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素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92475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溴素干燥装置,包括塔体,塔体内设有将塔体内腔分隔成上部的填料腔和下部的料液腔的隔板,隔板上布有多个过液孔,填料腔内设有放置在隔板上的填料层,填料层和塔体顶壁之间的空间为进液室,进液室的室壁上设有与进液室连通的溴素进管、浓硫酸进管和排气管;塔体底部连接有总出液管,总出液管上连通有浓硫酸出管和溴素出管,浓硫酸出管串接有浓硫酸流出阀,溴素出管上依次串接有第一溴素流出阀和第二溴素流出阀;溴素出管上连接有与第二溴素流出阀并联设置且位于溴素出管上方的溢流支路。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溴素干燥效率高、干燥效果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溴素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工业溴素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这部分水分会直接影响到溴素的直接应用,为了降低或除去溴素中的水分,传统做法多采用自然沉降的方式进行脱水,即利用溴素和水的比重不同,使溴素沉淀,从而达到溴素和水分离的目的。上述溴素脱水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一是脱水效率低,二是脱水效果差。因此,有必要技术一种溴素干燥装置,以提高溴素脱水效率和脱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溴素干燥装置,以达到快速和较彻底地脱除溴素中水分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溴素干燥装置,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塔体,塔体内设有将塔体内腔分隔成上部的填料腔和下部的料液腔的隔板,隔板上布有多个过液孔,填料腔内设有放置在隔板上的填料层,填料层和塔体顶壁之间的空间为进液室,进液室的室壁上设有与进液室连通的溴素进管、浓硫酸进管和排气管;塔体底部连接有总出液管,总出液管上连通有浓硫酸出管和溴素出管,浓硫酸出管串接有浓硫酸流出阀,溴素出管上依次串接有第一溴素流出阀和第二溴素流出阀;溴素出管上连接有与第二溴素流出阀并联设置且位于溴素出管上方的溢流支路。`所述溢流支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溢流液进管、溢流液平流管和溢流液出管;溢流液进管和溢流液出管竖直设置,溢流液平流管水平设置,溢流液进管在第二溴素流出阀的前侧与溴素出管连通且其上串接第一溢流液阀,溢流液出管在第二溴素流出阀的后侧与溴素出管连通。所述溢流液平流管上串接有第二溢流液阀和第三溢流液阀,位于第二溢流液阀和第三溢流液阀之间的溢流液平流管的管段为透明段。所述溢流支路上连通有与排气管连通的防虹吸管。所述溢流支路上连通有与排气管连通的防虹吸管。所述防虹吸管靠近溢流液平流管与溢流液出管的连接处与溢流支路连通。所述填料腔和料液腔的腔壁上均连接有位于塔体外部的液位计。所述隔板采用四氟板制成,塔体和管道及阀门均为钢衬四氟材料制成。本技术的使用方式如下:让浓硫酸从浓硫酸进管进入进液室,然后进入料液室形成一定液位的硫酸层,让含水的溴素从溴素进管进入进液室并流经填料层,在填料层的作用下二者充分混合接触,溴素中的水分被浓硫酸吸收,由于溴素的比重大于硫酸溶液,溴素汇集于料液腔底部,随着含水溴素的不断流入,汇集于料液腔底部的溴素液位愈来愈高,当溴素液位高于溢流液平流管时,可通过溢流支路和溴素出管位于第二溴素流出阀之后的管段将溴素导出,以实现溴素的干燥;在整个溴素脱水干燥和溴素溢流导出的过程中,浓硫酸流出阀和第二溴素流出阀要处于截止状态,第一溴素流出阀和溢流支路要保持畅通。当塔体内硫酸的浓度低于80%时已基本没有脱水效果,需要更换浓硫酸,则应停止向塔体内供送含水溴素,让溴素充分溢流后,关闭溢流支路,打开第二溴素流出阀,让残留在料液腔底部的溴素通过溴素出管流出,残留溴素流出后,关闭第一溴素流出阀并打开硫酸流出阀,让硫酸流出塔体,硫酸排空后,关闭硫酸流出阀和第二溴素流出阀,打开第一溴素流出阀和溢流支路,即可进行下批次溴素的干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操作方便,溴素干燥效率高、干燥效果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溴素干燥装置包括塔体1,塔体I内设有将塔体I内腔分隔成上部的填料腔和下部的料液腔的隔板2,隔板2上布有多个过液孔3,填料腔内设有放置在隔板2上的填料层4,填料层4由填料组成,填料为现有产品,例如可采用鲍尔环和拉西环等,其目的是为了增大浓硫酸和溴素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溴素的干燥效率。填料层4和塔体I顶壁之间的空间为进液室,进液室的室壁上设有与进液室连通的溴素进管5、浓硫酸进管6和排气管7 ;溴素进管5和排气管7设在塔体I的顶部,浓硫酸进管6设在塔体I的侧部,溴素进管5连接在排气管7的侧部并通过排气管7的内腔与进液室连通。填料腔和料液腔的腔壁上均连接有位于塔体I外部的液位计21,用以观察硫酸和溴素液位的变化,以更好地控制干燥的进程。塔体I底部连接有总出液管8,总出液管8上连通有浓硫酸出管9和溴素出管10,浓硫酸出管9串接有浓硫酸流出阀11,溴素出管10上依次串接有第一溴素流出阀12和第二溴素流出阀13 ;溴素出管10上 连接有与第二溴素流出阀13并联设置且位于溴素出管10上方的溢流支路。所述溢流支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溢流液进管14、溢流液平流管15和溢流液出管16 ;溢流液进管14和溢流液出管16竖直设置,溢流液平流管15水平设置,溢流液进管14在第二溴素流出阀13的前侧与溴素出管10连通且其上串接第一溢流液阀17,溢流液出管16在第二溴素流出阀13的后侧与溴素出管10连通。所述溢流液平流管15上串接有第二溢流液阀18和第三溢流液阀19,位于第二溢流液阀18和第三溢流液阀19之间的溢流液平流管的管段为透明段,该透明段的设置是为了便于观察溴素的溢流量和溢流速度,便于通过调节第二溢流液阀18和第三溢流液阀19的开口度,来控制溴素的溢流量和溢流速度在设定的范围内。上述第二溴素流出阀13的前、后侧位置的确定是按下述标准进行的,SP靠近总出液管8的一侧为前,远离总出液管8的一侧为后,同样的规定,溴素出管10靠近总出液管8的一端为前,远离总出液管8的一端为后。所述溢流支路上连通有与排气管7连通的防虹吸管20,防虹吸管20的设置是为了防止溢流支路出现虹吸现象,防止将酸液吸入溢流支路和溴素出管10内。防虹吸管20靠近溢流液平流管15与溢流液出管16的连接处与溢流支路连通,例如,防虹吸管20可与溢流液平流管15的末段连通,也可与溢流液出管16的进段连通,还可在溢流液平流管15与溢流液出管16的连接处进行连通,图中示出的是上述第三种情形。本技术中所述隔板采用四氟板制成,塔体和管道及阀门均采用钢衬四氟材料制成。·权利要求1.一种溴素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塔体(I)内设有将塔体(I)内腔分隔成上部的填料腔和下部的料液腔的隔板(2),隔板(2)上布有多个过液孔(3),填料腔内设有放置在隔板(2)上的填料层(4),填料层(4)和塔体(I)顶壁之间的空间为进液室,进液室的室壁上设有与进液室连通的溴素进管(5)、浓硫酸进管(6)和排气管(7);塔体(I)底部连接有总出液管(8),总出液管(8)上连通有浓硫酸出管(9)和溴素出管(10),浓硫酸出管(9)串接有浓硫酸流出阀(11),溴素出管(10)上依次串接有第一溴素流出阀(12)和第二溴素流出阀(13);溴素出管(10)上连接有与第二溴素流出阀(13)并联设置且位于溴素出管(10)上方的溢流支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溴素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支路包括依次首尾相接的溢流液进管(14)、溢流液平流管(15)和溢流液出管(16);溢流液进管(14)和溢流液出管(16)竖直设置,溢流液平流管(15)水平设置,溢流液进管(14)在第二溴素流出阀(13)的前侧与溴素出管(10)连通且其上串接第一溢流液阀(17),溢流液出管(16)在第二溴素流出阀(13)的后侧与溴素出管(10)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溴素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液平流管(15)上串接有第二溢流液阀(18)和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溴素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1),塔体(1)内设有将塔体(1)内腔分隔成上部的填料腔和下部的料液腔的隔板(2),隔板(2)上布有多个过液孔(3),填料腔内设有放置在隔板(2)上的填料层(4),填料层(4)和塔体(1)顶壁之间的空间为进液室,进液室的室壁上设有与进液室连通的溴素进管(5)、浓硫酸进管(6)和排气管(7);塔体(1)底部连接有总出液管(8),总出液管(8)上连通有浓硫酸出管(9)和溴素出管(10),浓硫酸出管(9)串接有浓硫酸流出阀(11),溴素出管(10)上依次串接有第一溴素流出阀(12)和第二溴素流出阀(13);溴素出管(10)上连接有与第二溴素流出阀(13)并联设置且位于溴素出管(10)上方的溢流支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善华孟烨李善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一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