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96707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烧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电极端可控性好,操控简易灵活的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电极夹持臂的一端固定有电极固定卡,另一端设置有拉手,机架上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装有电极夹持臂,所述套管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极夹持臂移动的夹持臂驱动装置,所述机架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的小车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电石炉的烧穿开眼。(*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烧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
技术介绍
电石炉的出炉工艺过程分为开眼、捅拉和堵炉眼三个过程,开炉眼是为放出经高温电化冶炼的电石液;捅拉是由于电石液在流出过程中受粘渣影响,导致流速减慢,影响出炉时间,需要用钢钎对炉眼及炉体流道进行往复捅拉疏通工作;堵炉眼是因为电石液放完后再次加料熔炼,所以就必须要将出流口堵上。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电石企业的开眼工作大多还是采用人工直接推进烧穿器的方法,导致进给速度、尺度不均勻、烧穿器电极端自由摆动幅度大,容易造成能耗浪费大,炉门融损,炉眼不规则,降低炉体及炉口耐材周期使用寿命;同时随着在建炉型越来越大,相对有限的人力操作越发难以满足工艺要求,并且容易发生严重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电极端可控性好,操控简易灵活的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包括:电极夹持臂和电极固定卡,所述电极夹持臂的一端固定有电极固定卡,另一端设置有拉手,机架上安装有套管,所述套管内插装有电极夹持臂,所述套管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极夹持臂移动的夹持臂驱动装置,所述机架安装在移动小车上,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的小车驱动装置。所述夹持臂驱动装置主要由操作手轮、棘轮机构和齿条组成,棘轮机构安装在套管上,齿条固定在电极夹持臂上,所述棘轮机构的棘轮与齿条相啮合,且棘轮上安装有操作手轮。所述套管活动支承在机架上,且套管上设置有夹持臂仰角调节装置,所述夹持臂仰角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杆、销轴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安装在机架上,销轴旋转支承在支撑架上,调节杆的一端铰接在套管上,另一端贯穿销轴。所述小车驱动装置主要由手拉链轮和链传动机构组成,所述手拉链轮通过链传动机构驱动移动小车行走。所述套管上安装有用于电极夹持臂导向的导向轮。所述机架上回转支承安装在移动小车上,且所述移动小车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机架旋转的限位板。所述电极夹持臂和拉手之间、电极夹持臂和套管之间、机架和套管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电极夹持臂和拉手之间、电极夹持臂和套管之间、机架和套管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节约电倉泛。2、本技术中电极夹持臂采用齿轮传动进给,进给速度、尺度均匀,同时电极夹持臂采用导向轮定位,电极夹持臂电极端摆动幅度小,保证电极端重复定位精度高,并且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机架回转安装在移动小车上,同时套管上安装调整电极夹持臂仰角的仰角调节装置,可根据炉眼需要调整电极夹持臂旋转角度及倾角,以适应不用的工作要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左视图。图中:1为电极夹持臂,2为电极固定卡,3为机架,4为套管,5为夹持臂驱动装置,6为移动小车,7为小车驱动装置,8为操作手轮,9为棘轮机构,10为齿条,11为导向轮,12为夹持臂仰角调节装置,13为调节杆,14为销轴,15为支撑架,16为手拉链轮,17为链传动机构,18为限位板,19为拉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包括:电极夹持臂I和电极固定卡2,所述电极夹持臂I的一端固定有电极固定卡2,另一端设置有拉手19,其特征在于:机架3上安装有套管4,所述套管4内插装有电极夹持臂1,所述套管4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极夹持臂I移动的夹持臂驱动装置5,所述机架3安装在移动小车6上,所述移动小车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的小车驱动装置7。所述夹持臂驱动装置5主要由操作手轮8、棘轮机构9和齿条10组成,棘轮机构9安装在套管4上,齿条10固定在电极夹持臂I上,所述棘轮机构9的棘轮与齿条10相啮合,且棘轮上安装有操作手轮8。所述套管4活动支承在机架3上,且套管4上设置有夹持臂仰角调节装置12,所述夹持臂仰角调节装置12包括调节杆13、销轴14和支撑架15,所述支撑架15安装在机架3上,销轴14旋转支承在支撑架15上,调节杆13的一端铰接在套管4上,另一端贯穿销轴14。所述小车驱动装置7主要由手拉链轮16和链传动机构17组成,所述手拉链轮16通过链传动机构17驱动移动小车6行走。所述套管4上安装有用于电极夹持臂I导向的导向轮11。所述机架3上回转支承安装在移动小车6上,且所述移动小车6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机架3旋转的限位板18。所述电极夹持臂I和拉手19之间、电极夹持臂I和套管4之间、机架3和套管4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本技术移动小车6安装在轨道上,轨道可以采用吊轨式或者地轨式,适应不同的工作要求,机架3通过轴承回转承在移动小车6上,同时通过限位板18限制机架3的回转角度,机架3上活动支承有套管4,电极夹持臂I插装在套管4内,套管4上开有长孔,长孔内安装导向轮11,起定位和导向作用,套管4上安装棘轮机构9,棘轮机构9的棘轮与齿条10啮合,带动电极夹持臂I移动;夹持臂仰角调节装置12安装在套管4上,用于调整电极夹持臂I的倾角,同时电极夹持臂和拉手之间、电极夹持臂和套管之间、机架和套管之间均设置有绝缘层,大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节约电倉泛。本技术具体使用时,其使用过程为:1、操作人员拉动手拉链轮16带动链轮转动,通过链条传动机构17的传动比,放大了力的作用,操作人员相对轻松地带动移动小车6在导轨上移动,使电极夹持臂I上的电极棒对准炉眼位置;2、操作人员转动操作手轮8,通过棘轮机构9的棘轮与齿条10啮合,使电极夹持臂沿套管4的轴线方向移动,同时以人为可控的速度向前行进,棘轮机构9的棘爪阻止电极夹持臂I向后退,使电极棒与炉眼逐渐接进;3、通电后,利用电极棒与炉眼产生电弧的热量,融化炉眼内的封堵物质;且电极夹持臂电极端只能水平微量摆动,即满足了开炉眼工况需要,同时保证所开炉眼位置上下不会变化;直至将炉眼中的电石熔化,打通电石冶炼炉中电石液体流出炉体的通道;4、炉眼打通后,即可打开棘轮机构9,使电极夹持臂I沿套管4的轴线方向退回到初始位置,切断电源,再拉动手拉链轮,使烧穿器离开炉眼位置,停放到设备非工作位。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权利要求1.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包括:电极夹持臂(I)和电极固定卡(2),所述电极夹持臂(O的一端固定有电极固定卡(2),另一端设置有拉手(19),其特征在于:机架(3)上安装有套管(4),所述套管(4)内插装有电极夹持臂(I),所述套管(4)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极夹持臂(I)移动的夹持臂驱动装置(5),所述机架(3)安装在移动小车(6)上,所述移动小车(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的小车驱动装置(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驱动装置(5)主要由操作手轮(8)、棘轮机构(9)和齿条(10)组成,棘轮机构(9)安装在套管(4)上,齿条(10)固定在电极夹持臂(I)上,所述棘轮机构(9)的棘轮与齿条(10)相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石炉电弧烧穿装置,包括:电极夹持臂(1)?和电极固定卡(2)?,所述电极夹持臂(1)?的一端固定有电极固定卡(2)?,另一端设置有拉手(19)?,其特征在于:机架(3)?上安装有套管(4)?,所述套管(4)?内插装有电极夹持臂(1)?,所述套管(4)?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电极夹持臂(1)?移动的夹持臂驱动装置(5)?,所述机架(3)?安装在移动小车(6)?上,所述移动小车(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的小车驱动装置(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敏覃丽平刘亚东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海世嘉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