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筒式磁力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925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筒式磁力辊,包括电磁辊,设置在电磁辊一端的滑环取电系统,和设置在电磁辊另一端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电磁辊轴向辊身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磁力系统,各磁力系统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成随电磁辊旋转的多极磁力组;所述磁力系统由磁极和绕制在磁极上的一组或者至少二组线圈组成,且相邻磁力系统之间设置有磁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多磁极结构,增加了磁场分布的均匀性,很好的提高了磁场的吸附力。电磁辊由于轴向空间受限较少,可以放置大量的电磁线圈,以便用极强的磁势来获取较大的磁力,因而几乎不受径向分布的影响。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各个电磁部分均可任意编组,也比以往的更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场合。(*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等行业使用的电磁制动辊,特别指一种直筒式磁力辊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使用的电磁制动辊,都是进口国外的产品,随着国内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该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单靠进口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钢铁行业的需要,而且国外产品结构相对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直筒式磁力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电磁辊,设置在电磁辊一端的滑环取电系统,和设置在电磁棍 另一端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磁力棍,其电磁棍轴向棍身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磁力系统,各磁力系统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成随电磁辊旋转的多极磁力组;所述磁力系统由磁极和绕制在磁极上的一组或者至少二组线圈组成,且相邻磁力系统之间设置有磁隔。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多磁极结构,增加了磁场分布的均匀性,很好的提高了磁场的吸附力。电磁辊由于轴向空间受限较少,可以放置大量的电磁线圈,以便用极强的磁势来获取较大的磁力,因而几乎不受径向分布的影响。同时本技术的各个电磁部分均可任意编组,也比以往的更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场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磁力系统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2可知,本技术包括电磁辊I,设置在电磁辊I 一端的滑环取电系统2,和设置在电磁棍I另一端的动力传动系统3,其电磁棍I轴向棍身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磁力系统4,各磁力系统4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成随电磁辊I旋转的多极磁力组;所述磁力系统4由磁极9和绕制在磁极9上的一组或者至少二组线圈6组成,且相邻磁力系统4之间设置有磁隔5。本技术所述的磁力系统4由一组线圈6和磁极9组成,或者由至少二组线圈6和磁极9组成,且各不同线圈数的磁力系统4在电磁辊I上为混搭排列方式,相邻磁力系统4通过磁隔5间隔开。所述的各组线圈6均包括绕制并固定线圈6的骨架8,包裹在线圈6上的内外绝缘7,和设置在每组线圈6外部的外套10。本技术的结构原理:本技术在电磁辊I的一个端部安置有滑环取电系统2,另一端装配有动力传动系统3,中间部分则分为许多个磁力系统4,每个磁力系统4分属于更高一级的磁力组;多组磁力系统4用电学中的串并联方式连接,每个磁力系统又由磁隔5、线圈6、内外绝缘7、骨架8、磁极9、外套10等组成;其中多个线圈分为几组,混接成适当的励磁电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电源电流通过滑环取电系统给线圈励磁时,在磁极周围便产生了强大的磁场;同时电磁棍轴体由动力传动系统带动旋转,组分好的几个磁场大小的磁力可准确的将补吸引物推往旋转的方向。本技术主要是在电磁辊的轴向上放置有许多的电磁线圈,通过对线圈组分,弥补空间的不足,可以获得很强的电磁旋转力。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一种直筒式磁力棍,包括电磁棍(I),设置在电磁棍(I) 一端的滑环取电系统(2 ),和设置在电磁辊(I)另一端的动力传动系统(3),其特征在于电磁辊(I)轴向辊身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磁力系统(4),各磁力系统(4)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成随电磁辊(I)旋转的多极磁力组;所述磁力系统(4)由磁极(9)和绕制在磁极(9)上的一组或者至少二组线圈(6)组成,且相邻磁力系统(4 )之间设置有磁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筒式磁力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力系统(4)由一组线圈(6)和磁极(9)组成,或者由至少二组线圈(6)和磁极(9)组成,且各不同线圈数的磁力系统(4)在电磁辊(I)上为混搭排列方式,相邻磁力系统(4)通过磁隔(5)间隔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筒式磁力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组线圈(6)均包括绕制并固定线圈(6)的骨架(8),包裹在线圈(6)上的内外绝缘(7),和设置在每组线圈(6)外部的外套(10)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直筒式磁力辊,包括电磁辊,设置在电磁辊一端的滑环取电系统,和设置在电磁辊另一端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电磁辊轴向辊身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磁力系统,各磁力系统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成随电磁辊旋转的多极磁力组;所述磁力系统由磁极和绕制在磁极上的一组或者至少二组线圈组成,且相邻磁力系统之间设置有磁隔。本技术采用多磁极结构,增加了磁场分布的均匀性,很好的提高了磁场的吸附力。电磁辊由于轴向空间受限较少,可以放置大量的电磁线圈,以便用极强的磁势来获取较大的磁力,因而几乎不受径向分布的影响。同时本技术的各个电磁部分均可任意编组,也比以往的更能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场合。文档编号B03C1/00GK203091063SQ20122070224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春波 申请人:岳阳强力电磁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直筒式磁力辊,包括电磁辊(1),设置在电磁辊(1)一端的滑环取电系统(2),和设置在电磁辊(1)另一端的动力传动系统(3),其特征在于电磁辊(1)轴向辊身上设置有至少二个磁力系统(4),各磁力系统(4)通过串联或并联方式连接成随电磁辊(1)旋转的多极磁力组;所述磁力系统(4)由磁极(9)和绕制在磁极(9)上的一组或者至少二组线圈(6)组成,且相邻磁力系统(4)之间设置有磁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波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强力电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