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9916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2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电路板设有至少一接地部,电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焊接部焊接于接地部,多个连接单元,每一连接单元包括一本体,多个端子设于本体内,以及一屏蔽片设于相邻连接单元之间,屏蔽件设有至少一接脚,接脚与焊接部焊接于同一接地部。高频信号可直接通过屏蔽片导接至电路板,接地路径短,且不需通过介质传输,阻抗小,传输效果好,如此可降低相邻连接单元之间的电磁串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堆叠式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USB (Universal Serial Bus)电连接器是计算机与周边电子设备进行物理连接及电性连接常用的连接器。近年来,USB3.0连接器由于其信号传输的高速性,已逐渐代替USB2.0连接器,并在高频电连接器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在高频的USB3.0连接器领域中,由于高频效应,为了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对阻抗匹配以及电磁屏蔽的要求更高。如中国专利CN201010217559.1所公开的一种USB3.0堆叠连接器,可插接多个对接插头。所述USB电连接器包括多个电连接单元,各个电连接单元之间相互以堆叠方式设置,其中每一所述电连接单元包括一本体和多排端子,所述端子包括一排USB3.0高速端子。每一所述电连接单元的各排端子相互平行排列。每排端子包括设于本体内的第一端子部分和从所述本体延伸出的第二端子部分,所述第一端子部分连接至USB插头,所述第二端子部分焊接至电路板。一壳体设于各连接单元外,用于屏蔽所述电连接器与外界之间的电磁干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第一端子部分屏蔽件设置于各电连接单元的本体之间,用于屏蔽两电连接单元的第一端子部分之间的串扰。以及一第二端子部分屏蔽件设置于各电连接单元之间的第二端子部分之间,用于屏蔽电各连接单元的第二端子部分之间的串扰。由于所述第二端子部分屏蔽件接触壳体,当USB3.0高速端子导通时产生高频电流首先到达所述第一端子部分屏蔽件,而后导接至壳体,继续传输时,会在所述第二端子部分屏蔽件上产生电流,再导接至壳体,通过壳体导接至电路板上的接地线路。使得所述高频电流的传输路径长,且通过壳体传输,使得接地阻抗大,接地效果差,相邻各连接单元之间会产生比较严重的串扰,从而影响信号传输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所面临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电磁串扰的电连接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至少一接地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接地部;多个连接单元,每一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一本体,多个端子设于所述本体内;一屏蔽片设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之间,所述屏蔽件设有至少一接脚,所述接脚与所述焊接部焊接于同一所述接地部。进一步,相邻所述连接单元之间还设有一屏蔽件,所述屏蔽片与所述屏蔽件接触。进一步 ,所述屏蔽片与所述屏蔽件接触的部分设有镀层。进一步,所述端子具有一第一部分设于所述本体内,以及一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延伸出所述本体,所述第二部分末端设有一焊接端焊接于所述电路板。进一步,所述屏蔽片具有一遮蔽部设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一连接部自所述遮蔽部弯折延伸至所述第一部分之间,以及至少一接脚自所述遮蔽部向下延伸且焊接于所述接地部。进一步,所述遮蔽部完全遮蔽所述第二部分。进一步,还包括一屏蔽件设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所述屏蔽件与所述连接部接触。进一步,每一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一定位座设于所述本体后端,所述屏蔽片固定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定位座之间。进一步,所述屏蔽片与所述壳体接触。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至少一接地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接地部;至少一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一本体,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设于所述本体内;一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所述屏蔽片设有一接脚,所述接脚与所述焊接部焊接于同一所述接地部。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分别排成一排,所述屏蔽片设于两排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一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内,以及一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延伸出所述本体外,所述第二部分末端设有一焊接端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上。进一步,所述 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排列成两排,所述屏蔽片位于两排所述第一部分及/或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且完全遮蔽所述第一部分及/或所述第二部分。进一步,所述屏蔽片与所述壳体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屏蔽片设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之间,所述屏蔽件设有所述接脚,所述接脚与所述焊接部焊接于同一所述接地部,使得所述高频信号直接通过所述屏蔽片导接至所述电路板,接地路径短,且不需通过介质传输,阻抗小,传输效果好,如此可降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之间的电磁串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中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分别组装后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电连接器中壳体焊接部与屏蔽片接脚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第一实施例:第一连接单元10丨第一本体I I第一主体部11丨第一舌板部f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至少一接地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接地部; 多个连接单元,每一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一本体,多个端子设于所述本体内; 一屏蔽片设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之间,所述屏蔽件设有至少一接脚,所述接脚与所述焊接部焊接于同一所述接地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之间还设有一屏蔽件,所述屏蔽片与所述屏蔽件接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与所述屏蔽件接触的部分设有镀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一第一部分设于所述本体内,以及一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弯折延伸出所述本体,所述第二部分末端设有一焊接端焊接于所述电路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具有一遮蔽部设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第二部分之间,一连接部自所述遮蔽部弯折延伸至所述第一部分之间,以及至少一接脚自所述遮蔽部向下延伸且焊接于所述接地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部完全遮蔽所述第二部分。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屏蔽件设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第一部分之间,所述屏蔽件与所述连接部接触。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单元还包括一定位座设于所述本体后端,所述屏蔽片固定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的所述定位座之间。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与所述壳体接触。10.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至少一接地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接地部; 至少一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一本体,多个第一端子与多个第二端子设于所述本体内; 一屏蔽片设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所述屏蔽片设有一接脚,所述接脚与所述焊接部焊接于同一所述接地部。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分别排成一排,所述屏蔽片设于两排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均具有一第一部分位于所述本体内,以及一第二部分自所述第一部分弯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以焊接于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至少一接地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焊接部焊接于所述接地部;???多个连接单元,每一所述连接单元包括一本体,多个端子设于所述本体内;???一屏蔽片设于相邻所述连接单元之间,所述屏蔽件设有至少一接脚,所述接脚与所述焊接部焊接于同一所述接地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洁
申请(专利权)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