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引流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63448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15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引流瓶,包括:瓶体,其上部设置有瓶盖,瓶体底部设置有排液阀并连通有排液管;还包括以下功能部件:负压控制装置通过导管与瓶体内部连通,压力表与瓶体内部连通;负压引流管,呈Y形,其上部设置有互通的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第一支管的上端密封连接软管,软管通过第一管接头与瓶体内部连通,负压引流管下端为螺旋引流头;胸腔引流管,通过第二管接头与瓶体内部连通;内管,其上端与第二管接头连通,其下端自由垂放且未接触瓶体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多功能引流瓶对多种手术进行引流,使用方便,降低了使用成本。瓶体底部设置有排液管,能够及时将积液排出。通过压力表显示负压,使负压引流更加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引流瓶
技术介绍
引流瓶是术中或术后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其将腹腔、胸腔或者头颈部的手术中积液或者胸腔内的气体引出体外,避免手术感染,而且及时排出积液或者气体,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加快患者的康复。目前,头颈部腔镜手术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不多,手术量小,而对于此类手术缺乏相应的引流装置,现阶段的引流装置均来源于医务人员对现有医疗物品的制作与组装,因此,亟待出现此类手术的引流装置。再者,目前使用的引流瓶有多种,如负压引流球、腹腔引流袋以及水封瓶,但这些引流瓶功能单一,使用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分类,如果遇到物资缺乏,可能会耽误手术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引流瓶,其具有一个瓶体与多种手术引流用的功能部件,手术前只需将瓶体与相对应的功能部件进行简单的组装,即可进行相应手术的引流,使一个引流瓶能够为多种手术进行引流,使用方便,解决上述缺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引流瓶,包括:瓶体,其上部设置有瓶盖,所述瓶体底部设置有排液阀并连通有排液管;还包括以下功能部件:负压控制装置和压力表,所述负压控制装置通过导管与所述瓶体内部连通,所述压力表与所述瓶体内部连通;负压引流管,呈Y形,其上部设置有互通的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上端密封连接软管,所述软管通过第一管接头与所述瓶体内部连通,所述负压引流管下端为螺旋引流头;胸腔引流管,其通过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瓶体内部连通;内管,置于所述瓶体内,其上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连通,其下端自由垂放且未接触所述瓶体的底部。其中,在所述瓶体外壁的两侧从上至下设有体积刻度线,并在所述瓶体外壁的下部设置有水位线,所述水位线高于所述内管下端4~6cm。其中,所述第二支管内设有冲洗内套管,所述冲洗内套管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支管内壁延伸至所述螺旋引流头的起始处,另一端连接外部冲洗液供应源。其中,所述螺旋引流头为空心结构,其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三条向内凹陷形成的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所述螺旋引流头轴向螺旋延伸至所述螺旋引流头两端。其中,所述第一管接头内部设置有单向阀,所述第二管接头与所述第一管接头的结构相同。其中,所述胸腔引流管与所述第二管接头连接端的管壁上设有分度值为1mm的刻度线,在另一端的所述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三个螺旋排列的引流孔。其中,所述负压引流管的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下方的管壁处设有分度值为1mm的刻度线。其中,所述瓶盖上设置有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管接头、所述第二管接头、所述导管和所述排液阀的安装孔,各个所述安装孔均附有封口盖。较佳的,还包括漏斗。其中,所述胸腔引流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二支管上均设有止水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的引流瓶具有一个瓶体,和针对不同手术引流所需的功能部件,将功能部件最大程度简化,当需要进行某种手术的引流时,只需选择对应的功能部件与瓶体进行简单的组装即可,因此不必对引流瓶进行严格的分类,使用方便,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使用成本。瓶体底部设置有排液管,能够及时将积液排出,保证清洁卫生。通过压力表显示负压,使负压引流更加准确。在负压引流管的第一支管上密封连接有软管,当压力表无法检测瓶体内的压强时,可通过软管的变形程度观察,确保负压引流的安全性。负压引流管上设置有第二支管,方便对引流部位进行冲洗。此外,在第二支管内设置冲洗内套管,减少患者痛苦,并能够更加稳定的注射冲洗液,同时避免冲洗液与积液混合。螺旋引流头上螺旋形导流槽的设计,增大了引流面积,能够避免发生堵塞,使引流更加稳定的进行。在管接头内设置有单向阀,避免积液的回流。在胸腔引流管与负压引流管上设置刻度值,能够更加准确的定位两管植入皮下组织的深度,避免意外影响正常引流,确保引流能够顺利的完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多功能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多功能引流瓶的冲洗内套管置于所述负压引流管内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多功能引流瓶中螺旋引流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多功能引流瓶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瓶体2-螺旋引流头4-冲洗内套管5-负压引流管6-第一支管7-第二支管8-软管91-第一管接头92-第二管接头10-胸部引流导管11-压力表12-导管13-瓶盖14-悬挂带15-内管16-负压控制装置17-排液管18-漏斗19-封口盖20-水位线21-排液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其为本技术中多功能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其包括:瓶体1,其上部设置有瓶盖13,所述瓶体1底部中心位置设置有排液阀21并连通有排液管17;还包括以下功能部件:负压控制装置16和压力表11,负压控制装置16通过导管12与瓶体1内部连通,压力表11与瓶体1内部连通;负压引流管5,呈Y形,其上部设置有互通的第一支管6与第二支管7,第一支管6的上端密封连接有软管8,软管8通过第一管接头91与瓶体1内部连通,负压引流管5下端为螺旋引流头2。胸腔引流管10,其通过第二管接头92与所述瓶体1内部连通;内管15,置于瓶体1内,其上端与第二管接头92连通,其下端自由垂放且未接触瓶体1的底部。在上述基础上,瓶盖13上设置有三个安装孔,导管12通过其中一个安装孔与瓶体1内部连接,第一管接头91、第二管接头92各自旋进一个安装孔中,为了确保气密性,可以在每个安装孔中设置一层橡胶垫。第一管接头91与第二管接头92的结构相同,其中均设置有一个单向阀,液体只能通过该单向阀流向瓶体1内而不能倒流。做腹腔引流手术后,需要对患处进行冲洗,因此本专利技术中将负压引流管5设计为Y形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的第二支管7用于注射冲洗液,为了减少患者痛苦,并能够更加稳定的注射冲洗液,同时避免冲洗液与积液混合,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二支管7内设有冲洗内套管4,该冲洗内套管4的一端沿第二支管7内壁延伸至螺旋引流头2的起始处,另一端连接外部冲洗液供应源,需要冲洗时,只需将冲洗液注入到冲洗内套管4中即可。如图3所示,负压引流管5的下端设计为螺旋引流头2,一体连接,螺旋引流头2为空心结构,其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三条向内凹陷形成的导流槽,该凹槽沿螺旋引流头2轴向螺旋延伸至该螺旋引流头2两端,将螺旋引流头2置于皮下组织需要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其上部设置有瓶盖(13),所述瓶体(1)底部设置有排液阀(21)并连通有排液管(17);还包括以下功能部件:负压控制装置(16)和压力表(11),所述负压控制装置(16)通过导管(12)与所述瓶体(1)内部连通,所述压力表(11)与所述瓶体(1)内部连通;负压引流管(5),呈Y形,其上部设置有互通的第一支管(6)与第二支管(7),所述第一支管(6)的上端密封连接软管(8),所述软管(8)通过第一管接头(91)与所述瓶体(1)内部连通,所述负压引流管(5)下端为螺旋引流头(2);胸腔引流管(10),其通过第二管接头(92)与所述瓶体(1)内部连通;内管(15),置于所述瓶体(1)内,其上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92)连通,其下端自由垂放且未接触所述瓶体(1)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其上部设置有瓶盖(13),所述瓶体
(1)底部设置有排液阀(21)并连通有排液管(17);还包括以下功能部件:
负压控制装置(16)和压力表(11),所述负压控制装置(16)通过导管(12)与所述瓶体
(1)内部连通,所述压力表(11)与所述瓶体(1)内部连通;
负压引流管(5),呈Y形,其上部设置有互通的第一支管(6)与第二支管(7),所述第一支
管(6)的上端密封连接软管(8),所述软管(8)通过第一管接头(91)与所述瓶体(1)内部连
通,所述负压引流管(5)下端为螺旋引流头(2);
胸腔引流管(10),其通过第二管接头(92)与所述瓶体(1)内部连通;
内管(15),置于所述瓶体(1)内,其上端与所述第二管接头(92)连通,其下端自由垂放
且未接触所述瓶体(1)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瓶体(1)外壁的两侧从上
至下设有体积刻度线,并在所述瓶体(1)外壁的下部设置有水位线(20),所述水位线(20)高
于所述内管(15)下端4~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管(7)内设有冲洗内
套管(4),所述冲洗内套管(4)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支管(7)内壁延伸至所述螺旋引流头(2)的
起始处,另一端连接外部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荆春王胜望莉莉戴欣怡余明刘义树吴艳红刘迎春陈健何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肿瘤医院付荆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