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调节装置,该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阀体的通孔内,该流量调节装置包含调节杆、密封圈和挡圈,调节杆包含调节孔、密封沟槽、轴向限位台肩和凸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不同场合,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适用于各种液压阀体的流量调节,结构简单、易于拆装、价格低廉、方便耐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流量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液压流量调节的装置种类各式各样,各厂家设计不尽相同,由于某些设备空间狭小,而调节阀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不能很好的适用于狭小空间,造成调节困难,而有些调节手柄易发生误动作,造成液压系统不稳定进而发生严重事故。且在有些对流量调节要求不高的场合下,调节装置没必要太过复杂,很多结构复杂的流量调节阀不易拆卸更换,造成拆装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流量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流量调节装置,该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阀体的通孔内,该流量调节装置包含调节杆、密封圈和挡圈,所述的调节杆包含调节孔、密封沟槽、轴向限位台肩和凸头;所述的调节孔设置在调节杆上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所述的轴向限位台肩设置在调节杆上靠近第二端部的位置;所述的密封沟槽位于调节孔与轴向限位台肩之间;所述的凸头设置 在调节杆的第二端部;所述的密封圈位于密封沟槽内;所述的挡圈位于阀体的挡圈槽中。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还包含扳手。所述调节孔的尺寸与阀体上的液压介质通孔的尺寸相匹配。所述凸头的形状设置为外六角状,或扁状,或方状。所述调节杆还包含指示孔,该指示孔设置在凸头上,该指示孔的轴向平行于调节孔的轴向。所述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所述挡圈为孔用挡圈。所述扳手的结构与凸头的形状相适配。扳手为通用扳手。本技术适用于不同场合,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适用于各种液压阀体的流量调节,结构简单、易于拆装、价格低廉、方便耐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接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截止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1和图2,具体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流量调节装置,该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阀体I的通孔101内,该流量调节装置包含调节杆2、密封圈3和挡圈4,该流量调节装置还包含板手5 ;所述的调节杆2包含调节孔201、密封沟槽202、轴向限位台肩203和凸头204 ;所述的调节孔201设置在调节杆上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该调节孔201的尺寸与阀体I上的液压介质通孔102的尺寸相匹配,液压介质可以在调节孔201流通;所述的轴向限位台肩203设置在调节杆上靠近第二端部的位置; 所述的密封沟槽202位于调节孔201与轴向限位台肩203之间;所述的凸头204设置在调节杆的第二端部,该凸头204的形状设置为外六角状、扁状、方状等,该凸头204方便扳手5对调节杆进行流量调节,本实施例中,采用外六角凸头;该调节杆2还包含指示孔205,该指示孔205设置在凸头204上,该指示孔205的轴向平行于调节孔201的轴向,该指示孔205还可用于调节杆的拆卸,即,可在指示孔205内插入铁丝等,辅助调节杆的抽出;所述的密封圈3位于密封沟槽202内,实现调节杆与阀体之间的密封,防止液压介质外泄漏,本实施例中,该密封圈3为O型密封圈,方便使用,价格低廉;所述的挡圈4位于阀体I的挡圈槽中,该挡圈4与轴向限位台肩203 —起限制调节杆在阀体孔中的轴向串动,本实施例中,该挡圈4为孔用挡圈,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长期耐用,易于拆装;所述的扳手5的结构与凸头204的形状相适配,以实现调节杆的转动,本实施例中,扳手5为通用扳手,可适用于不同场合,便于实现操作;本技术的操作方法如下:通过扳手旋转调节杆,使调节孔与阀体上液压介质通孔之间的开度大小发生改变,使阀在截止状态与接通状态之间进行调整,进而实现流量调节;如图1所示,调节孔与阀体上液压介质通孔之间的开度最大,为接通状态,如图2所示,调节孔与阀体上液压介质通孔之间的开度最小,为截止状态。本技术的安装步骤如下:1、将装有密封圈的调节杆插入阀体上的通孔内;2、将挡圈装入阀体的挡圈槽内,限制调节杆的轴向串动;3、用扳手调节凸头,旋转扳手实现流量的调节;通过观察指示孔的位置,确定调节孔的开度大小;当指示孔的位置在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调节阀为接通状态;当指示孔的位置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时,调节阀为截止状态。本技术的拆卸步骤如下:1、用内卡簧钳将挡圈4拆出;2、用任意能够插入指示孔的工具将调节杆抽出。尽管本技术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技术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 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阀体(I)的通孔(101)内,该流量调节装置包含调节杆(2)、密封圈(3)和挡圈(4), 所述的调节杆(2)包含调节孔(201)、密封沟槽(202)、轴向限位台肩(203)和凸头(204); 所述的调节孔(201)设置在调节杆上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 所述的轴向限位台肩(203)设置在调节杆上靠近第二端部的位置; 所述的密封沟槽(202)位于调节孔(201)与轴向限位台肩(203)之间; 所述的凸头(204)设置在调节杆的第二端部; 所述的密封圈(3)位于密封沟槽(202)内; 所述的挡圈(4)位于阀体(I)的挡圈槽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还包含扳手(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201)的尺寸与阀体(I)上的液压介质通孔(102)的尺寸相匹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头(204)的形状设置为外六角状 ,或扁状,或方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还包含指示孔(205),该指示孔(205)设置在凸头(204)上,该指示孔(205)的轴向平行于调节孔(201)的轴向。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为O型密封圈。7.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个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圈(4)为孔用挡圈。8.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5)的结构与凸头(204)的形状相适配。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扳手(5)为通用扳手。专利摘要一种流量调节装置,该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阀体的通孔内,该流量调节装置包含调节杆、密封圈和挡圈,调节杆包含调节孔、密封沟槽、轴向限位台肩和凸头。本技术适用于不同场合,尤其适用于狭小空间,适用于各种液压阀体的流量调节,结构简单、易于拆装、价格低廉、方便耐用。文档编号F16K5/04GK203098924SQ20132001882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广堂, 潘恒阳, 陶新利 申请人: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流量调节装置设置在阀体(1)的通孔(101)内,该流量调节装置包含调节杆(2)、密封圈(3)和挡圈(4),?所述的调节杆(2)包含调节孔(201)、密封沟槽(202)、轴向限位台肩(203)和凸头(204);所述的调节孔(201)设置在调节杆上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所述的轴向限位台肩(203)设置在调节杆上靠近第二端部的位置;所述的密封沟槽(202)位于调节孔(201)与轴向限位台肩(203)之间;所述的凸头(204)设置在调节杆的第二端部;所述的密封圈(3)位于密封沟槽(202)内;所述的挡圈(4)位于阀体(1)的挡圈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堂,潘恒阳,陶新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