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固位植入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986315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01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固位植入体。所述易固位植入体由本体1、多孔钽结构2和橡胶绒毛层3组成;所述橡胶绒毛层3附着于所述本体1外表面;所述本体1带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中填充有所述多孔钽结构2。这种结构的植入体,使植入体易于固位,能有效防止其松脱移位,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增强了植入体的综合性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植入体,尤其涉及一种易固位、防松脱、生物相容性高的植入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人体植入体多采用金属、合金、生物陶瓷、医用硅胶等材料,存在结构单一、表面光滑、硬度高、仿真度不高等缺点。植入体植入人体后,在重力和其他作用力的作用下,植入体容易发生滑动或松脱,严重时造成穿透皮肤的后果。目前,要解决植入体稳定固位的问题,临床上主要采用设置凹槽或增加接触面摩擦的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弊端,技术要求高且效果不佳。同时,由于植入体常有材料为生物相容性低的硬质材料,其与人体组织相似度不高,相容性差,不利于植入体与人体组织的融合,易引发术后问题。因此,亟需研制一种易固位、防松脱移位、同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植入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 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易固位、防松脱、生物相容性高的植入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易固位植入体由本体、多孔钽结构和橡胶绒毛层组成;所述橡胶绒毛层附着于所述本体外表面;所述本体带有凹槽,所述凹槽中填充有所述多孔钽结构。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本体为钛金属制成。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橡胶绒毛层为硅橡胶制成。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植入体易于固位,能有效防止其松脱移位,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增强了植入体的综合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本体、2多孔钽结构、3橡胶绒毛层、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具体的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实施例:一种易固位植入体,如图1所示,易固位植入体由本体1、多孔钽结构2和橡胶绒毛层3组成;所述橡胶绒毛层3附着于所述本体I外表面;所述本体I带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中填充有所述多孔钽结构2。出于力学强度的考虑,所述本体I材料优选钛金属。所述橡胶绒毛层3材料优选硅橡胶。植入体的结构在普通的凹槽式设计基础上,在凹槽中填充了多孔钽结构,多孔钽结构具有很强的生物相容性,能更好地引导人体组织生长进入凹槽,在结构上实现固位,防止了松脱移位。橡胶绒毛层与人体之间能形成较大摩擦,巩固固位效果。同时,高生物相容性也能有效促进植入体与人体融合,使植入体在使用中具有更强的舒适感和综合效能 。权利要求1.一种易固位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固位植入体由本体(I)、多孔钽结构(2)和橡胶绒毛层(3)组成;所述橡胶绒毛层(3)附着于所述本体(I)外表面;所述本体(I)带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中填充有所述多孔钽结构(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固位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I)为钛金属制成。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易固位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绒毛层(3)为硅橡胶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固位植入体。所述易固位植入体由本体1、多孔钽结构2和橡胶绒毛层3组成;所述橡胶绒毛层3附着于所述本体1外表面;所述本体1带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中填充有所述多孔钽结构2。这种结构的植入体,使植入体易于固位,能有效防止其松脱移位,提高了其生物相容性,增强了植入体的综合性能。文档编号A61F2/02GK203089453SQ201320115959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叶雷 申请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固位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易固位植入体由本体(1)、多孔钽结构(2)和橡胶绒毛层(3)组成;所述橡胶绒毛层(3)附着于所述本体(1)外表面;所述本体(1)带有凹槽(4),所述凹槽(4)中填充有所述多孔钽结构(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