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6774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第一端子,每一第一端子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中间部、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触部及自中间部延伸延伸的接脚,接脚包括自中间部延伸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延伸以安装在电路板的焊接部。第一端子至少包括两个接地/电源端子及位于两个接地/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差分对端子。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排成一排;一对差分对端子的焊接部排成第一排,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焊接部排成第二排,第一排与第二排彼此平行。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连接部具有与一对差分对端子的连接部彼此呈一排的重影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接地/电源端子的接脚设置成段差式,能够最大化的将差分对端子屏蔽,从而高频性能的改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一种高频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2014年8月11日,USB协会公布了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其插头连接器能够正反两个方向插入对应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能够传输USB2.0及USB3.1信号,这个连接器命名为USBTypeC连接器。根据目前业界报道的新闻,该电连接器后续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各连接器厂商配合系统厂商积极开发中。USBTypeC规格书1.0版第36、38页给出一种复合型的电路板接脚设计,其中下排端子的接脚为通孔型,成两排排列。USB3.1TypeC连接器传输速率高达每通道10Gpbs,在实际产品测量中,要想达到如此速度,信号之间的干扰,尤其是差分对端子之间的干扰往往超出规范,达不到要求。所以,希望提供一种改善性的高频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良好的高频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来安装在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所述每一第一端子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中间部、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触部及自中间部延伸延伸的接脚,所述接脚包括自中间部延伸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延伸以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至少包括两个接地/电源端子及位于所述两个接地/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差分对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排成一排;:所述一对差分对端子的焊接部排成第一排,所述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焊接部排成第二排,所述第一排与第二排彼此平行;所述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连接部具有与所述一对差分对端子的连接部彼此呈一排的重影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接地/电源端子的接脚设置成段差式,能够最大化的将差分对端子屏蔽,从而高频性能的改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1沿虚线A-A的剖面图。图4为图1中去除绝缘本体后端子与遮蔽板的立体图。图5为一排第一端子的立体图。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7为电连接器第一次注塑成型后的立体图。图8为图7安装有第二端子的立体图。图9为图8另一角度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电连接器100接触部21焊接部332绝缘本体10中间部22遮蔽板40对接舌板11接脚23侧翼41台阶部111连接部231、231D下模组60基部12第一段2311绝缘基部61上通孔122第二段2312上表面611凸肋124重影段2313隔栏612第一端子20焊接部232F、232R绝缘层613接地端子20P侧片25电源端子20G偏移部26USB3.0发送差分对端子20TX第二端子30USB3.0接收差分对端子20RX接触部31侦测端子20CC中间部32USB2.0端子20D接脚33预置端子20SBU连接部33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参图1,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安装在电路板(未图示)上的高频电连接器100,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及固定在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20。参图3、图5及图6,每一第一端子20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中间部22、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触部21及自中间部延伸延伸的接脚23,所述接脚23包括自中间部延伸的连接部231及自连接部延伸以安装在电路板的焊接部232F/232R。第一端子20至少包括两个接地/电源端子20P/20G及位于两个接地/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差分对端子20TX/20RX,该接地/电源端子根据需要可以为两个电源端子20P、两个接地端子20G或者电源端子20P与接地端子20G的组合。第一端子的接触部21排成一排,第一端子中的差分对端子的接脚呈一排排列,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接脚23亦呈一排排列,其中如图3-4所示,第一端子20中的一对差分对端子的焊接部232F排成第一排,第一端子20中的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焊接部232R排成第二排,第一排与第二排彼此平行。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连接部231R具有与所述一对差分对端子的连接部231F彼此呈一排的重影段2313。通过将第一端子中的接地/电源端子作段差式设计,使得接地/电源端子更多部分有效接近TX/RX讯号对,来降低阻抗值,从而改善高频性能。所述第一端子焊接部232F、232R为插入通孔型,第一端子的接脚23是自中间部22垂直弯折形成的,其中接地/电源端子的接脚23包括自中间部垂直弯折的第一段2311及自第一段再垂直弯折的第二段2312,所述接地/电源端子的焊接部232R是自第二段2312再垂直弯折而形成的,第二段2312构成上述的重影段2313。在通孔型接脚的高频电连接器中,同排端子的焊接部分成两排排列,使得差分对端子的焊接部不能很好被屏蔽,本专利技术通过重影段2313可以尽可能的屏蔽差分对端子的信号干扰。当然,本专利技术也不局限于平板状的端子,该等端子也可以为弹性端子。在最佳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为可以供对应的插头连接器正反两个方向插入的USBTypeC插座连接器,该连接器为传输高达10Gbps的高频连接器。参图1-2及图3-4,本电连接器100水平地安装在电路板上,其包括绝缘本体10、固定在绝缘本体的所述第一端子20、第二端子30、遮蔽板40及金属壳体(未图示),所述遮蔽板40位于第一、第二端子端子之间。所述绝缘本体10包括基部12及自基部向前延伸的对接舌板11。所述第二端子30与第一端子20的结构大致相同,所述第二端子30也至少包括两个接地/电源端子及位于两个接地/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差分对端子,USBTypeC连接器端子呈上下对角线排布,于此不再详细标注。每一第二端子30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中间部32、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触部31及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脚33,所述接脚包括自中间部32延伸的连接部331及自连接部延伸的焊接部332。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31排成一排,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脚33为表面焊接型且排成一排。第一端子的接触部21排列在对接舌板11的上表面,第二端子的接触部31排列在对接舌板11的下表面,第二端子的接脚33位于第一端子的接脚23的后方。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连接部231、331埋设在绝缘本体10内,将连接部尽量多的埋设在绝缘本体内,因塑胶材料与空气的导电介质不同,埋设在基部中的连接部也可以改善高频性能。遮蔽板40设置有凸伸出其侧边缘的两个侧翼41,第一、第二排端子中的接地端子20G横向凸伸的两个侧片25抵压在遮蔽板的侧翼41。具体来讲,参图5-6,第一、第二端子符合USBTypeC的端子排布,其均依序由接地端子20G、一对USB3.0发送差分对端子20TX、电源端子20P、侦测端子20CC、一对USB2.0端子20D、预置端子20SBU、电源端子20P、一对USB3.0接收差分对端子20RX及接地端子20G构成。在最佳实施例中,上述一对接地/电源端子由电源端子20P与接地端子20G构成。图5-6清楚可见,第一端子20中的接地端子20G、电源端子20D及一对USB2.0端子20D的焊接部232R排列在第二排,其中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用来安装在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所述每一第一端子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中间部、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触部及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脚,所述接脚包括自中间部延伸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延伸以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至少包括两个接地/电源端子及位于所述两个接地/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差分对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排成一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差分对端子的焊接部排成第一排,所述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焊接部排成第二排,所述第一排与第二排彼此平行;所述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连接部具有与所述一对差分对端子的连接部彼此呈一排的重影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来安装在一电路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固定在绝缘本体的第一端子,所述每一第一端子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中间部、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触部及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脚,所述接脚包括自中间部延伸的连接部及自连接部延伸以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焊接部;所述第一端子至少包括两个接地/电源端子及位于所述两个接地/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差分对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触部排成一排;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差分对端子的焊接部排成第一排,所述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焊接部排成第二排,所述第一排与第二排彼此平行;所述两个接地/电源端子的连接部具有与所述一对差分对端子的连接部彼此呈一排的重影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接脚是自中间部垂直弯折形成的,其中接地/电源端子的接脚包括自中间部垂直弯折的第一段及自第一段再垂直弯折的第二段,所述接地/电源端子的焊接部是自第二段再垂直弯折而形成的,所述第一段构成上述的重影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焊接部为插入通孔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二端子,所述每一第二端子包括固定在绝缘本体的中间部、自中间部延伸的接触部及自中间部延伸延伸的接脚;所述第二端子至少包括两个接地/电源端子及位于两个接地/电源端子之间的一对差分对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部排成一排,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脚为表面焊接型且排成一排。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水平地安装在电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杰戴路周浩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