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传福专利>正文

活动扳手握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713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活动扳手握柄,主要是将活动扳手的握柄采取不等径近似椭圆形宽窄缩束设计,使握柄接近固定颚夹的一侧作较宽厚度(或大半径)设置,而近活动颚夹一侧则作较窄厚度(或小半径)设置,并使其宽窄部位间的侧边介面作适当的弧度修饰。从而能引导使用者在锁卸操作上,均能正确操作施力,可适当延长扳手寿命并增进操作安全。(*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活动扳手握柄的改进。一般的活动扳手在结构设计上,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所示,主要是于一硬质扁平握柄10端部一侧延伸形成一固定颚夹11,而另侧则组设一活动颚夹12,并藉一旋钮件13调整活动颚夹12位移以行使张夹动作,以能对螺栓(帽)形成夹持,由扳转握柄10带动固定颚夹11及活动颚夹12施力掣松或旋紧螺栓(帽),并藉活动颚夹12的张夹调整而能适用多种规格螺栓(帽)的锁卸,构成活动扳手的基本功能。此类活动扳手在行使螺栓(帽)的锁卸作业时,为顾及其操作的稳固性,一般系以扳手的固定颚夹作为主要施力部位,而活动颚夹则作为辅助夹持施力(请参阅图2所示),亦即在扳控操作扳手时,扳手的应力作用乃集中在固定颚夹部位,因固定颚夹系与握柄一体成型,能承受较大应力,若使用者在操作时,误以活动颚夹为主要施力部位(如图3所示),则将因该活动颚夹所能承受的应力作用程度较小,导致活动颚夹与旋钮件螺合的齿部极易发生崩损或进脱现象,不但影响扳手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有碍操作的安全性。换言之,正确的扳手操作模式,不但可适度延长扳手使用寿命,同时可增进操控上的安全,惟因习知活动扳手的握柄多为同一厚度的扁平状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扳手握柄,主要是于握柄端部一侧一体延伸形成一固定颚夹,而由另侧组设一活动颚夹,并藉一旋钮件调整活动颚夹位移以行使张夹动作,据以构成活动扳手的基本架构,其特征在于:该握柄采用不等半径近似椭圆形的宽窄缩束设计,使握柄接近固定颚夹的一 侧作较宽厚度或大半径设置,而近活动颚夹一侧则作较窄厚度或小半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福
申请(专利权)人:吴传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