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440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轨,包括导轨本体(2),在所述的导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一,在所述导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和所述滑槽二前后设置,在所述滑槽一(401)的首端设置有弯道一(405),所述弯道一弯向所述的滑槽二一侧,在所述滑槽二(402)的首端设置有弯道二(406),所述的弯道二(406)弯向所述的滑槽一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轨,缓冲性能好,承载能力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轨,尤其涉及一种推拉式汽车玻璃窗所用的导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推拉式汽车玻璃窗所用的导轨,只能使移动玻璃窗在与固定玻璃窗不同的平面内滑动,使得当窗口闭合时,固定玻璃和移动玻璃位于两个平行的平面内不,使汽车玻璃窗不是很美观。另外,现有的导轨多为整体板式结构,缓冲性低,这样的导轨不仅容易与锁扣机构等产生干涉,使车辆在行驶中产生振响,且在行驶过程中承受玻璃窗的压力,易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导轨只能使移动玻璃窗等移动部件同一平面内移动,使得移动玻璃窗与固定玻璃窗在窗口闭合时位于两个平面内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移动玻璃窗等移动件在两个平面内移动的导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导轨缓冲性能低下,承载压力的能力低,致使导轨易变形的不足,提供一种缓冲性能好,承载能力高的导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导轨,包括导轨本体,在所述的导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一,在所述导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和所述滑槽二前后设置,在所述滑槽一的首端设置有弯道一,所述弯道一弯向所述的滑槽二一侧,在所述滑槽二的首端设置有弯道二,所述的弯道二弯向所述 的滑槽--侧。还包括一移动滑子和固定滑子,所述的固定滑子设置在所述的滑槽一内,所述的移动滑子由支撑板、滑柱和转轴组成,所述的滑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滑柱和转轴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两端。优选地,所述导轨还设置有加强部件,所述加强部件包括骨架、和镂空结构,所述骨架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定位孔,在底板的上端由底板的上表面向底板的下表面弯折形成沟槽;所述镂空结构由多个加强筋块和连接各加强筋块的连接件组成,每个加强筋块由圆环形的加强环和设置在加强环外圆周上的多条辐射筋组成,由辐射筋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连接件,所述的镂空结构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优选地,所述的每个加强筋块间设置有连接筋,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连接件相连接。优选地,在所述的底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的定位孔相对应设置有凸环。优选地,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开窗档位孔、关窗档位孔和安全档位孔,所述的安全档位孔至少为一个,位于所述的开窗档位孔和关窗档位孔间。优选地,所述的开窗档位孔设置在滑槽二(402)的尾端处,所述的关窗档位孔设置在弯道二处。优选地,所述的开窗档位孔设置在弯道二处,所述的关窗档位孔设置在滑槽一的首端处。优选地,所述的弯道二为圆弧状,所述的支撑板为腰形支撑板。采用本技术结构的导轨,由于移动玻璃窗在固定滑子和移动滑子的引导下,可在滑槽一和滑槽二内移动,且在滑槽一和滑槽二的尾端均设置有弯道,所以可使移动玻璃在完全关闭时,与固定玻璃位于同一平面内,增加了汽车的美性。在导轨的下方设置有加强部件,加强件为镂空结构,且在骨架的上端设置有凹槽,所以,不仅加强了导轨的强度,且减轻了导轨的重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导轨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导轨实施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导轨加强部件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导轨骨架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左视图;图6为镂空结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7为移动滑子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8为设置有移动滑子和固定滑子的移动玻璃窗实施例结构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2-导轨本体3-骨架27-底板31-定位孔32-沟槽33-沟壁41-加强部件42-加强环,43-辐射筋 44-连接筋 45-连接件 46-连接段100-移动滑子101-支撑板102-转轴 103-滑柱401-滑槽一 402-滑槽二 405-弯道一 406-弯道二410-开窗档位孔411-关窗档位孔412-安全档位孔610-固定滑子611-玻璃本体612-窗口 613-移动窗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8所示,本技术一种导轨的实施例。本技术导轨包括导轨本体2,在导轨本体2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槽一 401和滑槽二 402,滑槽一 401设置在导轨本体2的一端,滑槽二 402设置在导轨本体2的另一端,二者前后排列设置,最好前后平行设置。滑槽一的首端设置有弯道一 405,弯道一 405弯向滑槽二一侧;在滑槽二的首端设置有弯道二 406,弯道二弯向滑槽一 401—侧。滑槽一和滑槽二可通过弯道二 406相连通,也可不连通。导轨还包括一移动滑子100和固定滑子610,固定滑子610设置在滑槽一 401内,在滑槽一 401和弯道一 405内滑动;移动滑子100包括一支撑板101,在支撑板101的上表面设置有滑柱103,在支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转轴102,滑柱103设置在支撑板101的一端,转轴102设置在支撑板101的另一端。滑柱103设置在滑槽二内,在滑槽二 402及弯道二406内滑动。弯道二最好为弧形,支撑板最好为腰形。滑柱最好为二个,转轴设置在两个滑柱连成的 直线外。以在导轨上设置移动玻璃窗为例,对导轨的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在移动玻璃窗的移动窗框613的上窗框和下窗框的首端分别设置有固定滑子610,在该上窗框和下窗框的尾端分别设置定位孔609。移动滑子100的转轴102设置在移动窗框的定位孔609内,滑柱103位于滑槽二 402内,这样将移动玻璃窗与滑槽二 402连接起来;固定滑子610位于滑槽一 401内,这样将移动玻璃窗与滑槽一 401连接起来。也就是,当移动玻璃窗位于完全开启位置时,移动滑子100随着移动玻璃窗位于滑槽二的尾端,而此时,固定滑子也随着移动玻璃位于滑槽一 401的尾端;当移动玻璃窗位于半开启半关闭状态时,固定滑子610位于滑槽一 401内,滑柱103位于滑槽二 402内,转轴102位于滑柱103后且朝向玻璃本体611 —侧;而当移动玻璃窗位于完全关闭位置时,固定滑子610进入弯道一 405内,移动滑子100的滑柱103进入到弯道二 406内,转轴102向着窗口 612及玻璃本体611侧旋转,移动玻璃窗也随之转动,进入到窗口 612内,从而实现在窗口 612关闭状态下,移动玻璃5与玻璃本体611位于同一平面内。为了加强导轨的牢固性,在导轨上还设置有加强部件41。加强部件由骨架3和镂空结构组成。骨架3包括底板27和设置在底板27上的定位孔31,镂空结构设置在底板27的一表面上。该镂空结构由多个加强筋块和连接各加强筋块的连接件45组成,每个加强筋块由圆环形的加强环42和设置在加强环外圆周上的多条辐射筋43组成,由辐射筋43的自由端固定连接连接件45。为了增强加固效果,每个加强筋块间设置有连接筋44,连接筋的两端分别与连接件45相连接。定位孔31和加强环40相对应设置。优选地,在骨架的另一表面,与定位孔31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凸环。优选地,在底板的上端由底板的上表面向底板的下表面弯折形成沟槽32。最好,沟槽32的沟壁33的长度高于底板27的上表面。这样结构的加强部件,不仅质量轻,且具有良好的加固性能。优选加强件的一 端的连接件45为分段设置,形成连接段46。加强部件41设置在导轨本体2的下表面上。为了移动玻璃窗的安全定位,在导轨本体2上设置有开窗档位孔410、关窗档位孔411和安全档位孔412,安全档位孔412至少为一个,位于开窗档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轨,包括导轨本体(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滑槽一,在所述导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滑槽二,所述滑槽一和所述滑槽二前后设置,在所述滑槽一(401)的首端设置有弯道一(405),所述弯道一弯向所述的滑槽二一侧,在所述滑槽二(402)的首端设置有弯道二(406),所述的弯道二(406)弯向所述的滑槽一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杰潘蕴峰王海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兴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