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92545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包括中心管和与其通信的外壳,电极两极分别设在中心管和外壳上,在中心管和外壳间设置有交替布置的若干阴阳离子交换膜,由阴阳离子交换膜分隔出浓水室和淡水室。在中心管和外壳上设有端盖,端盖与中心管间设连接件连接,端盖与外壳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表面为平面,整体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端盖与外壳相接处的最外端的外壳上设置有外丝纹,在端盖圆周边设置有与外丝纹对应的内丝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端盖上设有丝口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其结构合理密封好,抗压能力强,降低了组件出现内漏或外漏现象的可能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尤其是一种密封性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
技术介绍
电除盐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高/超纯水制备技术,它把传统的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既克服了电渗析不能深度脱盐的缺点,又弥补了离子交换不能连续工作、需消耗酸碱再生的不足,这些显著的优势使得该技术在各行业的纯水制备中得以迅速推广。电除盐组件一般包括组件外壳,以及布置于壳体之内的正负电极,位于正负电极之间的,交替布置的阴、阳离子交换膜,以及由阴阳膜所分隔而成的电极室、浓水室和淡水室。从结构而言电除盐组件一般可分为板框式结构和卷式结构。如中国专利CN2327675,CN2394705Y公开了一种螺旋卷式电除盐组件,其结构简单,包括圆通形外壳,设于圆筒形外壳内部的阴极、阳极,阴阳离子交换膜,淡水室中的离子交换树脂,以及浓水室中的支撑材料。其中,中心管兼做已电极和浓水分布管,离子交换膜及结构支撑材料围绕中心管呈螺旋卷式缠绕布置。圆筒形组件两端设有端盖,端盖固定于中心管,端盖和外壳以及端盖与中心管间实行密封设计。在现有电除盐组件中,端盖部分的结构从上之下分为塑料外盖,金属增强压盖,塑料注塑内盖,位于端盖下部的组件内心内圈和集水板。其中端盖(金属增强压盖和塑料注塑内盖)通过螺母与组件中心管锁紧固定。塑料注塑内盖与组件外壳之间,组件内芯内圈与组件外壳之间,塑料注塑内盖与中心管之间分别设计有密封结构,密封采用密封圈方式。由此构成整个电除盐组件的密封体系。在组件使用时,组件内部压力将施加于塑料注塑内盖和金属增强压盖,并主要由金属增强压盖承担。由于金属增强压盖(不锈钢)和塑料注塑内盖是完全分离的结 构部件,金属增强压盖(不锈钢)和塑料注塑内盖只是在组件中心管处锁紧固定,它们在组件外壳处并无锁紧结构,这样一来,当组件内压力增加时,金属增强压盖(不锈钢)和塑料注塑内盖的外延会发生形变。当组件内部压力增高时,内盖的外沿部分由于压力的作用会出现外翻现象,这种形变会造成塑料注塑内盖与外壳间的密封不良或失效,从而发生组件泄漏问题。组件中淡水与外界之间,和淡水与电极水之间分别另有一道密封结构设计,由于密封是采用面密封原理,因此对组件外壳表面密封处的表面质量和外壳的同心度要求都较高。如果组件外壳内壁密封面有缺陷,或组件外壳同心度不好,密封圈与外壳内壁的密封就会不良,从而将会造成组件内漏(淡水与极水之间),从而影响产水水质;或者造成组件外漏(淡水与外界间),影响组件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密封性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结构合理,密封性好,抗压能力强,降低了组件内漏或者外漏的可能性。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组件端盖外沿压力形变问题和组件端盖密封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组件外壳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导致的组件外壳制造成本提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包括中心管和与其通信的外壳,电极两极分别设在中心管和外壳上,在中心管和外壳间设置有交替布置的若干阴阳离子交换膜,由阴阳离子交换膜分隔出浓水室和淡水室。在中心管和外壳上设有端盖,端盖与中心管间设连接件连接,端盖与外壳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端盖上表面为平面,整体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端盖与外壳相接处的最外端的外壳上设置有外丝纹,在端盖圆周边设置有与外丝纹对应的内丝纹。端盖和外壳以丝纹锁紧,中心管处用锁紧螺母锁紧,有效解决了端盖四周容易翻边变形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以与中心管相接的中心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分布有加强筋,加强筋数目为3-12根。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上两根加强筋之间设有淡水和产水进出口。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是由X型密封圈和O型密封圈交错排列构成。在采用O形密封圈后,在淡水和浓水间的密封由原来的一道X型密封圈变成了两道密封,在淡水和浓水间的隔绝起到了“双保险”作用,类似的,淡水室与外部组件间也有两道密封,从而保证了组件不发生内漏和外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不仅提高了组件的耐压性能,防止端盖外沿翻边,并且有效的防止了组件的内漏和外漏,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的整体视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 型的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的密封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包括中心管(I)和与其同心的外壳(2),电极两极分别设在中心管(I)和外壳(2)上,在中心管(I)和外壳(2)间设置有交替布置的若干阴阳离子交换膜(3),由阴阳离子交换膜(3)分隔出浓水室和淡水室。在中心管(I)和外壳(2)上设有端盖(4),端盖(4)与中心管(I)间设连接件连接,端盖与外壳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上表面为平面,整体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端盖(4)与外壳(2)相接处的最外端的外壳(2)上设置有外丝纹¢),在端盖(4)圆周边设置有与外丝纹对应的内丝纹(7)。端盖(4)以与中心管(I)相接的中心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分布有加强筋,加强筋数目为8根。两根加强筋之间设有淡水和产水进出口。所述密封圈是由X型密封圈(9)和O型密封圈⑶交错排列构成。权利要求1.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包括中心管(I)和与其同心的外壳(2),电极两极分别设在中心管(I)和外壳(2)上,在中心管(I)和外壳(2)间设置有交替布置的若干阴阳离子交换膜(3),由阴阳离子交换膜(3)分隔出浓水室和淡水室,在中心管(I)和外壳(2)上设有端盖(4),端盖(4)与中心管(I)间设连接件连接,端盖与外壳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上表面为平面,整体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端盖(4)与外壳(2)相接处的最外端的外壳(2)上设置有外丝纹¢),在端盖(4)圆周边设置有与外丝纹对应的内丝纹(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以与中心管(I)相接的中心孔为中心,呈辐射状均匀分布有加强筋,加强筋数目为3-12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上两根加强筋之间设有淡水和产水进出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是由X型密封圈(9)和O型密封圈⑶交错排列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包括中心管和与其通信的外壳,电极两极分别设在中心管和外壳上,在中心管和外壳间设置有交替布置的若干阴阳离子交换膜,由阴阳离子交换膜分隔出浓水室和淡水室。在中心管和外壳上设有端盖,端盖与中心管间设连接件连接,端盖与外壳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表面为平面,整体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端盖与外壳相接处的最外端的外壳上设置有外丝纹,在端盖圆周边设置有与外丝纹对应的内丝纹。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端盖上设有丝口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其结构合理密封好,抗压能力强,降低了组件出现内漏或外漏现象的可能性。文档编号C02F1/42GK203095683SQ20132014525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 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改良的卷式电除盐器组件,包括中心管(1)和与其同心的外壳(2),电极两极分别设在中心管(1)和外壳(2)上,在中心管(1)和外壳(2)间设置有交替布置的若干阴阳离子交换膜(3),由阴阳离子交换膜(3)分隔出浓水室和淡水室,在中心管(1)和外壳(2)上设有端盖(4),端盖(4)与中心管(1)间设连接件连接,端盖与外壳间设有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4)上表面为平面,整体为内凹的圆弧形,所述端盖(4)与外壳(2)相接处的最外端的外壳(2)上设置有外丝纹(6),在端盖(4)圆周边设置有与外丝纹对应的内丝纹(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陆方张丽芬胡勤阳王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