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隔板,尤其是液气隔板结构
技术介绍
在以往电力设备中的需要绝缘介质隔离的应用环境中,一般采用传统的绝缘材料隔板,在这里的隔板起着两个基本作用,即支撑导体和防止电流回地,这两个作用分别对应了系统的机械强度要求和电气绝缘强度要求,它一般配合尺寸增加其爬电距离以达到绝缘强度的要求,而在设备中隔离所用的绝缘隔板通常没有采用伞裙,且少有对于两边介质材料不同的环境的应用。油气套管是一种对于变压器和GIS连接所用的设备,但它体积过大限制了使用的范围,同时成本过高,不便于推广。传统的隔板采用对称设计的结构,一方面不适用于油气隔离时隔板两侧不同环境时的电气绝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用于隔离时两边承受着较大的不同压力,传统的隔板也难以满足其机械强度的要求。对于类似目的的油气套管则成本过高,难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隔板结构存在的缺陷而要提供一种非对称的,能够满足陡前沿VFTO发生器运行条件下的电气绝缘要求和机械强度要求的解决方案,即一种新型的液气隔板构型。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种液气隔板,本技术特征在于,整体设置为圆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气隔板,其特征在于,整体设置为圆盘形结构,并整体采用高强度MC尼龙材料,在圆盘中心设有导体过孔(2),将隔板圆盘两侧分别设置为隔离变压器油的油侧与隔离SF6气体的气侧,在隔板圆盘油侧与气侧两侧分别设置有伞裙槽(3),两侧的伞裙槽(3)呈错位布置,且两侧的槽深不同,油侧端的伞裙槽深度大于气侧端的伞裙槽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昆南,杨卓,谭向宇,赵现平,王科,王达达,彭晶,张少泉,马仪,陈磊,徐肖伟,曾宬,李璟瑞,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电力研究院,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