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8867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它含有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和两个连杆,所述两个连杆的前端分别与前固定架的两边连接,所述两个连杆的后端从所述后固定架两边的通孔内穿过,并且两个连杆的后端端头与所述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两个连杆上分别套装一个弹簧,所述两个连杆后端滑动式套装一个滑动套,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动套和前固定架之间;所述前固定架的中心设置有钻头贯通孔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钻头贯通孔连通,所述滑动套的中心设置有开口贯通孔,所述开口贯通孔的开口台肩壁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钻削过程中,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和钻削的平稳性,并减少钻头和工件表面的磨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头缓冲压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头导向定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钻头缓冲压紧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中,钻孔是常见的加工方式,钻头在平面上钻孔相对容易,但在一些球面或不规则平面上钻孔时钻头不容易固定,容易造成钻孔错位或偏斜,进而影响工件质量;另外,钻头在钻孔过程中产生高温,需要单独用冷却装置进行冷却,而目前冷却方式是一个蛇形管,它不能自动跟随钻头,因而冷却效果差且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且冷却效果好的钻头缓冲压紧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含有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和两个连杆,所述两个连杆的前端分别与前固定架的两边连接,所述两个连杆的后端从所述后固定架两边的通孔内穿过,并且两个连杆的后端端头与所述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两个连杆上分别套装一个弹簧,所述两个连杆后端滑动式套装一个滑动套,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动套和前固定架之间;所述前固定架的中心设置有钻头贯通孔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钻头贯通孔连通,所述滑动套的中心设置有开口贯通孔,该开口贯通孔的轴心与所述钻头贯通孔的轴心同轴,所述开口贯通孔的开口台肩壁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前固定架的前端面形状与钻孔工件的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前固定架和两个连杆的前端活动式连接。所述滑动套与弹簧之间设置有垫环,所述垫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后固定架与滑动套活动式连接。所述开口贯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圆环垫。·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利用弹簧产生的预紧力,并巧妙的将其转化成缓冲装置,在钻削过程中,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和钻削的平稳性,并减少钻头和工件表面的磨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闻生广效率。2、本技术冷却和加工同步进行,及时解决了加工中出现的高温问题,保护工件且提闻钻头使用寿命。3、本技术弹簧预紧力的大小随钻孔大小、深浅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定位准确,另外,前端固定机构可以根据加工表面的不同进行更换,比如加工球面时可以更换成内球面形状,与要加工的球面贴合,从而更方便钻孔。4、本技术解决了在不规则平面或球面上钻孔不易固定的问题,同时解决了钻头工作过程自动冷却问题。5、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定位准确且冷却效果好,其适用范围广,尤其是适用于非平面的钻削,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钻头缓冲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中,1-后固定架,2-开Π贯通孔,3-滑动套,4-垫环,5-弹簧,6-连杆,7-前固定架,8-进液管,9-钻头贯通孔,10-紧固螺栓。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含有前固定架7、后固定架I和两个连杆6,其中:两个连杆6的前端分别与前固定架7的两边连接,两个连杆6的后端从后固定架I两边的通孔内穿过,并且两个连杆6的后端端头与后固定架I之间设置有限位螺钉(图中未画出,限位螺钉防止连杆后端从后固定架的通孔中脱出),两个连杆6上分别套装一个弹簧5,两个连杆6后端滑动式套装一个滑动套3,弹簧5位于滑动套3和前固定架7之间;前固定架7的中心设置有钻头贯通孔9和进液管8,进液管8与钻头贯通孔9连通,滑动套3的中心设置有开口贯通孔2,该开口贯通孔2的轴心与钻头贯通孔9的轴心同轴,开口贯通孔2的开口台肩壁上设置有紧固螺栓10。前固定架7的前端面形状与钻孔工件的表面形状相匹配;前固定架7和两个连杆6的前端活动式连接,便于根据不同的钻孔工件更换不同的前固定架7。 滑动套3与弹簧5之间设置有垫环4,垫环4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图中为两个,改变垫环4的数量,能够改变弹簧5的压紧力)。后固定架I与滑动套3活动式连接(图中未画出)。开口贯通孔2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圆环垫(图中未画出)。使用时,钻头从开口贯通孔2和钻头贯通孔9中通过,钻头架推动钻头前进的同时给滑动套3 —定的前进力,滑动套3通过弹簧5使前固定架7紧贴在钻孔工件表面,从而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和钻削的平稳性,并减少钻头和工件表面的磨损,另外,通过进液管8浇注冷却液,起到很好的冷却作用。前固定架7可以根据加工表面的不同进行更换,比如加工球面时可以更换成内球面形状,与要加工的球面贴合,从而更方便钻孔。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 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含有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和两个连杆,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连杆的前端分别与前固定架的两边连接,所述两个连杆的后端从所述后固定架两边的通孔内穿过,并且两个连杆的后端端头与所述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两个连杆上分别套装一个弹簧,所述两个连杆后端滑动式套装一个滑动套,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动套和前固定架之间;所述前固定架的中心设置有钻头贯通孔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钻头贯通孔连通,所述滑动套的中心设置有开口贯通孔,该开口贯通孔的轴心与所述钻头贯通孔的轴心同轴,所述开口贯通孔的开口台肩壁上设置有紧固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前固定架的前端面形状与钻孔工件的表面形状相匹配;所述前固定架和两个连杆的前端活动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滑动套与弹簧之间设置有垫环,所述垫环的数量为一个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后固定架与滑动套活动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开口贯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圆环垫。·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它含有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和两个连杆,所述两个连杆的前端分别与前固定架的两边连接,所述两个连杆的后端从所述后固定架两边的通孔内穿过,并且两个连杆的后端端头与所述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两个连杆上分别套装一个弹簧,所述两个连杆后端滑动式套装一个滑动套,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动套和前固定架之间;所述前固定架的中心设置有钻头贯通孔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钻头贯通孔连通,所述滑动套的中心设置有开口贯通孔,所述开口贯通孔的开口台肩壁上设置有紧固螺栓。本技术在钻削过程中,保证定位的准确性和钻削的平稳性,并减少钻头和工件表面的磨损,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3B49/00GK203091810SQ20132013358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赵东辉, 张慧, 王保华, 朱劲松, 李妍缘, 时存 申请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头缓冲压紧装置,含有前固定架、后固定架和两个连杆,其特征是:所述两个连杆的前端分别与前固定架的两边连接,所述两个连杆的后端从所述后固定架两边的通孔内穿过,并且两个连杆的后端端头与所述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限位螺钉,所述两个连杆上分别套装一个弹簧,所述两个连杆后端滑动式套装一个滑动套,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动套和前固定架之间;所述前固定架的中心设置有钻头贯通孔和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钻头贯通孔连通,所述滑动套的中心设置有开口贯通孔,该开口贯通孔的轴心与所述钻头贯通孔的轴心同轴,所述开口贯通孔的开口台肩壁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辉张慧王保华朱劲松李妍缘时存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