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包括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双瓶瓶体为一体成型的塑质瓶体,具有:积液腔、水封缓冲腔、水封管腔及水封腔;积液腔顶端开设引流口与引流管连接;水封缓冲腔设置于水封管腔顶部与积液腔连通;水封管腔为竖向的管状腔体,并列设于积液腔和水封腔之间,底端与水封腔的底端连通,且容积小于水封腔;水封腔的顶端上设有通气口;调压瓶体也为一体成型的塑质瓶体,具有调压管腔和调压腔;调压管腔为竖向的管状腔体,其并列设于调压腔旁,且容积小于调压腔,调压管腔的底端与调压腔的底端连通;调压管腔的顶端开设用于通气和加液的开口,而调压腔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口;双瓶瓶体的通气口经一连通导管与调压瓶体的连接口连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水封式胸腔引流瓶,具体涉及一种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
技术介绍
水封式胸腔引流瓶,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胸、胸腔积液及手术后的胸腔闭式引流。水封式胸腔引流瓶,有三类:单瓶结构、双瓶结构和三瓶结构。从原理上说,所述单瓶结构是水封式胸腔引流的最基本结构,即仅有一个瓶,同时具有积液和水封的功能,该瓶顶端上设通气口,且在该瓶内竖向插设一水封管,水封管顶端通出作为引流口与引流管连接,而其底端处于瓶内液体的液面以下构成水封。而所述双瓶结构是包括一个水封瓶与一个一积液瓶,将水封瓶顶端与积液瓶顶部连通,将引流口设于积液瓶的顶端上用于与引流管连接。所述三瓶结构是在双瓶结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调压瓶,水封瓶顶端的通气口与调压瓶的顶部连通,在调压瓶外竖向设置一调压管,该调压管顶端通出,而其底端与调压瓶底部连通。单瓶结构有个缺陷:当从胸腔排出的液体越来越多时,水封瓶内的液面会越来越高,即水封管处于水封瓶内液体的液面以下部分增加,导致从胸腔排出液体的阻力也随之增加,而双瓶结构和三瓶结构已克服上述缺陷,故而,现普及使用的是双瓶结构和三瓶结构。具体用双瓶结构 还是三瓶结构,这需要医生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选择,故而医疗器械厂家是需要同时生产双瓶结构和三瓶结构这两类(或称两个规格)的胸腔引流瓶。现有技术中,双瓶结构和三瓶结构这两类(或称两个规格)的胸腔引流瓶均是各自单独开模制作生产的,模具无法通用,故而生产成本不低。而所述水封式胸腔引流瓶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如何进一步节约成本,降低售价,一直是本行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以节约成本,降低售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包括一双瓶瓶体和一调压瓶体;所述双瓶瓶体为一体成型的塑质瓶体,其具有:积液腔、水封缓冲腔、水封管腔、及水封腔;所述积液腔顶端上开设引流口与引流管连接;所述水封缓冲腔设置于所述水封管腔顶部,且与所述积液腔连通;所述水封管腔为一竖向的管状腔体,其并列设于所述积液腔和所述水封腔之间,其底端与所述水封腔的底端连通,且其容积小于所述水封腔的容积;所述水封腔的顶端上设有通气口;所述调压瓶体也为一体成型的塑质瓶体,其具有调压管腔和调压腔;所述调压管腔为一竖向的管状腔体,其并列设于调压腔旁,且其容积小于所述调压腔,调压管腔的底端与调压腔的底端连通;所述调压管腔的顶端开设用于通气和加液的开口,而调压腔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双瓶瓶体上的所述通气口经一连通导管与所述调压瓶体上的连接口连接导通。优选地,本技术所述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所述积液腔顶端的引流口上装有导流接头,所述导流接头一端与所述引流管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积液腔内。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所述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并列相靠设置,两者的接触面间,一者上设有连接凸起,另一者上对应设有嵌槽,所述连接凸起与嵌槽配合卡固,将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拼合。更近一步地,本技术所述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所述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左右并列相靠设置,所述双瓶瓶体的左右两侧面的上部各向外凸设有用于挂置挂耳的耳轴状凸起,而双瓶瓶体朝向调压瓶体那侧的耳轴状凸起即作为所述连接凸起,与调压瓶体上嵌槽配合卡固;而调压瓶体的背向双瓶瓶体的那侧的上部也向外凸设有一用于挂置挂耳的耳轴状凸起。更近一步地,本技术所述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还包括一底座,该底座上设有沿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拼合方向的相对的卡挡面,所述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卡嵌于这相对的卡挡面间,以此将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在拼合方向上压紧。更近一步地,本技术所述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所述底座包括一承托架和一矩形的旋转底板,所述旋转底板叠置于所述承托架下;所述旋转底板与所述承托架转动连接,使所述旋转底板具有垂直于所述承托架的展开支撑状态以及重合于所述承托架的收纳状态,且可在这两状态间转换。优选地,本技术所述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所述连通管上设有一单向阀,该单向阀的导通方向是从水封腔至调压腔。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所述调压腔的顶端上还设有一负压源接口,该负压源接口上设有调节阀。优选地,本技术所述的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所述积液腔包括第一积液腔和第二积液腔,所述第一积液腔的容积小于所述第二积液腔的容积,所述两个积液腔的总容积为500ml-2500ml。进一步地,本技术所述的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所述第一积液腔的厚度分为两个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厚度较小且其刻度值的间距较大。本技术的设计原理是:本技术专门设计了一双瓶瓶体和一调压瓶体,双瓶瓶体具有双瓶结构所有腔室,将其独立使用时即为双瓶结构的引流瓶;而在双瓶瓶体上再拼接上调压瓶体,再将连通管一连接,即成为三瓶结构的引流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由于本技术采用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拼合式的结构,生产时各开模生产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因调压瓶体的外形小开模成本不高,厂家可预先生产双瓶瓶体和一些调压瓶体已备用,在出厂时按客户的订单拼装或不拼装调压瓶体,灵活地实现双瓶和三瓶的转换。2、由于本技术双瓶瓶体和调压瓶体间以连接凸起和嵌槽的配合卡固,连接结构简单,无需外加连接部件,成本低。3、本技术瓶身外观上立体感强、视觉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导流接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积液腔的分级结构示意图;图5a、5b、5c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底座不同状态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双瓶瓶体;2、调压瓶体;3、水封管腔;4、水封腔;5、积液腔.6、通气口 ;7、引流口.8、引流管;9、调压管腔;10、调压腔;11、开口 ;12、连接口 ;13、负压源接口 ;14、调节阀;15、连接凸起;16、嵌槽;17、连通导管;18、耳轴状凸起;19、单向阀;20、底座;21、卡挡面;22、水封缓冲腔;23、承托架;24、旋转底板。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 5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包括一双瓶瓶体I和一调压瓶体2 ;所述双瓶瓶体I为一体成型的塑质瓶体,其具有:积液腔5、水封缓冲腔22、水封管腔3、及水封腔4 ;所述积液腔5顶端上开设引流口 7与引流管连接8 ;所述水封缓冲腔2设置于所述水封管腔3顶部,且与所述积液腔5连通;所述水封管腔3为一竖向的管状腔体,其并列设于所述积液腔5和所述水封腔4之间,其底端与所述水封腔4的底端连通,且其容积小于所述水封腔4的容积;所述水封腔4的顶端上设有通气口 6 ;所述调压瓶体2也为一体成型的塑质瓶体,其具有调压管腔9和调压腔10 ;所述调压管腔9为一竖向的管状腔体,其并列设于调压腔10旁,且其容积小于所述调压腔10,调压管腔9的底端与调压腔10的底端连通;所述调压管腔9的顶端开设用于通气和加液的开口 11,而调压腔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口 12 ;所述双瓶瓶体I上的所述通气口 6经一连通导管17与所述调压瓶体2上的连接口 12连接导通。一种变化实施方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瓶双瓶通用式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双瓶瓶体和一调压瓶体;所述双瓶瓶体为一体成型的塑质瓶体,其具有:积液腔、水封缓冲腔、水封管腔、及水封腔;所述积液腔顶端上开设引流口与引流管连接;所述水封缓冲腔设置于所述水封管腔顶部,且与所述积液腔连通;所述水封管腔为一竖向的管状腔体,其并列设于所述积液腔和所述水封腔之间,其底端与所述水封腔的底端连通,且其容积小于所述水封腔的容积;所述水封腔的顶端上设有通气口;所述调压瓶体也为一体成型的塑质瓶体,其具有调压管腔和调压腔;所述调压管腔为一竖向的管状腔体,其并列设于调压腔旁,且其容积小于所述调压腔,调压管腔的底端与调压腔的底端连通;所述调压管腔的顶端开设用于通气和加液的开口,而调压腔的顶端开设有连接口;所述双瓶瓶体上的所述通气口经一连通导管与所述调压瓶体上的连接口连接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钦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杰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