整机构(3)以及线材裁剪机构(4),所述线材夹持机构上沿同一方向间隔设有用于夹持线材的第一夹爪(21)和第二夹爪(22),所述第二夹爪为三个,且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夹爪夹持待调整线长的线缆(10)的中部,三个第二夹爪分别夹持待调整线长的线缆一端被剥皮后的三支单芯线的一端上;所述线长调整机构上设有用于推动该线材调整机构相对所述底座作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二夹爪的第一气缸(31),该线长调整机构上侧面上设有用于夹持线材的两个第三夹爪(33),该每一第三夹爪分别连接一第二气缸(32),该两个第二气缸能够分别带动与其对应的第三夹爪作靠近和远离三个第二夹爪其中之一运动;所述线材裁剪机构上设有用于裁切夹持在第二夹爪和第三夹爪之间的线材的上裁切刀(41)和下裁切刀(42),另设有第三气缸(43)和第四气缸(44)分别带动该上裁切刀和下裁切刀动作以裁切线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连桥王守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佰奥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