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病人转运装置,包括床板、底座和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方的四根支撑杆,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栏,护栏与床板之间固定连接,其中,床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凸块,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固定凸块与凹槽之间插合固定连接,支撑杆上设置有卡槽、转轴和抬杆,抬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转轴轴连接,转轴的上方设置有卡槽,卡槽呈L状,卡槽与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调整轴和调节扳手,调整轴上轴连接有背板,背板能够以调整轴为基点0-90度旋转。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杆固定槽,输液杆固定槽内插合连接有输液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担架与转运床功能合一,上下楼容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心内病人转运装置。技术背景:心内患者的发病之后的急救,转运工具是必用的器械,常用的器械为转运床,担架等。担架虽然具有携带方便,占地面积小,上下楼容易等优点,但其稳定性差,不易于固定患者体位,严重者造成心内患者血栓脱落,危急生命。转运床具有稳定性高,尤其其具备行走轮,可以省力的优点,但其上下楼不易的缺陷难以解决。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迫切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担架与转运床功能合一,上下楼容易的一种心内科病人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担架与转运床功能合一,上下楼容易的一种心内科病人转运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心内病人转运装置,包括床板、底座和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方的四根支撑杆,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栏,护栏与床板之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床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凸块与所述凹槽之间插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卡槽、转轴和抬杆,所述 抬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转轴轴连接,所述转轴的上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呈L状,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调整轴和调节扳手,所述调整轴上轴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能够以调整轴为基点0-90度旋转。所述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杆固定槽,所述输液杆固定槽内插合连接有输液杆。所述抬杆能够以所述转轴为基点0-90度旋转,抬杆旋转至垂直于支撑杆时,由于卡槽的限位,导致无法继续旋转而被卡槽卡住固定。所述调节扳手用于调整背板与床板之间至合适角度时锁紧背板。所述抬杆不用时与支撑杆平行,其紧贴在支撑杆的外表面。所述床板能够单独使用也能够与支撑杆插接固定后一体使用。本技术突出优点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担架与转运床功能合一,上下楼容易的一种心内科病人转运装置。具体为1、本技术的床板部分轴连接背板,可以单独使用床板(背板旋转至与床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时)作为担架使用。2、床板部分通过固定凸块与支撑杆上凹槽插合后固定一体,在平地移动时,可以通过底座底部的外向轮带动床板做运动,省力。3、在上下楼时,抬杆能够以所述转轴为基点0-90度旋转,抬杆旋转至垂直于支撑杆时,由于卡槽的限位,导致无法继续旋转而被卡槽卡住固定。此时抬起支撑杆上的4个抬杆即可整体抬起本技术,避免上下楼时因为病人的体位倾斜给病人带来的危害。抬杆不用时与支撑杆平行,其紧贴在支撑杆的外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1、背板2、调节扳手3、调整轴4、卡槽5、转轴6、抬杆7、行走轮8、底座9、支撑杆10、床板11、固定凸块12、护栏13、输液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包括床板10、底座8和垂直固定在底座8上方的四根支撑杆9,底座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7,床板10的两侧设置有护栏12,护栏12与床板10之间固定连接,其中,床板10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凸块11,支撑杆9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固定凸块11与凹槽之间插合固定连接,支撑杆9上设置有卡槽4、转轴5和抬杆6,抬杆6与支撑杆9之间通过转轴5轴连接,转轴5的上方设置有卡`槽4,卡槽4呈L状,卡槽4与支撑杆9之间固定连接。床板10的一侧设置有调整轴3和调节扳手2,调整轴3上轴连接有背板1,背板I能够以调整轴3为基点0-90度旋转。床板10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杆固定槽,输液杆固定槽内插合连接有输液杆13。抬杆6能够以转轴5为基点0-90度旋转,抬杆6旋转至垂直于支撑杆9时,由于卡槽4的限位,导致无法继续旋转而被卡槽4卡住固定。调节扳手2用于调整背板I与床板10之间至合适角度时锁紧背板I。抬杆6不用时与支撑杆9平行,其紧贴在支撑杆9的外表面。床板10能够单独使用也能够与支撑杆9插接固定后一体使用。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担架与转运床功能合一,上下楼容易的一种心内科病人转运装置。本技术的床板部分轴连接背板,可以单独使用床板(背板旋转至与床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时)作为担架使用。床板部分通过固定凸块与支撑杆上凹槽插合后固定一体,在平地移动时,可以通过底座底部的外向轮带动床板做运动,省力。在上下楼时,抬杆能够以所述转轴为基点0-90度旋转,抬杆旋转至垂直于支撑杆时,由于卡槽的限位,导致无法继续旋转而被卡槽卡住固定。此时抬起支撑杆上的4个抬杆即可整体抬起本技术,避免上下楼时因为病人的体位倾斜给病人带来的危害。抬杆不用时与支撑杆平行,其紧贴在支撑杆的外表面。权利要求1.一种心内病人转运装置,包括床板、底座和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方的四根支撑杆,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栏,护栏与床板之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凸块与所述凹槽之间插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卡槽、转轴和抬杆,所述抬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转轴轴连接,所述转轴的上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呈L状,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心内病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调整轴和调节扳手,所述调整轴上轴连接有背板,所述背板能够以调整轴为基点0-90度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心内病人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杆固定槽,所述输液杆固定槽内插合连·接有输液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内病人转运装置,包括床板、底座和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方的四根支撑杆,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栏,护栏与床板之间固定连接,其中,床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凸块,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凹槽,固定凸块与凹槽之间插合固定连接,支撑杆上设置有卡槽、转轴和抬杆,抬杆与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转轴轴连接,转轴的上方设置有卡槽,卡槽呈L状,卡槽与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调整轴和调节扳手,调整轴上轴连接有背板,背板能够以调整轴为基点0-90度旋转。床板的一侧设置有输液杆固定槽,输液杆固定槽内插合连接有输液杆。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担架与转运床功能合一,上下楼容易。文档编号A61G5/06GK203089603SQ20132004713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8日专利技术者陈伟, 王展 申请人:陈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心内病人转运装置,包括床板、底座和垂直固定在底座上方的四根支撑杆,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行走轮,床板的两侧设置有护栏,护栏与床板之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凸块,所述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固定凸块与所述凹槽之间插合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卡槽、转轴和抬杆,所述抬杆与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所述转轴轴连接,所述转轴的上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呈L状,所述卡槽与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王展,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