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345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包括钢管桁梁和混凝土桥面板,所述钢管桁梁顶部与混凝土桥面板底部相连接,所述钢管桁梁由两根平行的上弦钢管、一根下弦钢管以及复数根对称连接上弦钢管和下弦钢管的钢腹杆组成,所述下弦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下弦钢管内铺设有施加预应力的预应力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钢管混凝土下弦钢管施加预应力,可在减轻结构自重的前提下提高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的整体刚度,减小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在结构自重和车辆荷载下的变形,同时也可避免钢腹杆与下弦钢管焊接处因变形过大而开裂,下弦钢管施加预应力后可使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应用于更大跨度的桥梁结构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属于土木建筑

技术介绍
钢一混凝土组合梁桥通过连接件保证钢梁和混凝土板的整体共同受力,可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材料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由钢管桁梁和混凝土板组合形成的钢管组合桁梁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组合梁桥结构,其充分利用了圆钢管构件回转半径大、抗扭性能好、加工方便和防腐性能高等优点,同时又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通过调整钢管桁梁的高度获取所需的结构抗弯刚度。钢管组合桁梁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斜拉桥和悬索桥等桥型中。钢管组合桁梁有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主、支管相交的节点区是其薄弱环节,结构承载力往往由局部节点破坏控制,致使钢管组合桁梁的预期整体性能无法充分发挥。为此,可通过在下弦钢管内填充混凝土来提高节点区局部刚度和强度,保证节点区的局部破坏不早于整体破坏发生,并由此形成了另一种组合梁桥结构——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然而,虽然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可进一步提高结构的整体刚度和承载力,但是当桁梁跨度较大时,在结构自重及车辆荷载的共同作用下,桁梁将产生较大的变形,无法满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钢管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组合桁梁,包括钢管桁梁和混凝土桥面板,所述钢管桁梁顶部与混凝土桥面板底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桁梁由两根平行的上弦钢管、一根下弦钢管以及复数根对称连接上弦钢管和下弦钢管的钢腹杆组成,所述下弦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所述下弦钢管内铺设有施加预应力的预应力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建刚陈宝春吴庆雄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